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静 《科技通报》2012,28(2):84-86
JAVA语言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编程语言,具有其平台无关性的特点。RSA(Rivest-Shamir-Adleman)算法是一种基于"大数不可能质因数分解假设"的公匙体系。通过编写JApplet类程序,实现了在浏览器上通过编辑文本区明文,生成密钥对、电子邮件加密、电子邮件解密,用RSA加密算法实现电子邮件加密与解密的通用程序系统。  相似文献   

2.
鉴于Web服务器文件访问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比如文件截取、文件篡改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Web服务器的文件加密授权保护系统。该系统通过与web服务器硬件特征码绑定,实现对Web服务器中文件进行加密存储以及对加密文件的修改和访问。系统设计中,采用多种传统的文件加密算法生成加密密钥并实现文件加密和解密功能。其中,利用MD5算法实现由硬件机器码转化生成初始加密密钥的功能,利用RSA算法实现由初始加密密钥转化生成授权密钥的功能,利用RC6算法实现文件的加密和解密功能。  相似文献   

3.
数据加密技术是计算机校园网安全的重要部分,本文综合了AES算法和RSA算法的长处,将两者的优点有效地结合起来,对只有AES算法和对签名信息的密钥K这样的数据量小的信息采用RSA算法,而对数据量大的明文是采用AES算法来加密和解密,从而加快加密、解密的速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USB智能卡的文件加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USB智能卡的文件加密方法。系统采用软硬件结合的原则,由软件进行文件加密,硬件负责密钥的管理和会话密钥的加密。利用USB智能卡管理密钥,实现了双因子认证方式;加密时采用公钥算法RSA结合传统加密的杂合算法。系统实现了高安全、高效率、方便易用的文件加密方法;同时,基于USB智能卡的特点,系统可扩充性强。  相似文献   

5.
杨淑群 《科技广场》2006,(11):74-75
RSA公钥加密体制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于1978年提出,它是第一个成熟的、最为成功的公开密码体制,它的原理和安全性是基于数论中的Euler定理和计算复杂性理论中的论断:求两个大素数的乘积是容易计算的,但要把两个大素数的乘积分解成素因子则是非常困难的。随着密码体系分析的发展,RSA需要具有更强性质的素数(强素数)。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强素数生成算法,同时介绍了一种伪随机数生成器和Rabin-Miller概率素性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6.
RSA加密算法的实现及其细节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SA加密算法原理基于数论中的欧拉定理,其安全性依赖于大数因数分解的困难性。重点对RSA算法中的随机数生成算法、素数检测算法和大指数模幂运算技巧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大数因子分解、强素数、共模攻击和算法的同态几个方面进行了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RSA加密算法原理基于数论中的欧拉定理,其安全性依赖于大数因数分解的困难性。重点对RSA算法中的随机数生成算法、素数检测算法和大指数模幂运算技巧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大数因子分解、强素数、共模攻击和算法的同态几个方面进行了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RSA加密体制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构造其加密算法的数学函数的求逆困难性,即大数分解的困难性.通过对RSA算法密钥生成、加解密过程的数学分析,归纳并重点描述了当前几种针对RSA的主要攻击手段以及对应解决办法.最后提出了随着研究的深入RSA可能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基于RSA和高级数据加密标准的网络数据加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乐星 《科技通报》2005,21(2):198-200
阐述了公开密钥密码技术RSA算法和最新的数据加密标准AES,利用AES算法的效率以及DES算法中密钥产生和管理的方便性等特点。并将两者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数据加密方案,该网络数据加密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数据在网络传输中的保密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机码信息加密是保障信息通信安全的基础,传统的随机码信息加密算法采用高阶线性微分解优化的混合加密算法,密钥扩展过程中,链路层加密数据出现非线性突变,采用任何一轮子密钥即可破解全部密钥,加密性能不好。提出一种基于随机码幅度调制的双线程互补信息加密算法。分析了加密信息通信系统的随机编码序列发生原理,进行密钥设计,生成的随机数对信源发出信源密钥,加密序列按位异或运算进行双线程信息互补编码和解码,采用随机码幅度调制生产信息加密密钥,实现加密算法改进,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进行信息加密,有效降低了对方信息系统对密码的识别率,难以被攻击系统检测识别,提高信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本设计采用三重DES与RSA加密算法混合方案,解决DES对称加密算法需要同步传输密钥,密钥安全性无法保证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RSA非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大数据时性能低、效率差的问题,算法实现了在实时性和安全性方面的平衡,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乐星 《科技通报》2004,20(6):539-541
为了解决网络传输中数据的安全性,阐述了最新的数据加密标准AES和公开密钥密码技术RSA算法,比较了两者的主要优缺点,并利用AES算法的效率以及DES算法中密钥产生和管理的方便性等特点,将两者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数据加密方案,该网络数据加密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数据在网络传输中的保密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云计算环境中,研究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平台的电子支付密钥数据频度隐匿算法,提高密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传统的电子支付密钥的数据频度隐匿算法采用威胁树风险评估模型,容易受到病毒攻击导致密钥失效。提出一种基于群签名和椭圆曲线加密的云计算中电子支付密钥的数据频度隐匿算法。构建云计算中电子支付系统总体设计模型,通过交易数据频度、交易数据深度和交易数据索引特性为特征进行云计算融合处理,由此预测出不同时间片内用户的任务提交规律以及用户期望完成时间,通过对混合云的特征压缩处理,得到压缩特征的熵编码结果,结合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建立一种基于群签名和椭圆曲线加密的电子支付系统密钥数据频度特征分解方案,实现数据频度隐匿算法改进。仿真结果表明,隐匿性和加密性能较好,保证了电子支付密钥的加密可靠性和不可识别性,为用户识别和选择第三方支付工具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使用电子银行支付和交易中,密钥的敏感性和随机性决定了交易安全。传统方法采用算术编码方法进行电子银行密钥设计,敏感性表征效果不好,安全性不佳,提出一种基于Turbo编码的电子银行支付安全密钥敏感性表征方法,进行电子银行支付Turbo编码设计,设计电子银行支付安全密钥总体系统,基于Turbo编码的电子银行支付密钥重传协议得到改进的电子银行支付安全密钥敏感性表征算法。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电子银行支付安全密钥的敏感性特征和加密性能接近理论最优,实现优化加密,能有效滤除干扰因素影响,对异常操作具有较好的敏感性表征,电子银行支付安全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对RSA算法进行研究,从常规RSA算法出发,用C++实现RSA加密解密算法类库,并在32位Windows平台上封装成组件,实现可以对任意字符进行RSA加密解密操作的窗体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16.
电子商务用于高校物资采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因特网时代,由于廉价电子商务的快捷方便,各企事业应该用电子商务进行物资采购。为理解和应用电子商务,叙述了它的交易过程、服务功能及商务模型。为保证商务系统的安全,分析了安全认证的各种手段,讨论了RSA公钥制的加密、解密过程,安全电子交易协议及工作流程,及密钥托管和密标准(EES)的加密、解密过程。  相似文献   

17.
李捷  温聪源 《内江科技》2006,27(4):143-143,161
网络信息时代,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电子商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安全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了RSA体制的算法过程及RSA体制在加密和数字签名中的应用.分析了RSA实现的效率和安全性。通过实例对其加密原理、计算复杂性等安全性问题作了详尽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8.
本次设计主要是通过微软的WPF技术和WCF技术编程实现即时通讯功能,再结合密码学中的RSA非对称加密算法和AES对称加密算法等其他知识,通过精心设计的交换密钥、传输加密、多重验证等算法保障通信的安全性,最终实现一款可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完全可控的端到端安全即时通信软件SIM(Secure-IM)。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RSA算法在对网络信息进行加密的时候还存在运算速度不快、加密效果不好的问题,本文提出有关改进SMM算法的RSA网络信息加密算法,第一步是针对SMM算法的求模运算量以及乘法时间进行优化操作,第二步是使用改进的SMM算法对RSA算法进行优化,针对其算法的二进制指数中的汉明重量进行改良,目的是为了减少迭代数,最终提升原来算法的加密功能。通过算法仿真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基于改进SMM算法的RSA网络信息加密算法以及传统RSA加密算法,再与SMM算法进行比较,加密以及解密过程的速度更快,并且加密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20.
针对数据库安全问题中的加密技术加以研究,将加密技术结合到数据库中,对数据库中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在这种加密方式的前提下,根据密钥使用的思想,选用对称加密算法,使授权用户可以使用不同数据密钥对加密字段中敏感数据进行加密。而数据密钥本身又由密钥加密密钥进行加密保护,同时根据密钥的生命周期按时更换系统的密钥能够达到更好的安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