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四大作的报告中强调指出:"坚持反腐败斗争,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大问题。要充分认识这个斗争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反腐败"。为什么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反腐败,而且是个重大问题呢?因为它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首先,从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来看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工人阶级政党在取得政权以前,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为着夺取政权而斗争;工人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以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为着巩固和发展执政而斗争。所谓执政党,就是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政党。执政即是领导国家政权,执政党能否完成执政任务,从而最终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取决于执政党  相似文献   

2.
明确了为什么要开展反腐败斗争、怎样开展反腐败斗争,是反腐败斗争取得成效的关键。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同时,也在为真正建立一个群众拥护的廉洁政府而努力。为了保证根据地的生存与发展、保持党和干部同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从思想作风建设、规范财经制度、实行民主监督和法制监督等方面,同腐败现象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威信,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而且也获得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以德治党”,提高全党的思想道德素质;坚持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狠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从根本上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11周年的纪念日子,在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政治氛围中,重温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人民服务本质上要求廉洁政治,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生命线”;为人民服务从根本上讲就是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正因为如此,所以,《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  相似文献   

5.
反腐败斗争是我们党的一项紧迫、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新时期充分发挥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必须从四个方面下功夫,即加强教育,消除群众不良心理;提高认识,坚信人民群众是反腐败斗争力量之源;加强宣传发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反腐败斗争积极性;健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制度是战胜腐败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取得反腐败斗争胜利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是反腐败斗争的力量源泉;我们党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基本经验,是反腐败斗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腐败行为必将得到有力的遏制,减少到最低限度,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反腐败斗争策略思想内容丰富,集中表现为七个"坚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反腐败从领导干部抓起;坚持从重从快打击腐败分子;坚持从思想上防范腐败;坚持反腐败斗争更要靠制度建设;坚持对腐败现象进行日常性、持久性斗争:坚持以加强监督体系建设进行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8.
"三反"运动是新中国第一次反腐败斗争。这场斗争提供的历史经验,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借鉴的。这主要有对反腐败斗争要高度重视,高度自觉,一抓到底;反腐败斗争要放手发动群众与重调查证据、严密控制相结合,特别是要形成强有力的社会舆论和群众威力;党内的腐败现象滋生是同资产阶级的腐蚀密切相关,在反腐败斗争中,有必要打击不法资本家的违法行为;在反腐败斗争中,要紧紧把握斗争的正确方向,及时纠正各种偏差,保证运动健康顺利发展;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既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又要注重制度建设,使腐败现象得到有效的遏制和治理。  相似文献   

9.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腐败是党之大敌、国之大敌、民之大敌。党风的好坏关系人心向背,而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因素。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0.
李先念是鄂豫边区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地方军政当局建立合作关系的主要代表,是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放手发展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建立和发展抗日根据地的光辉典范,是正确处理抗日与反顽的关系,坚持自卫立场,灵活机动地进行反顽斗争的卓越领导人。他始终坚持紧密依靠工农群众,最大限度地团结各阶层人民的方针,为鄂豫边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扩大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