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花间集》中出现了大量的花意象,出现了和民间词不同的风貌,温庭筠、韦庄词为其中的代表。这一方面与文人在词创作初期,以词来“应歌娱人”的创作倾向有关;另一方面使得初期文人词更加女性化,定型于婉约。  相似文献   

2.
《花间集》奠定了词作为一种新兴诗歌形态的体式规范 ,她以其题材的香艳性、情调的柔媚性、风格的婉约性等一系列女性化特征 ,展现了“词别是一家”的独特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中的“草草”一词,注释一般都作“轻率”“草率”讲(胡云翼选编的《唐宋词  相似文献   

4.
古汉语中的兼词实际上应更宽泛。兼音兼义者是兼词,不兼音而兼义者亦应视为兼词,前者少而后者多。而且在虚词、实词中均有。同时,存在着不同词类、不同意义的兼词与同一词类、相同意义的兼词。这些词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若不作兼词解,则语意不充分,句子不通畅。如实词中的兼词“察”、“顾”、“今”、“可”、“堪”;虚词中的兼词“兹”、“是”、“斯”、“始”、“必”、“既”、“诚”、“方”、“则”、“更”等  相似文献   

5.
词的女性化特征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演变历程。笔者先对南宋词史链条上的每一个代表性词人的风格进行个案梳理.然后用史学模式和史学思维重新构建南宋词女性化特征演进史的整体框架。文中主要对易安词(附朱淑真词)、稼轩词、白石词、梦窗词等进行个案研究,目的在于梳理出南宋代表性词人之间在词风上互相传承的关系,以此归结出南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演进史。  相似文献   

6.
“志”“情”两种文学范畴的区分在宋代呈现出更明显的文化分衍现象。诗、词的对立刺激了以往“志”“情”合一的状况。这两种文学范畴的互相独立,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以性别比喻不同文体或风格的重要根源之一。从异性词人苏轼与李清照的词论与词作切入分析,不难窥见,“志”的主体宣扬、社会意识与宏大审美都具有男性化的色彩,而“情”的客体宽慰、个体意识与优雅审美也具有女性化的色彩。“志”“情”各自展现着自己的文学特征,又归源至每一个主体的“心”处。  相似文献   

7.
王安忆反对以性别特征定义作品 ,但同时声称对“女性化”绝不反感。从“叙述方式”、“叙述人”、“叙述内容”三方面主要分析其 90年代的创作 ,为王安忆作品中“女性化”的“温柔”之发挥作勾勒式描述与具体剖析。  相似文献   

8.
释“顾”     
“顾”,本义是“回头看”。《西门豹治邺》中“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的“顾”就是用的“顾”的本义。“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隆中对》)的“顾”,意为“探望,拜访”。“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的“顾”,意为“照顾”。都是用的引申义。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     
尊敬的编辑同志:您好!我是一名对贵刊情有独钟的高二女生。今日阅至《报刊常见错用成语举隅》(《语文知识》1997年4月号)时,觉得文中对“义无反顾”一词评析欠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无“义无反顾”,只有“义无返顾”,此词中的“返”可解释为“退缩”,“顾”可解释为  相似文献   

10.
张诗蒂在《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传媒“女性化”趋势探析》一文中写道,数据统计显示,传媒存在“女性化”趋势,女性人物和女性话题在传媒报道中频繁出现,女性似乎受到足够重视。但是,只要进入社会文化层面加以分析,就会发现后现代社会的传媒“女性化”趋势究竟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1.
五代后蜀国词人顾夐的《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讲述了一个夜不归宿的男子第二天回家受到妻子埋怨后和妻子的争吵甚至抢白妻子的故事,该故事中妻子“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的争辩语得到王士祯“自是透骨情语”的好评。其实,顾夐通过这首词对丈夫提出了诸多批评,可以将其批评概括为“男人的十宗罪”,并让一位性格刚烈的妻子代替天下受尽委屈的妻子发出对缺乏体贴之心的男人的讨伐。这是对这首词的最好理解。  相似文献   

12.
一日心朝千劫在-纳兰早逝与一个词派之夭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词史有一段久被忽略的词人群体活动史实,纳兰性德与顾贞观结成生死情谊,二人主张词应张扬性灵,以载性为本,他们追求真,善,美相兼相济的理想词境,于“花间草堂”中酝酿着一个词派,形成了“四方名士,鳞集一时,埚Fu迭唱,公认总持”的格局。纳兰倘非早逝,“化间草堂”词群足以构成别具特色的流派,然而,纳兰生于清开国初盛之世,其“感怀姜怆”之“秋思”心性不合乎“与时为盛衰”的事理,所以“花间草堂”词群即命聚而不散,其际遇也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3.
传媒“女性化”趋势是后现代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之一。“女性化”的实质是女性在传媒中被边缘化和私人化,并在男性视域里受到更大的文化贬抑。传媒“女性化”与女性话语权的缺失形成一种悖论关系。传媒作为女性形象的强大塑造者,具有为女性建立新的行为标准的潜力。传媒在塑造女性形象时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苏辛词派”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辛词派”之说,代有称述。宋·潘牥云:“东坡为词诗,稼轩为词论。”刘辰翁云:“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几雌声学语较工拙!然犹未至用经用史,牵雅、颂入郑、卫也。……及稼轩横竖烂漫,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卮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潘、刘二人都指出苏、辛一脉相承,他们在词中言志抒怀,所作自别于“清切婉丽”的婉约词,而体现出向诗文靠拢的倾向。金源词人元好问也以为辛弃疾上承苏轼,他说:“乐府以来,东坡第一,以后便到稼轩。”明清两代以“苏辛”为词派之说更为明确。  相似文献   

15.
顾贞观的《弹指词》,是其心路历程的展示,他以情铸词,抒写性灵,举凡青春情怀、羁旅之思、失意之怀、黍离之悲、诚挚友情、逸世情怀都寓之于词。他的词,是自我个性的张扬,也是自我灵魂的展露。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2015,(13):18-20
倾国倾城 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日:“世有此人乎?”武帝的妹妹平阳公主答道:“陛下,延年的妹妹就是这样一位倾国倾城的绝世佳人啊!”此女入宫后,深受宠幸.她便是后来的李夫人.“倾国倾城”一词,用来形容女人美貌绝伦.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清初词人顾贞观提出的“大有力者”倡导词坛的说法提出质疑,认为促成清词中兴的是政治地位中下层的词人,达官贵人出于求稳心态,往往对词创作中雄健直率之气进行淡化或解构。他们的创作有顺应词风更新的一面,也有在创新抗争精神面前显示滞后性和退缩性的一面。“大有力者”只有走进词创作精神的主潮,才能凸显其词坛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一般文学史著作都把顾况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的先导者来介绍。从顾况的思想性格、诗歌创作及诗论来分析 ,可以得到一个更全面更真实的顾况 ,顾况的诗风“骏以踔厉” ,更近于浪漫主义风格  相似文献   

19.
“男孩女性化”现象是近年来不断突显的社会现象,导致男孩女性化现象的原因很多,究英根源主要来自四个方面:文化、社会、学校、家庭,而这四个方面的因素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从当今的学校教育来看,教师对学生的性格导向是呈女性化的,无论是评三好学生,还是选班干部都是以女孩子的性格为标准:听话、顺从、谦虚、文静、行为端庄、举止规范、认真仔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纪律。学校和老师所要求的这种好  相似文献   

20.
“回文”的意思是“正读和反读都一样”,既要读之自然,更要顾理成章。“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堪称一回文佳句。左右对称,意寓句中。英语中的“回文”一词称作“Paiindrome"。英语中的回文有多种形式,拼法回文,句词回文等,品味起来给人一种妙趣横生的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