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朗读教学的形式朗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用哪种形式组织教学活动,主要是取决于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4类。1.表达欢乐喜悦的感情。2.气势如排山倒海的适合集体读。2.抒发哀怨凄婉的情绪,描述似精雕细刻的宜个别读。3.形式多样,富有变化。段与段如线串珠可以接力读,层与层对等并列可以轮换读。篇幅长句子拗口可以跟着读,对话多可以分角色读。分角色朗读,有时教师也担任某一角色参与学生共读,学生会兴致更高。4.假如是抒情色彩浓厚的散文诗或者现代诗,朗读教学的形式还可以复杂一点,尽量与朗读艺术表演更加接近一些。(摘自《小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2.
《江西教育》2004,(13):88-89
朗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用哪种形式组织教学活动,主要是取决于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4类。1.表达欢乐喜悦的感情。2.气势如排山倒海的适合集体读。2.抒发哀怨凄婉的情绪,描述似精雕细刻的宜个别读。3.形式多样,富有变化。段与段如线串珠可以接力渎,层与层对等并列可以轮换读。篇幅长句子拗口可以跟着读,对话多可以分角色读。分角色朗读,有时教师也担任某一角色参与学生共读,学生会兴致更高。  相似文献   

3.
王世英 《考试周刊》2013,(30):51-52
读是达到深入理解课文的必由之路,借助于读可以诱发一连串的反馈,增强自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那么怎样进行"读"的训练呢?自由轻声读便于思维与品味;个别读或齐读能为深入感知课文做铺垫;带着问题默读有利于掌握本段内容的要点;轮读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的适时范读,能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读,可以集中品味优美词句、深究对话感情色彩、推敲重点难点、读懂丰富的联想;分角色朗读能够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配乐朗读是在学习优美的诗词、散文时常用的方法;评读蕴含着体验、分析、品味、欣赏、模拟,但又不是简单的模仿。本文就语文教学中"读"的训练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的朗读方式多种多样。从朗读者看,有教师范读和学生朗读;从朗读人数多少看,有班齐读、小组读和点读;其他还有分角色读和男女分读等。朗读方式的选择对语文教学的效果,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一些教师却不以为意,教学中要么一味齐读,分析课文之前,让学生  相似文献   

5.
1.放读。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才能有效地调动其学习兴趣。“放读”朗读训练,就是让学生充分放开手脚,自主选择最能激发自己情感体验的段落、句子或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朗读形式进行美读。在放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选出自己读得最棒、最好的、最喜爱的语段、语句朗读。教师此时稍加点拨,即可达到理想的境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各种最喜欢读的形式来朗读,学生或自主选择角色、或自主分配角色(包括分配教师参与朗读角色),或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上怎样根据朗读教学的目的,恰当地运用朗读的形式,引导学生朗读,充分发挥好朗读训练的作用呢?本文就课堂上指导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等四种形式而谈之.  相似文献   

7.
洪朝拨 《新教师》2019,(10):55-56
目前,语文教学虽强调朗读,但也出现了一种现象,即只强调读的次数和形式,不注重读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运用许多种读的形式,如默读、轻声读、听读、领读、自由读、分角色读……看起来读得挺热闹,其实读得很麻木,学生只是茫然地读,还来不及思考,就得马上回答教师预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徐艳梅 《成才之路》2011,(24):61-61
朗读的形式较多,如范读、配乐朗读、诵读、齐读、单读、接力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读、表演读等等。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如果运用不当,不但不能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我通过几年的语文朗读指导教学研究后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确定相应的朗读形式。  相似文献   

9.
分角色朗读是童话教学中的常见形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显得分外精彩。在童话教学中实施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关注学生对角色的选择,关注学生对角色形象的理解,要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其中。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提升童话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读书,不是听书;读懂,不是听懂。只听不读,学生虽然也有思维活动,但是,这种思维离开了文字,很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弱智儿童语言贫乏,语文教师更应抓住时机,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语言能力。一、教师范读,感受语言美弱智学生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对事物的认识只局限于表面。以朗读为例,他们不可能只凭对字词的认读,就能掌握朗读的技能。但是他们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能模仿教师读课文的语调和表情。范读就是一种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最好方法,形式可以是教师…  相似文献   

11.
低年级的学生普遍存在"唱读"现象。这不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原因,清楚"唱读"存在的价值,变"唱读"为"畅读",并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每个学年段都应该重视朗读”。然而,我们语文教师却发现:现在的中学生竞越来越不愿意开口读书了。为了改变这种局而,笔者在教学中注重了朗读训练形成的尝试。除齐读、个人读、男女生分开读,分角色朗读这些常用的形式外,下列几种朗读训练的形式在我们尝试的过程中也颇受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13.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经常运用到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等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面对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课堂上组织好朗读,发挥朗读的最大作用,对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特别重要。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好、读到位,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我采取多种朗读形式,如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导读,等等,但最能引起学生朗读兴趣、感受朗读乐趣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朗读形式。1.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读课文里描述的不同角色…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经常运用到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等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面对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课堂上组织好朗读,发挥朗读的最大作用,对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特别重要。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好、读到位,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我采取多种朗读形式,如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导读等,但最能引起学生朗读兴趣、感受朗读乐趣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朗读形式。1.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读课文里描述的不同角色,这…  相似文献   

15.
冯臻 《教师》2014,(25):88-89
正"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在对语言文字的反复吟咏、层层悟读之中,渐渐的,可以达到准确地传情和悟情;若朗读到位,还可以创设一种情境,使审美主体充分体会到审美客体的语言美、图画美、音乐美,甚至情感美。在传统朗读教学中,我们常结合多种朗读方式,如自由朗读、教师范读、分角色读、男女分组读、小组合作读、配乐读等,让学生领略朗读所带来的文字中千姿百  相似文献   

16.
正分角色朗读,是引领学生以文本人物的角色体悟文本情感、揣摩言语表达的有效方式,很多教学中,教师对这一形式的处理相对草率,分配任务、佩戴头饰,让学生拿腔捏调地展开朗读,就算完事。学生如何才能将角色的语言读"活",展露文本角色的内在情感,倾吐出所要表达的意思呢?我们不妨以《小稻秧脱险记》一文的学习为例,谈谈如何利用分角色朗读,领悟文本语言,促进学生能力生长。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通过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示范朗读,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比较阅读和必要的课堂练笔,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在各类读书方法中,朗读因能调动多种感官的参与、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发展语感、培养审美情操,而备受教师青睐。朗读的形式可谓多种多样,有范读、配乐朗读、诵读、齐读、接力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读、表演读等。不同体裁的文本,具有不同的特质,如果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使用的方法不当,不但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还可能导致学生的反感,使学生逐渐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下面我针对几种常见的文体在教学中应采取的朗读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朗读,尤其文言文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辅助环节,但教师往往注重追求范读、齐读、自由读和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多样化形式,却很少对文本的体味、钻研、涵泳予以关注。在枯燥的文言文教学中,笔者根据语境,"添枝加叶"创设情境美读,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通过有趣的美读,学生读出了人物形象,读出了作者感情,读出了文章主题,还原了语文的本真。  相似文献   

20.
王淑梅 《教学随笔》2009,(11):14-14
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我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朗读方法,激发读的兴趣。在分角色读、直接对话读、表演读等不同形式外,采取学生参与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