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读报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一篇新闻稿署着记者、通讯员的名字,可文中出现的却是“记者看到”、“记者了解到”、“记者注意到”之类的字眼,似乎整篇都是记者的作为,无意中把通讯员给“丢”了。类似这种不经意间“丢”通讯员的例子还真不少,大报小报都有,小报相对较多。有些记者采访写稿,喜欢把自己摆进去。有时为了给读者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和真实性,不少记者还采取目击式、现场随机调查的方法,这没有什么可非议的。但不要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去采访的不是你一个人,当地的通讯员大力协助你,有时甚至拿出了初稿。他们对此…  相似文献   

2.
安徽电视台的《记者档案》是全国第一档以记者为嘉宾,以新闻背景为节目素材的谈话类节目,2002年10月在安徽电视台播出以来,获得较好的收视反响。作为历史的见证人,重大事件的记录者,记者这个职业是极富魅力和传奇色彩的。但是,一方面由于新闻报道具有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等要求,在新闻作品中,记者不能像作家或评论者那样“跳出来说话”,必须把自己的主观情感和价值判断减到最小,力求“用事实说话”;另一方面,媒介如李普曼所说,就像探照灯的光束,“不停地照来照去,把一件又一件事从黑暗处带到人们的视阈内。”(李普曼《舆论学》中译本,华…  相似文献   

3.
美国新闻学家麦尔文·曼切尔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指出:“记者的第一个写作信条是要表现,不要叙述。平铺直叙,会使读者或听众处于消极的地位,而表现,就会使之身临其境。”他还引用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创作体会:“我不去陈述,不去解释,我只是去表现,让我的主人公们替我说话。”这种让主人公自己去表现的手法,用在新闻写作上,就叫“新闻故事化”。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美国记者富兰克林说:“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实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  相似文献   

4.
发表在下面的《当死亡向我袭来的时候》一文原载1982年9月19日《纽约时报杂志》,曾获1983年普利策新闻专稿奖。在这篇专稿中,作者南·罗伯逊只是忠实、朴素地介绍了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这就是西方新闻学者所说的“个人经历报道”。“个人经历报道”并不始于今天。英国一代名相邱吉尔青年时代当记者时,就报道过他自己的一段不寻常的经历(见《西方新闻作品》一书中介绍的《我身体虚弱,但我却自由了》一文)。这里说一说为什么允许“记者写自己”。其实,道理不难明白:公众心目中的新闻,同新闻工作者理解的新闻并不完全一致。对于一般读者(听、观众)说来,记者笔下的任何足以引起他们兴  相似文献   

5.
一个偶然的机会碰到《大家》主编李巍。话题从近几个月来似乎《大家》没什么新闻聊起。李巍说:“没新闻也许正是好事。太喧哗容易浮躁。一个人不能总是生活在掌声和叫好声中,何况是一本刊物。《大家》从新闻的热闹中跳出来,就是想自己冷却一下自己,平平静静地干点事。真正的事业总是以冷清和寂寞为伴的。其实,在这种表面的平静中,《大家》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与创刊时相比,《大家》的读者扩大了三倍。”我说:“一些读者对你‘逃离’新闻不理解。”李巍笑了笑说:“这些读者的心情我是理解的,他们喜欢《大家》,但他们错误地把《大家》当成了‘明星’。《大家》不是‘明星’,‘明星’是容忍不了寂  相似文献   

6.
“有通稿吗?”时下,有些记者赶到新闻发布单位或采访现场后,总是很关心地这么问。一旦听说有“通稿”,便如释重负,把“通稿”往文件包里一装:“等着看报纸吧!”说罢潇洒而去。很难想像这些靠“通稿”过日子的记者能写出什么像样的新闻。靠这样的记者能办出让读者喜闻乐见的报纸吗?现在,有的单位和部门热衷于召开各种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他们往往在开会之前就组织人员为记者代劳,把需要报道的事写成由本单位领导审阅后感到满意的“通稿”。可以说,在记者来之前已是万事俱备了。拿他们的话说,请记者们来只不过是捧捧场、加深…  相似文献   

7.
屈指算来,我搞宣传报道工作也有十个年头了,发表的稿件有厚厚的几大摞。作品不仅多次在《经济日报》、《农民日报》、《河南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而且还30多次获奖。我写稿的体会是:把自己当“读者”。写稿是让读者看的,不是作者去卖弄才华,因而把自己当“读者”,作品的好坏优劣一目了然。如果自己都觉得味同嚼蜡,往报刊投稿自然是“摸着石头过河”。我在写稿时,十分注意喜闻乐见,雅俗共赏,时常将自己放到读者的位置,读者喜欢“吃”什么就“端什么”;在撰稿时,不贪大求全,需要三言两语的,决不穿靴戴帽;有必要“洋洋洒洒”…  相似文献   

8.
谈“五个W”     
新闻五要素的提法是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由美联社率先提出来的。当时的电报技术还不很完善,在收发报过程中经常出故障,编辑们常为不能收到一条完整的稿件而大伤脑筋。于是,他们要求记者把讲清新闻事实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点写在第一段里。这样,即使电报在中途出了故障,只要抄到了第一段也就等于收到了一条完整的新闻,“五个W”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在实践的基础上,美联社把“五个W”又从导语推广到整条新闻的写作,于是归纳出了新闻要素的理论,明确提出新闻报道必须解答五个W的问题,以指导记者的采写活动。这一理论提出来后,很快被新…  相似文献   

9.
从来都是记者写新闻,读者读新闻,如今却出了新鲜事———记者的文章由普通读者来加以“点评”———当下不少报纸开设《读者点评》栏目,让人感到新鲜和兴奋!如《人民日报·华东版》的《热评》专栏、《中国青年报》的《百姓的语录》专栏,就专门刊载这种活泼犀利的短文。《人民日  相似文献   

10.
《记者专车上的明星》,是一篇荣获了普利策新闻奖的人物通讯,写的是获得过普利策奖的美联社高级政治记者沃尔特·米尔斯。文中描写了米尔斯对新闻超凡的敏感性和果断的处理稿件的能力,特别突出了他的“快”——“米尔斯写稿的速度比大多数人打腹稿的速度还快,而且经常比自己打腹稿的速度还快。然而,在文章临近结束时,却峰回路转,来了这样一段:无论米尔斯的名声怎样响,但是,1976年11月3日凌晨,即总统选举日的第二天。他的名字在电传和媒体上却不是第一位。就在他焦急地坐在电子打字机旁等着美联社记者现场结果的消息,准备就吉  相似文献   

11.
发掘市场《武汉晚报》新闻热线有个响当当的名号"新闻110".1999年,《武汉晚报》在本地媒体中率先设立读者热线电话"82438110"(后改为"82333333").目前,此新闻110热线已列入武汉110联动体系,且多年被评为110联动先进单位,其社会影响与品牌效应日渐彰显.12年来,《武汉晚报》新闻热线接到读者新闻报料逾200万条,很多报料经记者采写,引起社会强烈关注.2000年1月,记者通过热线获得线索赶赴江西解救因经济纠纷被扣当地的武汉出租车,当《武汉晚报》新闻110采访车引领被解救的出租车平安到达武汉城区时,几百台出租车自发组成车队相迎,轰动一时.12年来,《武汉晚报》获省级一等奖以上各类新闻奖项共60多件,70%获奖作品依托的是读者报料线索,其中不乏《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陶教授破解上网成瘾难题》等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相似文献   

12.
贾媛媛 《青年记者》2016,(22):74-75
近两年,国内外多家媒体将写作机器人引入新闻撰写环节,“机器人记者”受到关注.本文探讨的“机器人记者”是指通过特定的编辑软件对指定信息进行甄别、运算、分析等处理,并基于预设模板进行批量新闻写作的人工智能技术. 最早的“机器人记者”出现在美国.2014年,美联社启用机器人进行财经领域的新闻撰写.《纽约时报》和《卫报》的机器人编辑的主要职责并不是写文章,而是为编辑挑选优质的话题稿件提供帮助.还有一些“机器人记者”的工作更加专门化:比如《华盛顿邮报》的Truth Teller专注于核实新闻的准确性,《洛杉矶时报》的智能系统则专门服务于地震新闻领域.国内,腾讯财经2015年9月首次刊发了机器人Dreamwriter的作品《8月CPI涨2%创12个月新高》,引起诸多关注.  相似文献   

13.
新闻——历史一篇好的新闻,绝不仅仅是对某一件事情、某一个人物的真实报道。而应当是在对现实作真实报道的同时,也为今天的历史当好“书记员”,负起“信史”的职责;而应当像输送思想的传送带,通过新闻自身载体的作用,向社会传送当代人的思想风貌和深沉思考,向后人传送当代社会的万千气象和人世百态……。因此,许多著名记者和编辑,不是把自己的新闻作品定名为《历史的脚步》、《时代的眼睛》,就是立志“站在历史的窗台上”去采写“社会七色录”,去深入“沉甸甸的人生”,去歌唱“我的第一乐章”……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摄像记者采访拍摄新闻,要是不到现场,不深入到生活的最底层,去捕捉新闻信息,熟悉采访对象,就不可能创作出令人信服的新闻作品,这种深入现场的采访与抓拍,就是通常我们说的“身入”,“身入”是摄像采访工作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尽量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用心去发现对方内  相似文献   

15.
梁衡的新闻三部曲之一《没有新闻的角落──一个记者的内心独白》人民出版社出版,另外两部是《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出版已有8年,凡是读过该书的人皆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获得若干启示。这是一本体例独特的书,它不是一般的新闻作品结集,也不是新闻理论文集,而是以“新闻作品+独白”的方式,把自己在改革开放最初10年的作品遴选而出,又把写作这些作品的背景、经过、体验、感悟一一道来。同时还有论述新闻写作、文学写作的理论文章。这样的结集,表面看似有点杂,但细读全书,你会发现它如同散文的“形散神聚”结…  相似文献   

16.
蒋晓蕾 《视听界》2007,(4):105-105
新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写新闻就是“讲故事”。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的调查表明,当今年轻人的阅读口味正在发生变化,特别是在电视普及、网络无处不在的情况下,读者更希望记者把他们带到故事中去。  相似文献   

17.
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他写文章,往往是“信手拈来,涉笔成趣”,即围绕着文章的主题不拘一格地选用合适的材料,“嘻笑怒骂,皆成文章”。鲁迅先生的这个经验能否用在新闻写作上呢?回答是肯定的。如若不信,请读全文译在下面的美联社新闻背景专稿《马可·波罗桥——历史的见证》,由于马可·波罗的介绍,卢沟桥蜚声欧洲。有些外国人仍习惯地把它称作“马可·波罗桥”。1987年6月26日,中日政府成员会议在北京开幕;当天,美联社播发了这篇新闻背景专稿。新闻背景专稿,顾名思义,是记者为介绍重大新闻事件背景而专门编写的稿件,按照惯例,记者只需把有关情况讲清楚便可以交差了,因此,一般地说,新闻背景专稿不太讲究可读性。而《见证》一稿的作者却不然,他  相似文献   

18.
在新闻写作上,早先有一种说法:“要把读者看作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如今,有些记者、编辑好象把读者看作什么都“知道”的人了。我近来读报,就一连碰到好多“不知道”。有这么几条消息:《国际二手设备洽谈会在杭州开幕》。什么叫“二手设备”?消息里没解释,我这个读者“不知道”。《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二》。第一是谁?  相似文献   

19.
张维燕 《中国记者》2024,(1):126-128
<正>《课文背后的新闻故事》是一套令读者“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的书。对新闻界同行而言,你越早见到它,你的职业生涯就会越早因为它而有所不同。这是我在南国书香节和黄山书市两次参加新书发布活动的感受。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书展上举办了以“什么样的新闻作品能成为课文”的沙龙活动,在现场作报道的记者朋友们惊喜于见到这套闪耀着新闻职业自豪感的书,新华社女记者周畅兴奋地说:“我见过这本书里《梦碎雅典》的作者杨明老师,我也是跑体育的,我也要写出像《梦碎雅典》那样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文山会海”、“开业剪彩”的报道,最让记者头疼、编辑为难、读者反感,如何让这类报道鲜、活、深起来,这就需要记者培养和调动特有的“新闻鼻”、“新闻眼”,带着求新若渴、烛幽探微的工作态度去选材,去觅“宝”,挖掘出独家新闻,写出重头稿件。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得出如下几点体会。 视会议、活动为消息的来源 美国新闻学家麦尔文·曼切尔曾指出:“消息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