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5 毫秒
1.
《科技新时代》2005,(3):6-6
我是你们杂志的忠实读者.每期都买。我也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我有一些想法,想请你们为我解答。  相似文献   

2.
无论在什么时候,你通常都无法预见到你脚下的路将通向何方,想法归想法,它无法保证带你走十一条理想的道路。在我年轻时,我从没预见到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惠普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相似文献   

3.
1998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洲圣克拉市举行的一次非正式的麻省理工学院校友聚会上,Nazim Kareemi和Cyrus Bamji这两位发明家展开了交谈。Bamji提到他的关于从一定距离控制电子设备的想法,实质上这种想法是遥控技术的一种新形式。他说:“这个想法在我脑海里已思考了好一阵子,但尚未完全成型。”  相似文献   

4.
我的爸爸是一名医生,我小学的时候,爸爸就有计划地教我一些医疗技术。几年来我学会了量体温、听呼吸、数心率、测压、肌肉注射等。在学习量血压时,我测量了多次,和爸爸测量的结果总有差异,怎样能达到统一呢!这个问题使我很困惑。在上劳技课过程中,尹老师给我们讲述发明创造的一些相关知识,这对我很有启发,我又想起了测血压中的问题。我想:如果能制作这样一种听诊器:在听诊的过程中,教师和学员能同时听,那么教师指导学员不就准确方便了吗!我把想法告诉了尹老师,老师支持鼓励我完成这一想法。我在普通听诊器的听管上加了一个三…  相似文献   

5.
邮购书讯     
我是贵刊一名忠实的读者。身为大学生的我,热衷于创新发明,面对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我几乎每一星期都有一个自认为很有创新性的想法。不论别人怎样看待,我会在《发明与创新》杂志的鼓励与支持下不懈追求我热爱的事业。  相似文献   

6.
钢笔是一种重要的书写工具,但在使用的时候有时也很麻烦:当笔里面的墨水用完时,必须拧掉外面的笔管才能吸墨水,有时还会因用力过猛而把笔管拧破,。要是能有种不用拧开笔管就可以吸水的钢笔,该有多好啊!于是,我就到新华书店、文具店、商场去买这种钢笔,可是跑了一大圈都没有买到,失望之余,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能不能发明这样一种钢笔呢?自从有这个想法以后,我就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这时,医用注射器映入了我的眼帘。于是我专门找来了一支医用注射器,研究它的原理并运用在新型的钢笔上,但我很快发现这种方案不行,虽然功能是…  相似文献   

7.
策划人语     
追溯起来,这个“社科院百名博导推荐书目”调查与我大学时期的想法有关。当时,我经常听说中国社科院拥有着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大师,社科院主办的多数杂志也都是国内一流的核心期刊。后来,当我成为社科院的一名硕士研究生的时候,我才得以了解到社科院的研究员主要任务是做研究,很少有教学任务,这就保证了他们能把  相似文献   

8.
《科教文汇》2005,(8):12-13
我想指出,我所说的观点和法国或西方国家所提出的想法不是很一致,但我的观点是很多公民都非常认同的,而且也是不少研究人员非常认同的。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研并不是仅仅服务于知识,而是科学研究成为一种经济发展的动力.科学变成了技术性的科学。那么技术性科学的特点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我是《每日电讯报》的一名记者,同时也是两个女孩儿的父亲。我非常热爱我的工作,我想我永远也不会放弃这份工作。2004年,我的大女儿凯特出生时,我这个想法非常坚定。2008年,我的二女儿伊耶芙特出生时,我的想法一点也没变。伊耶芙特是个快乐的孩子,食欲也很好。但到了2009年夏天,我和我的妻子安娜开始觉得不对劲了。虽然伊耶芙特  相似文献   

10.
我有时突然就产生奇想,想得似乎荒诞可笑,因而常有人讥讽嘲笑。我不在意这种尴尬,反而激发我下定决心,把奇想力争变为事实。世上许多发明创造源于科学幻想,我深信我的奇想有时会成为小发明的前奏。比如:我的“沙腌鸡蛋”想法产生之初,就受到家人的反对。  相似文献   

11.
将近一年前,我收到一封很长的信,其作者声称他发明了一种能凭空制造出某种东西的方法。对此我并不感到大惊小怪。毕竟,在我收到的提出这类有趣想法的来信中,总有那么些人的说法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但是,既然科学的基本精神在于要求人们有一个开放的(如果还不是完全通风的)头脑,我还是尽量设法一封不漏地阅读这类信件。  相似文献   

12.
方便列车     
当前交通拥挤、乘车难的问题,使我产生了要发明一种新式交通工具或交通方式来缓解或消除这些问题的想法。有时我在马路上走累了,很想坐下休息时,我便想象要是在街道旁有列小火车在慢慢地行驶,能让我乘上去,那该多好!但是我一直没想出一个完善的办法,来实现自己和另外一些同我一样有这种想法的人的愿望。在这次“四小”活动中,我试图用自己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画了一个初稿,不大满意,便进行了一番修改,然后把第一次的作品给科技课代表、实习老师和另外一些同学看了。他们都认为我的发明在一定条件下有很重要的价值,同时…  相似文献   

13.
人类行为造成全球变暖这一观点看似荒谬,实则是正确的。令我猛地出现这一想法是在1976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在纽约长岛的琼斯海滩,我同妻儿中午到达海滨,找到一处近水的地方避开灼热的沙滩,傍晚时分,太阳落山了,一般凉爽的劲风从大洋吹来阵阵白浪,我跟儿子沿着泛起泡沫的海岸赶忙跑开,望着那滚滚翻腾的波涛,不禁因寒意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科技工作者.贵刊5月号的《儿童需要什么样的动画片》一文(见第13页)让我颇有感触.所以我来说说我的想法。  相似文献   

15.
刘恕 《科学中国人》2005,(10):24-27
我将去年学习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阅历,提出的建立沙漠治理科学馆的倡议,送给了一些科技界同仁和内蒙古、甘肃的一些领导同志以及在沙区基层工作的朋友们参阅,有幸得到了积极支持。他们认为,利用展示的手段,从反思中获得启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的好做法,准备因地制宜筹措建馆。受此鼓舞,特著拙文,说说我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对于我来说,韶华之年已过,何谈理想?求学深造、升官进禄早已与我无缘。惟发明创造不受年龄的约束,没有学历限制。是她———《发明与革新》———唤回了我的青春激情,激发了我人生的理想和奋斗的欲望。早在70年代初上中学的时候,我就萌发过发明创造的思想,遗憾的是当时没有老师引导,没有发明创造思想的启迪;即使有一个好的想法,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90年代初我有幸结识《发明与革新》,自感相见恨晚。1991年起我开始了长期订阅该杂志。以后,每当新一期的杂志来到,我便会放下手头的一切活计先睹为快。杂志中“发明革新指…  相似文献   

17.
对传统文化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杨适这次讨论会的题目,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这是一个大题目,涉及到许多问题。我只想谈一点想法,供大家批评。我们在讨论中国传统文化时,脑子里往往有一个等号,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等于儒家文化。只要一提到中国文化,脑子里就是儒...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层面上认真探讨,研究这些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里,我就近期思考的几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的想法。  相似文献   

19.
<正>强迫症是出现强迫性行为和思维症状的精神类疾病,其特征是常常不受控制地出现一些冲动性的想法、念头等。患者虽然认识到这些想法来自自身并且尽力摆脱这些想法,但始终难以控制。强迫症患者会因为自己的强迫性想法、行为及自己主动想要压制强迫性想法和行为的努力而产生巨大的冲突,陷入极度的痛苦中。认知行为疗法(CBT)通常被视为治疗抑郁症、强迫症、广泛性焦虑障碍的首选疗法。然而,新的研究发现,元认知疗法(MetaCognitive Therapy,MCT)在一些方面的治疗效果并不逊色于认知行为疗法。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爱搞点小发明小制作的高中生。一天中午放学后,我走到车相推车,一换口袋发现车钥匙不见了,急忙跑回教室在抽屉里翻了几遍屯没找到。后未我不得不找了几位同学把车子销撬开,才得以回家。我想:如果车子钥匙上有记号,使拣到的人一看就知道是我的,那该多好啊!想来想去,忽然灵机一动:在钥匙上设法作记号,何不在钥匙垦上下点功夫,于是我就设计了如因所示的钥匙坠。按我幼稚的想法,如果这种钥匙坠能被大家使用,一定会给我什1的生活减少一些麻烦。点评丢失单车钥匙后,萌发了找回它的动机,给钥匙坠标上“身份”标识,这是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