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铎草书在明代晚期、清代前中期及现当代的国内外书坛有重大的影响。在晚明及清代前、中期,受其草书书风影响较大的书法名家有傅山、龚鼎孳、许友和朝鲜的李匡师、曹允亨等;在现、当代,王铎草书对日本、中国书坛不但有相当大的影响,而且对日本的村上三岛、古谷苍韵、木村知石和中国的林散之等书法名家影响至大。  相似文献   

2.
草书     
正书法,是我国文化瑰宝重要的一部分,它能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意境,给予人或以自由潇洒、或以严谨拘束的艺术感受,直接或间接地展示着人们内心的艺术审美理念。在众多的书法形式中,草书可谓独树一帜,是书法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艺术样式。草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草书较为宽泛,潦草的字迹大概都可以算作草书。宋代张栻的《南轩集》中的说法比较具有代表性:"草书不必近代有之,  相似文献   

3.
草书历来是文字学、书法学上的重要课题.然而,从历史上看,从书法的角度探讨草书的人多,从文字学角度研究的人少,作为一个专题研究的情况更少.在过去的草书研究中,专家学者们均将目光集中于成熟后草书的研究,对成熟前草书关注不够.因此我们试从文字学的角度,对萌芽期的草书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宋琰 《华章》2013,(14)
在草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草书形式众多、书体各异的局面,有的同样一个字竟有十多种草法,使人困惑之余无所适从。这不仅大大增加了研习草书的难度,也迟滞了草书艺术的发展。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树起了“标准草书”新旗帜,开辟了草书艺术新天地。  相似文献   

5.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开篇而得名.此帖为一组书信,据考证是写给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347-361年)长达14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书法论著浩如烟海.然而,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书法论文竟然是以竭力抨击书法(草书)为目的而流传于世的,这便是赵壹的《非草书》.赵壹,宇元叔,汉阳西县(今甘肃天水)人.东汉辞赋家.《非草书》一文大约写于汉灵帝定和元年(公元一七八年)以前.赵壹写作此文的目的非常明确;“余慎其背经而趋俗,此非所以弘道兴世也.”很显然,赵壹针对当时人们热衷草书(这里的草书,是指草书这种书体发展的第一阶段的产物—一章草.下同),孜孜以求的现实状况,惧怕人们学习草书“背经而趋俗”,不能“弘道兴世”,因而对之进行非难、抨击.在赵壹看来,草书“上非天象所垂,下非河治所吐,中非圣人所造”,与他心目中的仓颌、史籀之古文宇对比,深感草书不具备人道(儒道)之特点:草书“非圣人之业也”,与他所崇尚的“圣人”是无缘的.“草书之人,盖使艺之细者耳.乡邑不以此较能,朝廷不以此科吏,博士不以此讲试,四科不以此求备.征聘不问此意,考绩不课此字.”一句话,草书“善既不达于政,而拙无损于治”,意思是说,提倡草书对巩固政权没有什么好处,废除草书对治理国家也并没有什么损害.在赵壹看来,“草书之人”不过是一些“务内者必阙外,志小者必忽大,俯而们虱,不暇见天”的效颦者.由此可见.《非草书  相似文献   

7.
正多年来我对草书的书写和学习,情有独钟,发乎本心,热爱至深。学习书法自然是不可能从草书开始的,首先要夯实基本功。我是从隶书学起的,通过系统的学习后便上升到篆书,此外,我在楷书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我有一个观点:"就草书写草书,是写不出来的,必须借助于其它四体的元素来支撑草书的书写。"所以在多年的书法教学中,我把草书的体系慢慢地进行了梳理,让它能够形成以技法为支撑,  相似文献   

8.
草书历来是文字学、书法学上的重要课题。然而,从历史上看,从书法的角度探讨草书的人多,从文字学角度研究的人少,作为一个专题研究的情况更少。在过去的草书研究中,专家学者们均将目光集中于成熟后草书的研究,对成熟前草书关注不够。因此我们试从文字学的角度,对萌芽期的草书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正《草书前后赤壁赋》的作者,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祝允明,号"枝山"。祝枝山与唐伯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他的草书长卷,往往一气呵成,有"骤雨旋风"之势,因此又被称为明代"草书第一人"。祝枝山的《草书前后赤壁赋》,长达10米,是他的狂草代表作,内容书写的是大文豪苏轼的名篇《前后赤壁赋》,用笔犹如脱缰的野马,纵横驰骋:中锋聚攒之处力透纸背,笔端轻带之处细若游丝,侧锋取势之时若含兵器之利……  相似文献   

10.
一 自明末清初大书家王铎以后的几百年,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中的草书艺术渐趋衰微,后继乏人.然近代林散之先生以坚韧不拔的意志、上下求索的精神,在草书领域里"入古出新",以独特而富有创造性的书法语言,对草书艺术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奥赛罗》以嫉妒、盲目、报复为主题展现人类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与无助。列维纳斯的伦理观把爱作为伦理的基础,强调他者的不可知性和他异性是自我对他者回应和负责的根本原因。只有忘我的以他者为中心、对他者敞开心扉才能让爱的伦理关系存在并延续。借助列维纳斯的爱的伦理观阐释《奥赛罗》三位主要人物对爱的不同处理方式,可以揭示出导致人物之间伦理关系破灭和导致的爱消失的原因,再现莎士比亚这位文学巨匠的超前历史眼光与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李陵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6):100-101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校园和城市之间逐渐产生了一个特殊的区域,即所谓的大学校园“边缘区”。以系统分析法对由边缘区地段的特殊性引发的“边缘区现象”的成因,特点及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接邹立志君长途电话,说她的博士论《诗歌语体论》经过修改、补充,即将问世了,希望我为之写一篇序言。高兴之余,二年半之前她的论顺利通过答辩的情景,又一次在面前映现。记得当时评委会的专家一致给予高度评价,“决议书”写道:“这是一篇功夫扎实,富有创见,学术价值较高的论。它不仅对于诗歌语体学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对于修辞学科学化、现代化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于语言学理论的研究也具有启发意义。”我认为上述评价是比较恰切的,该书的问世不仅对诗歌语体研究是一次较大的开拓,对整个语体学、修辞学甚至对语言学和学,也都“具有促进作用”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教育硕士培养中的五个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制、学位论文指导、学成去向等五个方面对教育硕士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试图从中找出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以待进一步提高我国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德沃金根据抽象的平等权理论对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作了新的阐发,提出了资源平等论,这一理论构想包括拍卖模式和虚拟保险市场两个部分,分别解决初始分配和再次分配的平等问题。试就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缺陷进行分析,并就其对我国和谐社会法治建设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提出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课本中介绍苯的取代反应性质时是以苯和溴反应为例进行实验的.若按课本上的装置和操作,将苯和溴混和好后,再加入催化剂——铁粉,烧瓶内液体急剧沸腾,大量的溴蒸气和溴化氢气体充满烧瓶上面的空间,并通过长导管进入锥形瓶,进一步弥漫到空气中,产生呛人的白雾和窒息的恶臭,造成严重的污染,锥形瓶中的蒸馏水也会因溶有溴呈棕黄色,这时再用AgNO3溶液来检验蒸馏水中的溴离子缺乏说服力.另外,实验结束后,把烧瓶内生成物倒入水中,生成的溴苯因溶有溴而呈褐色,尽管在教学中强调是因为溶有溴而发生了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19.
选择题是标准化试题的主要题型,在高考数学试卷中,所占分数比例高.考生能否迅速、准确、简捷地解好选择题,成为高考成败的关键.如何提高解题速度,确保做题质量,这就要求考生有合适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下面就2001年高考选择题的多种解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从控制走向协调,以治理代替管理,既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美国公立大学一直努力的方向,而加州大学则是将这种努力践行得较为彻底的一个成功典范.这种努力具体表现为加州大学一方面通过与政府签订协约、引入市场机制、寻求校外群体的支持等形式来弱化政府的管制色彩,另一方面又充分发挥董事会、学术委员会等治理机构的协调作用,为大学自治提供一系列的缓冲与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