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丰富“中国梦”主题教育的内容。本文旨在通过宣传,利用和传承地方文化资源,让青年学生感受地方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英雄人物,了解地方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分析了地方文化资源作为“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教育素材,教育羲体和教育环境,在实践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出发,提出提高教育者自身的人文素养、加强人文学科课程体系的建设、大力开展校内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文物古迹等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等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罗宁 《西藏教育》2009,(5):19-19
区位指的是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区位资源就是反映在该空间的各种地理要素和经济文化要素等。西藏有独特的自然地理风貌、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民族文化和风俗。这些区位资源是学生作文的好素材。作为中学语文老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开掘这些区位资源,积累作文材料,以此帮助学生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4.
陈志海 《文教资料》2010,(17):117-118
立足于高邮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扬州市重点课题《基于乡土文化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并编印了四辑《"基于乡土文化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研究"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以及校本教材。一大批教师和学生在参与活动和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崭露了头角,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学校是文化发展与教育促进的重要载体,重视传统文化在学校文化阵地建设中的作用,是新时期树立文化自信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体现。文章从学校制度建设、校园文化主题、学科融合、校本课程和文化实践活动五个层面提出了立足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费灵芝  肖菊 《沧州师专学报》2010,26(2):76-77,80
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创设富有生机活力的新课堂,利用独特便利的乡土文化开展语文课堂燕赵文化行活动,引导学生从中去学习语文,了解家乡地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李晓虹 《山东教育》2013,(Z3):57-58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独特的民间传统节日,浓郁的民俗文化,丰富而有趣的活动形式,成为我们诠释民族传统的有效载体。因此,我园把节日活动作为课程资源,引导家长、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开展系列节日主题活动,把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幼儿园的课程活动之中。以传统节日活动为切入点,生成节日主题活动我园组织编写了相关的传统节日  相似文献   

8.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充分开发地方文化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尝试使用整合、替换、补充等方式,将地方文化课程资源有机渗透到课程体系中,并指导不同专业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就自己感兴趣或比较熟悉的某一地方文化主题,采用探究与实践的方式开展专题型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9.
革命文化作为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主题,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分析革命文化主题诗词的界定和现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革命文化主题诗词教学策略的思路。以《七律·长征》为例,详细阐述课前准备、教学实施和课后评价与反思的具体实施。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设计和活动安排,旨在唤起学生对革命文化主题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张元英 《教师》2012,(25):39-40
近年来.我校推出了“创新性学习”课改新方案,并确立了三条基本实施途径。其中,“创新学习活动实践课”就是其中的实施途径之一。“创新学习活动实践课”是课程渗透式的专门训练课的延伸。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内、外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一条不可缺少的途径。为了使实践活动开展得更加有效,我根据家乡湖南省醴陵市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实践活动主题。乡土文化资源是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的交汇点之一。进行“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的探索研究,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使家乡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下面我以《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为主题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为例,谈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多角度自主选题.提高学生的自我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1.
福建主题酒店建设初探——以创建惠女文化主题酒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福建省主题酒店发展现状基础上,指出福建省具有创建主题酒店的资源条件,并以创建惠女文化主题酒店为例,从建筑外观、大堂、客房、餐厅四个方面探讨了惠女文化主题酒店的氛围塑造。并认为可将惠女文化主题酒店的员工培训成展现惠女服饰风采的模特和传播惠女文化的优秀宣传员来开展会员营销活动。提出可建立专属惠女文化主题酒店的独立网站,及在网站上专门为惠女文化留出一个版块来加强惠女文化主题酒店对外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2.
陈固 《英语教师》2023,(5):25-28
阐述主题意义与文化意识的内涵。结合教学实例,从读前设计预习任务、读中创设主题语境和读后开展专题活动等三个方面探究主题意义引领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策略。提出教师应将文化意识培养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目标,发挥主题意义的引领价值,让学生在完成连贯、层层递进的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形成强烈的文化意识,从而提升其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周琳琳 《教师》2014,(4):118-119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不能单纯地理解为让学生了解一点点信息知识,掌握一两个应用软件,其重心就在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和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龙门古镇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如何合理利用这一独特资源来丰富我们枯燥的信息技术课堂,是我想尝试解决的问题。将古镇文化融入实践性与工具性十分强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家乡文化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特别强调环境的作用,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自然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家乡的丰富文化。莆田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幼儿园可根据莆仙地域特点,挖掘莆仙本土资源,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利用幼儿园室内外的活动空间,创设具有浓郁莆仙文化气息的活动区游戏环境,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活动区游戏策略的引领,让幼儿在感受、体验中领悟本土文化精髓,在创造、游戏中享受成长快乐。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在幼儿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活动中运用的重要意义,并从组织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开展传统文化游戏环节以及通过传统节日体现传统文化三方面分析了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措施。  相似文献   

16.
幼儿时期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教育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了继承人和传承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幼儿教育两个层面展开,表明在幼儿教育中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乎国际社会的发展,关乎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但在具体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众多问题,基于此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主题活动、其他领域、游戏活动、一日生活、传统节日五个方面的实践途径,并提出传统文化幼儿教育中突出幼儿兴趣、突出特色与经典文化、提升教师素养、注重连续性的相关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阐述文化与数字科技融合的意义,挖掘深州蜜桃主题文化资源的价值,对文化资源评价标准的制定进行深入研究,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深州蜜桃文化资源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专家评分结果评价深州蜜桃主题文化资源的价值等级,构建深州蜜桃主题文化资源评价模型,并指出现有研究模型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阐述深州蜜桃主题文化资源的开发路径,并分别从文创产品及其分类、数字化与文化资源相结合、开发潜力和应用案例等4个方面利用深州蜜桃主题文化资源开发文创产品,提出深州蜜桃文化资源开发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地域文化资源没有引起学校、教师和学生应有的重视,这一宝贵资源如能实现校本课程化,将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语文教学提供宝贵资源,加快特色化学校建设。地域文化资源要实现校本课程化,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在课外活动中了解本地文化;在阅读教学中链接本地资源;在作文训练中利用本地素材;在口语训练中创设本地情境;在主题活动中利用本地平台。  相似文献   

19.
传统节日文化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课程资源。本文以低段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就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以"看""诵""用""品"循序渐进四个环节有效地利用语文课程内外资源,探究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刻内涵,举行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主题班会活动,锻炼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以达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乃至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情感。  相似文献   

20.
校园体育文化是存在于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有着深刻内涵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是以体育文化活动来引导学生的价值选择,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讨论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及作用,并提出了发展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