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4 毫秒
1.
本文以温州地区金融系统职工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经济学、人类学和统计学等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职工们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旨在向现代人倡导一种健康、科学、文明的休闲体育生活方式,以促进小康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也为改善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及为我国休闲体育、休闲产业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浙江省卫生系统不同年龄段女职工参与休闲体育情感特征、价值取向、活动形式、项目、场地选择等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女性职工参与休闲体育的因素,针对卫生系统不同年龄段女性职工参与休闲体育现状,提出一些有利于女性职工休闲体育发展的建议和对策,旨在为更好地开展女性职工休闲体育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对长株潭高校不同年龄段女性职工参与休闲体育时间配置、体育活动内容、项目、场地选择,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女性自身因素、结构因素、人人际交往因素是影响女性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针对上述调查结果,笔者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有利于女性休闲体育发展的建议和对策,进而推动高校女性职工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郭楠 《体育世界》2014,(11):21-23
以福州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经济学、人类学和统计学等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州高校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为各高校更科学、更合理地开展大学生休闲体育活动,改善和提高福州高校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并为促进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以浙江省高职大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经济学、人类学和统计学等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高职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为高职院校更科学、合理地开展大学生休闲体育活动及改善和提高浙江省高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并为促进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重庆市普通高校中青年教师休闲体育现状进行调查,重庆市普通高校中青年教师休闲体育活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探索符合高校中青年教师休闲体育发展的对策,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天水师范学院休闲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的组织力度、体育场地设施、校园运动气氛、学生体育兴趣与爱好、休闲运动的组织形式等是影响我校休闲体育开展的主要因素,文章据此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天水师范学院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大学生休闲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试图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现状与体育参与行为特征,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以期为江苏省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动机多为“增强体质”和“娱乐身心”,其休闲方式多为“临时结伴”;休闲场所多为“学校免费场馆”。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北京市四城区职业女性不同职业、年龄段、学历水平和收入水平等角度,对其休闲体育态度和行为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发现职业女性在休闲体育兴趣、参与目的上存在差异,在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时间、空间、项目和组织形式的选择上存在差异,学校体育教育等五大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其积极休闲体育态度的形成。制约北京市职业女性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因素比较多元,主要是女性自身缺乏兴趣、爱好,传统性别角色障碍和缺乏休闲体育和健身知识和技能等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11.
论休闲与休闲体育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休闲与体育休闲作为一种时尚旅行于社会,同时休闲与体育休闲也是一种人类的生活方式。休闲与体育休闲是发展才能,激发人们去创造新的社会财富的有效途径。尤其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间,人们空闲时间逐渐增多,研究休闲与体育休闲十分必要。本研究阐述了休闲与休闲时间的概念、休闲时间的测量指标及休闲体育的概念和功能,并提出了发展我国休闲体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发展初期的中国运动休闲市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新 《体育学刊》2003,10(3):21-24
对我国起步初期的运动体闲市场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与论述,结合运动体闹市场的运行现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并提出培养、拓宽运动休闲市场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3.
见仁见智的休闲体育内涵阐述,意在挖掘其对社会、对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而从精神视域解读休闲体育,则应该把它理解为人类对自由的向往,进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因为休闲体育是人们物质需求满足后的精神自觉,它不仅是身体真我的回归,也是对内心本真和自由的期冀,是对"天地合一"的自由境界的向往.因而休闲体育不在于外在形式的多少,而在于参与者境界的高低,也就是它所追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未来走向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休闲体育的兴起创造了条件。认为:当前我国休闲体育处于起步阶段,充分认识休闲体育的内涵并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发展需求,不仅可使我国休闲体育明确发展方向,而且能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提出我国的休闲体育未来发展将体现与全民健身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适应社会流动需求、与构建和谐社会阶层结构及学校体育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休闲体育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经济各方面的迅速发展及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的休闲体育得到了较快发展。休闲体育已日益成为人们一种文明、科学、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结合实际从休闲体育概念界定出发,分析了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我国休闲运动发展趋势的研究,探讨其在普通高校中的发展,认为休闲运动在高校有广泛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以政治学观点思考休闲体育,可以看出是群体控制与个体自由的矛盾在左右着休闲体育的前提;以经济学理论探讨休闲体育,不难发现是物质生产与精神消费的矛盾在支配着休闲体育的方式;以文化学方法审视休闲体育,能够证明的是功利追求与意义探索的目标在影响着休闲体育的方向。阐释中国当前休闲体育的几个倾向,将深化对休闲体育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论运动休闲在高校中的意义及其拓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当今社会,体闲已经成为人们享受生活的一种行为方式,它渗透到文化、教育、生活、运动等各个领域,而运动体闲更加受到高校大学生的重视。本文就运动体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影响大学生参与运动体闲的主要因素,运动体闲与大学生生活行为方式的关系,以及如何更好的在高校中推广运动体闲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个案研究法,将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相结合,对"城中村"居民的体育休闲娱乐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城中村"居民的体育休闲娱乐方式随社会变迁而改变,近20年来居民体育休闲娱乐快速发展,并成为居民闲暇生活的主要内容。节庆仪式性体育走过辉煌历史后出现下滑和分化现象,现代体育在"城中村"逐步呈现发展趋势。体育休闲娱乐在"城中村"不同社会群体间起到和谐、调适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丽 《四川体育科学》2009,(4):100-101,141
休闲体育是社会主体能动地摆脱必然走向自然的一种休闲方式。休闲的本质是和谐,休闲体育体现和谐价值,休闲体育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发展休闲体育既要与全民健身、社区体育、民族体育和学校体育相结合,又要与时尚化运动、体育产业化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