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每年的九月都将有很多幼儿迈出家庭的狭小天地,真正走进充实灿烂的集体生活。然而这时,总能看到一些新入园的幼儿,在与家人分别时大声地哭喊,不让父母离开,无视老师的安慰等等。他们为离开父母可能带来的危险与对新环境缺乏控制而感到不安,这种不安则形成了幼儿的焦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入园分离性焦虑"。  相似文献   

2.
幼儿分离性焦虑是幼儿心理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普遍存在于新入园的幼儿中。近年来,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分离性焦虑的内涵、特征及表现、产生原因及消除策略等方面。在以后的研究中,应拓展研究主题、拓宽研究视角、丰富研究方法和增强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新入园的幼儿大多都会对幼儿园这一新环境感到不适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入园焦虑,他们会哭、闹甚至不愿意去幼儿园等,幼儿长时间的处于这种恐惧不安、沉默忧虑的状态,就会严重影响到幼儿的健康发展.笔者从幼儿入园焦虑的含义入手,介绍了幼儿入园焦虑的常见类型,并分别从家长、教师及家园合作等不同角度提出了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几点建议,以期为幼儿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分离焦虑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孩子入园过程中一种常见的不安情绪和行为。每个孩子都会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来。本文从实际出发,从生活环境、生活规律变化、幼儿与成人关系改变、幼儿个性、家长焦虑等几个因素着手,对幼儿入园时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缓解幼儿新入园分离焦虑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当幼儿进入一个新的集体环境之后,面临与熟悉的父母、亲人分离,心理上容易产生恐惧、不安的焦虑情绪。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创设"家"氛围的游戏环境来增加幼儿的安全感;设计丰富的区域游戏来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从而有效缓解小班幼儿的入园焦虑情绪。区域活动是一种由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探索、自由操作摆弄的自主活动。这种自主选择的区域活动能有效调节新入园的小班  相似文献   

6.
刘艳 《早期教育》2002,(6):28-29
为什么新入园的幼儿总免不了有一段叫人头疼的适应期呢?如果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加以分析,就不难理解了. 1.幼儿与母亲分离使其产生焦虑.入园或入托是一直生活在父母关爱中的幼儿第一次与母亲分离.这种分离产生的恐惧和焦虑,类似于人出生时,胎儿与母体的脱离,会产生一种原始的焦虑.它使幼儿紧张、不安、焦躁,从而产生入园不适症.  相似文献   

7.
一、案例背景 每年小班新生入园时,幼儿在与家人分别时都会哭喊“我要妈妈!”“我要回家!”。的确,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陌生的环境中充满了未知的危险和潜在的危机,他们为离开父母可能带来的危险与对新环境缺乏控制能力而感到不安。这种在预感潜在的危险或不幸时所产生的强烈的负性情绪和紧张的身体症状就是焦虑。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当人们面临或预见到某种现实威胁和危险时,会出现焦躁不安、紧张和恐惧。幼儿期的分离性焦虑则是幼儿离开自己的亲人时,面对着不熟悉的、不理解的环境,感到不安全而产生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8.
入园焦虑是幼儿初入幼儿园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不适应陌生环境的行为表现,诸如沉默寡言、哭闹不止、恐惧不安等状态.本文拟从入园焦虑的表现入手,基于人格心理学角度,从人本主义流派、生物流派、特质流派出发,解读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幼儿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焦虑是指幼儿园在面对陌生环境时而产生的紧张情绪。新生入园期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入园焦虑,幼儿入园后因为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发生了变化,就会产生入园焦虑,严重的入园焦虑会给幼儿造成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一、影响幼儿入园焦虑的因素1.幼儿入园焦虑是由于幼儿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幼儿在家里受父母精心呵护,进入大集体中,不能再以自己为中心,没有任何特权,活动相对不自由,一系列集体生活规则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上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年幼的孩子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离开了与他朝夕相处的家人,恐惧、不安时刻伴随着他们,使他们对新的、陌生的环境产生了心理上的排斥,这种不适应的过程被称为"分离焦虑"。为了尽早消除幼儿分离焦虑情绪,我们幼儿园统筹安排,有计划地奏响了新生入园"三部曲"。一、接触期——幼儿园了解入园新生的开始,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第一步接触期是新生入园"三部曲"的"序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