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6 毫秒
1.
为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湿地鸟类资源,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对绵阳市水鸟种类及分布现状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水鸟8目、16科、97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水鸟4种,省级重点保护水鸟15种;数量组成上以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凤头潜鸭(Aythya fuligula)、红头潜鸭(Aythya ferina)为优势种;群落季节构成以候鸟为主,有77种,其中冬候鸟37种、旅鸟32种、夏候鸟8种;水鸟主要分布于河流湿地,达87种.调查表明,该区域的水鸟及其栖息地主要面临旅游开发、采砂、农业生产等人为活动的威胁.  相似文献   

2.
噪音对动物,尤其是鸟类的正常生活具有严重的不利影响.在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大量的水鸟,本文作者在保护区内部进行了实地考察.利用美国FHWA噪声预测模型对公路噪声之于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内水鸟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发现该区交通噪声会对一些水鸟的各种行为产生干扰.从而影响水鸟在保护区的栖息.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是朝阳产业,它既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游客亲近自然,提高自然保护区自养能力,在旅游中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国际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动植物资源丰富。本文结合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结合实际案例和数据,详细分析了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对策,以推进湖南东洞庭湖生态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4.
论西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洞庭湖湿地是洞庭湖区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典型的温地生态旅游景观和湿地动植物资源。在调查评价西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该区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提出开发的对策和建议,从而实现西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强西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2002-2011年笔者对西洞庭湖鱼类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共鉴定出鱼类110种,隶属于9目20科。本文详细报道了2002-2011年西洞庭湖鱼类资源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了鱼类资源分布特征、消减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通过对恢复后湿地公园水鸟的种类、数量、分布以及生态特征等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探索湿地生态恢复区对水鸟的影响,以水鸟为指标体现湿地恢复的效果,对今后湿地恢复及保护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7年5月至2010年3月,对陕西黄河湿地水鸟进行了将近3年的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观察、拍摄照片、走访群众、查阅资料,发现陕西黄河湿地有水鸟7目15科4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水鸟)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鸟)4种,陕西省重点保护水鸟9种.在45种水鸟中有24种以鱼类为食,有10种水鸟在觅食其它食物的同时也觅食鱼类;研究发现水鸟觅食的是小型鱼类和体弱多病鱼类,且小杂鱼居多.  相似文献   

8.
西洞庭湖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洞庭湖是整个洞庭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湿地资源十分丰富,历年来一直是人们高强度开发的区域.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在湿地保护和管理方面采取了开展退田还湖恢复湿地示范项目、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强化湿地保护管理职能、严厉打击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对湿地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并与当地渔民一起对湿地资源进行社区共管,开展有机渔业生产、发展生态旅游、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等保护管理模式,使西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较好的恢复与保护.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南方的农村大地上,分布着大量的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湿地以其丰富的多样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为农村可持续发展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以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为例,在分析湿地与湿地多样性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东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特征和旅游价值,进而提出了对农村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南洞庭湖湿地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5年5月~2007年4月采用固定样带法和样点法对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共纪录到鸟类164种,隶属16目42科96属,其中冬候鸟84种、夏候鸟30种、留鸟38种,旅鸟12种,分别占51.22%、18.30%、23.17%、7.32%;古北界种类87种(占52.5%,另有新北界种类1种),东洋界种类43种(占26.9%),广布型种类33种(占20%);国家Ⅰ级保护种类6种,国家Ⅱ级保护种类29种。南洞庭湖湿地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为3.991 0,均匀性指数(Pielou)为0.542 4。通过对该区的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摸清了南洞庭湖湿地鸟类生存现状、类型、分布,从而研究洞庭湖的鸟类资源及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湿地对人类的生态保护有重要的价值,但其非常脆弱,需要法律加以特别保护。湖南省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现存问题较多,须在立法、宣传教育等方面加强,使其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夏季,笔者利用5天时间采用样点观测法和样线观测法对南洞庭湖夏季鸟类资源进行了监测,调查到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种:小鸦鹃、黑耳鹰,其它鸟类50种,共计52种约10555只。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采取样点调查法和样线调查法对南洞庭湖的冬季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监测,共调查到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种:黑鹳;国家Ⅱ级保护鸟类6种:普通鵟、棕尾鵟、黑耳鸢、红隼、阿穆尔隼和小天鹅;其它鸟类59种,共计66种约5489只。  相似文献   

14.
青山垸湿地恢复与鸟类资源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青山垸退田还湖,是洞庭湖中退田还湖的一个典型代表,1999年西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在青山垸开展了"恢复湿地和社区共管"示范项目,其生态环境和湿地资源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鸟类资源变化十分明显。2004~2009年,笔者对青山垸的鸟类资源进行了动态监测,记录到并鉴定出鸟类135种,分属于8目35科,本文对青山垸的鸟类资源变化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青山垸鸟类资源保护和湿地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龙虎山森林公园鸟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利用3年(2008.1~2010.12)时间,采用样点观测法和样线观测法对龙虎山的鸟类种类进行监测,发现鸟类75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5种:普通鵟、赤腹鹰、黑冠鹃隼、雀鹰和小鸦鹃;洞庭湖新发现鸟类9种:黑冠鹃隼、鹰鹃、暗灰鹃鵙、栗背短脚鹎、乌灰鸫、橙头地鸫、白领凤鹛、灰纹鹟和北灰鹟,其它鸟类61种。可见,龙虎山森林公园鸟类非常丰富,应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6.
洞庭湖水质状况分析与水环境保护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洞庭湖区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洞庭湖主要污染物为TP、TN,其它评价项目在Ⅱ~Ⅲ类之间,具有富营养化趋势。针对这一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洞庭湖区水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水安全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水污染与环境退化等.文章采取模糊数学方法,对洞庭湖水安全总体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水安全形势最好的是东洞庭湖,最坏的是西洞庭湖,南洞庭湖介于二者之间,说明洞庭湖区水安全状况从东向西逐渐恶化.再从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水污染与环境退化等具体水安全问题的表现看,三者也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说明洞庭湖的水安全问题是全湖性的.但不同之处和差异性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8.
构建区域产业绿色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包括洞庭湖区三市在内的湖南省14个地州市2009~2011年产业绿色发展指数进行实证评估,结果表明:近三年来,洞庭湖区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呈上升趋势,整体得分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当,但与位居四大版块首位的长株潭地区之间的差距呈扩大之势;湖区产业绿色发展面临要素供给不足、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产业绿色增长效率较低的矛盾。因此,洞庭湖区必须加大产业绿色发展的宣传力度,强化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绿色理念;优化产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和金融环境;提高产业绿色发展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