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石墨炔是一种全新的碳族材料,1968年著名理论家Baughman通过理论计算证实了石墨炔结构的存在,2010年我国中科院院士李玉良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大规模制备出了石墨炔薄膜。本文统计分析了石墨炔相关专利申请的时间、地域、主体、技术等专利信息,概述了石墨炔的制备、掺杂、复合功能化以及应用方面的专利技术发展信息,揭示了石墨炔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国内科研院所和企业在石墨炔领域的基础研究以及产业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国内外银系光催化剂的专利申请进行了统计分析,选择磷酸银和氧化银的作为代表,综述了银基光催化剂的种类、改性、复合以及技术演进路线,揭示了银系光催化剂发明专利的当前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钛粉、碳化硅粉、碳化钽粉和石墨为原料,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钛硅碳陶瓷材料,研究了不同碳化钽含量对钛硅碳陶瓷材料相组成、力学性能的影响。该研究表明:碳化钽与钛硅碳有较好的化学相容性;碳化钽的引入不仅提高了钛硅碳陶瓷材料的致密化程度,也提高了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但引入量不宜过高。TaC/Ti_3SiC_2陶瓷基复合材料主晶相为Ti_3SiC_2、TaTiC_2,还有少量的TiC相。  相似文献   

4.
机器零件中40~50%需要渗碳或碳氮共渗,5%左右需要氮化或软氮化。70年代离子氮化问世后,很快获得工业上的广泛应用。80年代已发展成为汇集多种学科、多项技术的新兴边缘学科—等离子轰击化学热处理。目前各国正竞相开发研究。浙大材料系和校机械厂研制的多功能离子轰击炉,能进行离子氮化、离子软氮化、离子渗碳、离子碳氮共渗,而且能耗低(节能50%),渗速快,质量好,无污染,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5.
<正>专家简介:迟伟东,北京化工大学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电工学会电碳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树脂基复合材料分会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增强体专委会委员。1989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获学士学位,1994获北京化工大学硕士,1997获北京化工大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新型碳材料,中间相沥青基碳(石墨)纤维,碳/碳复合材料,功能型碳材料  相似文献   

6.
碳青霉烯(carbapenem)类抗生素由于抗菌性能更具特色,优异品种不断涌现,已成为化学治疗药物中不可忽视的一支新生力量。本文通过对专利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针对检索得到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专利申请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专利申请的技术发展趋势、技术地域分布、主要竞争对手分析等,为有效提高企业药物研发效率提供信息来源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四子王旗温度花石墨矿产于白云鄂博群哈拉霍疙特组(Jxh)碳质板岩、片岩中,矿体受哈拉霍疙特组控制,呈层状、透镜状产出。通过对该矿床的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围岩及夹石等研究分析表明,温度花石墨矿为哈拉霍疙特组碎屑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碳质板岩、片岩过程中,碳质成分局部富集,经变质形成晶质石墨矿床,其矿床成因类型属于沉积变质型石墨矿。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沥青基碳(石墨)纤维作为20世纪60年代研发出来的新型材料,至今已广泛应用在交通、机械、体育娱乐、医疗卫生、土木建筑等领域,尤其是中间相沥青碳(石墨)纤维因质轻并具有高强度、高导热、超高模量、能耐高温、耐腐蚀、低热膨胀系数等优良特性,成为航空航天工业和国防建设不可或缺材料.当时,在国际上能够生产中间相沥青碳纤维的只有日本和美国,并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和系列化产品.而我国还处于实验室研发和中试阶段,与国外差距很大,严重制约了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与规划.  相似文献   

9.
用王水溶解石墨矿样,消除碳酸盐碳、黄铁矿、砷、锑、铋的多硫化物后过滤、洗涤,在550℃灰化滤纸并消除有机碳,保持1.5h,称重,然后在950℃灼烧至恒重,前后两次重量之差值为固定碳含量。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加标回收试验及方法对照试验证明,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并提高了石墨矿中固定碳含量的检测速度,节省了检测成本,尤其适合地矿实验室大批量石墨矿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正金刚石和石墨是天然的碳同素异形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家陆续制备了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三类非天然碳同素异形体,其中富勒烯和石墨烯的发现分别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和物理学奖。化学所的科研团队从表面化学反应结合固态生长合成化学的新视角出发,首次在铜表面上合成了具有本征带隙sp杂化的二维碳的新同素异形体——石墨炔,开辟了人工化学合成碳同素异形体的先例。石墨炔(Graphdiyne)是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金刚石和石墨被认为是仅有的两种碳的固体形态,直到1985年发现了以碳60为代表的富勒烯,从而使碳结构研究格外引人关注。碳60可由石墨碳棒电弧放电来合成,人们收集碳灰而忽略了放电后阴极上产生的沉积物。1991年,日本筑波NEC研究室的科学家首次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其中有一种奇特的、由纯碳组成的纳米量级的线状物,这种纤细而颀长的分子就是现在众所周知的碳纳米管。  相似文献   

12.
该石墨矿原矿品位9.06%,在保护石墨大鳞片的基础原则上,通过对矿石性质的研究、条件试验及开路流程试验,确定了一粗二扫七次再磨八次精选、中矿再选精矿循序返回的闭路试验流程。最终选矿指标为:石墨精矿产率9.10%;固定碳品位90.30%;固定碳回收率90.62%。试验成果为该矿区地质评价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3.
激光淬火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热处理技术,一经发现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之相对应的激光淬火装置也成为热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通过对截至2017年的激光淬火装置专利文献进行分析,对激光淬火装置专利技术的专利申请量、地域分布及申请人分布进行研究,总结了激光淬火装置领域的专利申请特点和发展状况,以期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丹凤北部地区石墨矿矿石类型为石墨石英片岩和石墨大理岩等混合型石墨矿,石墨结晶较好,可浮性较好。经过一次粗磨,粗精矿三次再磨五次精选,获得固定碳含量为91.50%的石墨精矿,精矿回收率为95.59%,选矿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5.
膨胀石墨是一种高碳新材料,理化特性有较强的吸附性能,透水透气,人体不吸收、无刺激,可做为烧伤创面的外用材料。 碳及碳素材料用于人体工程的研究,可追塑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活性碳成功用于烧伤和冻伤创面;以后相继开始内服治疗腹泻;血液过滤;碳纤维及碳/碳复合  相似文献   

16.
李春艳 《科技风》2013,(5):7-8,21
本文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通过热缩聚法与悬浮法相结合制备中间相碳微球。本文分别探讨了在360℃与380℃下恒温3~5h制备中间相碳微球。采用偏光显微镜对中间相碳微球进行结构分析,采用SEM对中间相碳微球进行形貌分析,采用TGA对所制备的中间相碳微球进行热行为分析。结果表明,提高热聚合温度和延长保温时间使得MCMB的粒径变小,球径分布变宽,球体表面更加光滑,制备的中间相碳微球形貌更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常见的三种纳米碳材料以及优点,整理了近年来纳米碳材料/环氧胶体系的专利申请发展状况,并从导电性、导热性、力学性能等方面针对三种纳米碳材料对环氧胶的改性进行梳理,对纳米碳材料/环氧胶体系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HNO,和H3PO。混酸作为插层试剂,以鳞片石墨为原料制备无硫膨胀石墨。研究了混酸中磷酸,硝酸体积比、氧化剂高锰酸钾与石墨质量比、混酸体积与石墨质量比对膨胀体积的影响。分别采用XRD、SEM分析鳞片石墨膨胀前后物相变化和微观形貌的变化,并结合EDS分析样品元素组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磷酸傍肖酸体积比3:1,高锰酸钾/石墨质量比0.1:1,混酸体积/石墨质量5:1(m垤),其膨胀体积最大可达220m垤。氧化插层后,层间距发生变化’可能有大量层间化合物的生成。膨胀后可以观察到生长良好的膨胀石墨蠕虫状缠绕空间,结合-EDS分析得出结论,本方法可以制备出高膨胀倍率石墨,并避免了硫元素的引入。  相似文献   

19.
自我国加入《专利合作条约》以来,PCT已成为我国用户向国外申请专利的重要途径,PCT专利申请量逐年增长。2018年中国PCT专利申请的数量共53345件,在全球排名第二,同比增长9.1%。与此相对应的,依PCT规则进入其他国家阶段的专利申请数量却不多。本文通过对中、日、韩三国以及华为公司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及进入国家阶段申请情况的分析,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进而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碳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是0.027%。碳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在煤炭、石油、天然气、植物、动物、石灰石、白云石、水和空气中,碳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单质碳则有金刚石和石墨。在水和空气中碳主要以碳酸、碳酸盐和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