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7 毫秒
1.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下简称“原词”)是一首好词。自从毛主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作《咏梅》词后,人们便对原词持否定态度。这里,我提出不同意见,并求教于其他同志。陆游所处的时代是南宋和金国对峙时期,在南宋小朝廷内部的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斗争中,陆游属于主战  相似文献   

2.
教材:“九义”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设计意图:《卜算子·咏梅》这篇课文是毛主席词作中的精品。全词以昂扬饱满的情绪,乐观向上的精神,豪放粗犷的风格,描绘了“梅”独特的性格和超凡脱俗的气质。作品语言通俗,画面感强,耐人寻味。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水平和文学知识积  相似文献   

3.
《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同志于1961年12月所写的一首词。1961年是建国后非常不平凡的年代,连续三年罕见的自然灾害、国际上紧逼外债和中印边界的冲突、国内残存的反动势力四处骚扰破坏,我们国家犹如幼苗遇到漫天冰雪包围。在这种极为严峻的情况下,毛泽东同志为了唤起全国人民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信心和决心,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以革命的浪漫主义和革命的乐观主义,借助于对梅花的赞赏,号召人们学习梅花的坚强品性——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像梅花那样挺拔,傲视霜雪,争取胜利。李劫夫同志一人为《卜算子·咏梅》谱写了旋律风格完全…  相似文献   

4.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创作咏梅诗词达一百多首,赞赏梅花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卜算子·咏梅》这首词就是他的咏梅佳作。词分上下两片。  相似文献   

5.
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创作咏梅诗词达一百多首,赞赏梅花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卜算子·咏梅》这首词就是他的咏梅佳作。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写梅花生长的环境、情态。天涯路上小驿站外,谓之偏僻;“断桥”流水,谓之凄冷;寂寞独开,谓之孤独。梅花在这样的环境中开放,这就从侧面衬托了她的不幸。然而,更不幸的是,黄昏降临,风雨侵袭,倍觉愁情缱绻,遭遇难胜。作者在这里采用了古  相似文献   

6.
一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是世人皆知的名作。在《放翁词》中,陆游还有两首调寄《朝中措》的咏梅词。在《剑南诗稿》中,单是以咏梅、探梅、观梅、别梅等等为标题的诗作竟有一百五十首左右。当然,这还只是一个粗略的统计,在其他诗作中提及梅花的更是不  相似文献   

7.
文本不过是个例子。在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这首词时,我相机出示陆游的词作《卜算子咏梅》,引导学生对比阅读,深刻体味词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文本不过是个例子。在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这首词时,我相机出示陆游的词作《卜算子 咏梅》,引导学生对比阅读,深刻体味词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本设计将“悟词情、品画意”作为研读目标,教学中努力体现“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思想,借助音乐、画面,再现梅之风格,梅之品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形成期待1.播放MT《V红梅赞》,让学生感受梅花傲霜斗雪、凌寒盛开,在风雪中显得格外娇艳的形象。2.教师导言:梅花是我国的名花之一。她具有色、香、姿、韵的外形美和内质美,向来被视为坚贞高洁和顽强不屈的象征。所以,梅花一直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写了一首赞美梅花的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词。(板书课题:卜算子·咏梅)3.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这是于永正执教人教版第十二册《卜算子·咏梅》的一个教学片断。师:在那个特定的情境,这几句诗最能表达我们的感情,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卜算子》,“卜算子”是词牌名。请你来读第一首《卜算子》前面的一句话。生(朗读):“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相似文献   

11.
深入分析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认为词中的梅花并非孤芳自赏的典型,而是高洁的品格和不妥协不屈服意志的象征,是作者人格的写照。  相似文献   

12.
陆游的咏梅诗词数量之多,内容之丰是空前绝后的。这既表现了梅的外在美,也表现了梅的品性美,并借此象征其人格美。长期以来,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专家学者认为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在意境上与陆游完全“相反”,甚至于对陆游的其他咏梅诗词也给予否定。本文全面分析了陆游的咏梅诗词,兼对郭老的观点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3.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有关梅花的信息,请你用最简洁的话说说对梅花的认识。生:梅花是在寒冷的冬天盛开的,不怕冷。生:梅花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季节里开放,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有香气。生:梅、兰、竹、菊是四君子,梅是四君子之一。生:松、竹、梅是岁寒三友。师:同学们知道得真不少,现在我们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我们已经读过几首词,知道词有不同的词牌,那么,这首词的词牌和题目各是什么呢?生:(齐答)词牌是《卜算子》,题目是《咏梅》。师:跟老师读题目(生读)。“咏”是什么意思?生:“咏”是…  相似文献   

14.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外在事物呈现形态的有限性与诗人主观关照的广袤无垠所形成的巨大差异,为我们进行同题或同类诗歌的比较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如同样是咏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通过写梅花风雨侵袭的处境、卓然不群的风骨,象征了词人不同流合污,虽粉身碎骨仍矢志不渝的可贵人格,诗人笔调凄苦,令人不忍卒读;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则用极其乐观旷达的笔墨突出了梅花傲霜独绽的精神境界。纵观高考的诗歌鉴赏题,在97、99、,01年的全国卷,00年的上海卷以及01年的全国春季卷和02年的北京卷均或正面或侧面地涉及到了诗歌的…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选了毛泽东同志1961年12月所作的《卜算子·咏梅》一首词。这首词立意高超,不同凡响,从本质上揭示了梅花不畏严寒、报道春来的特征,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凡读过毛泽东同志诗词的人,都知道这首词有个短小的序,即“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不知什么原因,编者选入教材时,把“序”给删去了。序是词的一部分内容,是作者根据需要而为之,并非多余。毛泽东同志的词,虽然和陆游的词同题同调,但格调却完全不同。毛泽东同志的词,表达的是乐观、豪迈的浪漫主义情怀,而陆游的词反映的则是孤芳自赏与凄凉的心境…  相似文献   

16.
咏梅诗话     
“梅占百花魁”,作为著名的观赏植物,梅在古代诗歌作品中也因而多有咏唱。有写梅树“曲”、“欹”、“疏”的外形姿态美的。“黄昏山驿消魂处,枝亚疏篱。”(陈亮《丑奴儿·咏梅》)“雪里清香,月下疏枝。”(晁补之《行香子·梅》)“梅岭数枝春,疏影斜临水。”(陈师道《卜算子·送梅花与赵使君》)“孤岩峭,疏影横斜,浓香暗沾襟袖。”(周邦彦《玉烛新·梅花》)“江头千树春欲,竹外一枝斜更好。”(苏轼《和秦太虚梅花》)  相似文献   

17.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让思维向逆向发散,即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然后在探索中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 古往今来,逆向立意的佳作不胜枚举,如同是咏梅词,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流露出一种寂寞伤感、孤芳自赏的消极情绪;而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则“反其意而用之”,表现了马克思主义者那种无所畏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完《卜算子·咏梅》这一课之后,我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兴趣,把作业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选择你最喜欢的形式,来表达你心中对梅花的喜爱之情。面对这样的家庭作业,学生们兴奋不已,而父母的反应却是深感怀疑,他们说:  相似文献   

19.
陆游《卜算子·咏梅》词的接受史程中,与其精神脉承之佳作,甚具代表、别有深意的当推瞿秋白与毛泽东同词牌、同题目之咏梅词。从陆游到瞿秋白,再到毛泽东,同题咏梅,异代心声,灵犀相通,各具神韵。在这三位诗人的咏梅词作中,瞿秋白的《卜算子·咏梅》在词心的抒发、精神的展示、境界的提升、艺术的创新诸方面,皆具承前启后的津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陆游《卜算子·咏梅》词的接受史程中,与其精神脉承之佳作,甚具代表、别有深意的当推瞿秋白与毛泽东同词牌、同题目之咏梅词。从陆游到瞿秋白,再到毛泽东,同题咏梅,异代心声,灵犀相通,各具神韵。在这三位诗人的咏梅词作中,瞿秋白的《卜算子·咏梅》在词心的抒发、精神的展示、境界的提升、艺术的创新诸方面,皆具承前启后的津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