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轻与重"的观念为指导对波德莱尔诗集《恶之花》中的三首具有代表性的诗作进行文本细读与批评,重点关注诗歌文本中存在的"轻"与"重"的对比,分单一性、矛盾性、落差性三种不同的"轻与重"的对比角度对具体诗歌文本展开细读分析,并进一步探讨波德莱尔诗歌创作中"轻与重"的具体运作方式,不仅体现在诗歌的内容方面,同样在诗歌的形式即诗歌的格律方面,甚至是内容与形式同步与交织的"轻与重"的落差场,展现出《恶之花》中诗歌创作丰富的内容与技巧。  相似文献   

2.
“超验主义”是“应和”理论的理论背景,也是后来整个象征主义运动和思潮的安身立命之处。作为理论的“应和”与作为主义的“象征”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区别在于,前者由波德莱尔提出,而后者是波德莱尔去世后由魏尔伦、兰波和马拉美等所表征出来的;前者是一种哲学美学理论,而后者是一种下降到可操作(实践)层面的“主义”。其联系在于,前者为后者奠定了宇宙观,而后者则为前者“趟”开了向欧洲乃至全球扩展的具体路径。如果说魏尔伦、兰波对作为主义的“象征”的贡献在于对诗歌“音乐至上”和音色相通的呼唤,马拉美的贡献就在于类推、暗示方法的树立。事实上,作为主义的“象征”是将“应和”理论推向全球的一个中介。  相似文献   

3.
正孙玉石在《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中把李金发的诗歌分为四个方面:他歌唱人生和命运的悲哀,他歌唱死亡和梦幻的境界,他歌唱爱情的欢乐和失恋的痛苦,他歌唱自然景色和自己的感受。其中对死亡和梦幻境界的歌唱应该说源自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一、一组与死亡有关的意象不论是中国传统诗歌,还是西方的文学作品中,正面的、美的、能引起人们愉快感受的事物一直在人们的审美情感中占优越地位。但到了波德莱尔那里,审美情  相似文献   

4.
法国诗人、文艺评论家波德莱尔的诗歌对时间具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性,他的诗歌在有形的时间中表达了一种无形的忧郁和虚无,体现了短暂性、偶然性、时间性、变化性的精神特征。对时间的体验及其骚动不安的灵魂的深入反思是波德莱尔诗歌重要的现代性意涵,在西方文艺思想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启发。  相似文献   

5.
柏桦被认为是中国当代诗人中受波德莱尔影响最大的接受者。通过阅读波德莱尔的诗歌,他深刻领悟到波氏独特的现代性诗学观念,并结合中国诗歌的自身发展以及个人审美倾向,进行特色鲜明的诗歌创作。从诗歌形式及诗歌语言上看,柏桦与波德莱尔相去甚远,但这位西方伟大诗人仍然在柏桦的诗学观念、诗歌创作上留下了烙印。本文通过柏桦的个案研究,考察波德莱尔诗学在中国当代诗人群体的印迹与留痕。  相似文献   

6.
洪雯 《广西教育》2013,(23):111-113
选取波德莱尔和陈敬容以"时间"为主题的诗歌各一首,采用对诗歌文本内部分析和外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两首诗隐喻手法的分析和比较,试图揭示两位诗人在诗学创作和美学理念中"交集"和不同点:陈敬容通过隐喻意象抒发生命的张力,而波德莱尔则以隐喻意象表达了"现代性"态度。  相似文献   

7.
波德莱尔:新时代的先觉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就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生平创作及《恶之花》作具体的研究和探讨, 同时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发生、发展、更新以及波德莱尔诗歌对西方现代诗歌特别是对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也有取涉略。  相似文献   

8.
袁枚诗歌中有一部分是以"自嘲"、"自赠"、"自题"等为题的,这类诗作均以"自"为题,也就是写自己的或写给自己的歌.从这些诗作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袁枚对自己的认识,所以对这些诗作进行集中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理解其诗学思想与人生观念.  相似文献   

9.
选取波德莱尔和陈敬容以“时间”为主题的诗歌各一首,采用对诗歌文本内部分析和外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两首诗隐喻手法的分析和比较,试图揭示两位诗人在诗学创作和美学理念中“交集”和不同点:陈敬容通过隐喻意象抒发生命的张力,而波德莱尔则以隐喻意象表达了“现代性”态度.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波德莱尔《恶之花》中的《黄昏》一诗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将诗人波德莱尔的“应和论”中的寻求的意象与作者的精神状态相对应,并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以瓦莱里等一些诗论家的理论为指导,再次肯定了《恶之花》的历史地位及其艺术魅力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马拉美可谓法国十九世纪的象征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期,马拉美的诗风多受波德莱尔诗歌的影响。但从七十年代起,马拉美的诗歌就有了自己独特的特点,他提出象征诗歌美的神秘性,即一点一点地把对象暗示出来,用以表现一种心灵状态。  相似文献   

12.
纵观中西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长河,波德莱尔和李金发这两位诗人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波德莱尔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开创者,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中国诗人李金发深受波德莱尔的诗风的影响,将象征派引入中国诗坛,成为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开创者之一。两人虽渊源颇深,但由于中西现代主义诗歌诞生在时间上与空间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它不仅决定了现代主义诗歌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而且也从根本上注定在中西诗歌现代性特征上存在着巨大差异。本文拟通过揭示两个诗人在各自创作上差异,来展现现代主义诗歌的中西差异之处。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波德莱尔《恶之花》中的《黄昏》一诗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将诗人波德莱尔的“应和论”中的寻求的意象与作者的精神状态相对应,并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以瓦莱里等一些诗论家的理论为指导,再次肯定了《恶之花》的历史地位及其艺术魅力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法国象征派先驱波德莱尔对中国新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波德莱尔和闻一多进行诗歌功用、审美视角和诗艺贡献三方面的比较,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新诗代表诗人闻一多与波德莱尔之间的契合和前者对后者的传承。  相似文献   

15.
新诗发展与市场意识黄树红当今,商品大潮已将诗歌推向经济市场。诗人应有市场意识,努力让自己的诗作参加市场竞争,在市场的竞争中提高诗作质量,以推动诗歌创作的繁荣和发展。一在商品社会里,诗歌作品已经成为商品。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诗歌不仅已经彻底地被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16.
从《梧门诗话》看法式善的唐诗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式善是乾嘉时期重要的文论家。《梧门诗话》是法式善历时多年所撰成的一部诗话著作。在这部诗歌理论作品中,法式善评点了清代乾嘉诗坛的众多诗人诗作,提出了自己的"唐诗观"诗歌理论。法式善的"唐诗观"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法式善在对唐诗的接受中,其诗论主体意识一旦形成,便产生了一种向后延伸的历史积淀,为自己及其后诗作追随者对唐诗的接受和评价定下了一个主调。二是诗话中对王孟诗渊源的探讨及其"清"、"淡"艺术风格的寻绎。  相似文献   

17.
《笛声》是维吾尔古典文学后期的著名诗人艾合买德.孜亚依的代表性诗作之一。诗人在诗中拟人化的手段解释了自己的见解,诗人的这篇诗作在哲理性深刻方面以较强的内容在维吾尔当代文学中有关《笛》方面创作出的优秀诗作之一。本文述了《笛》和完整的人生观并比较地分析了《笛声》与诗歌。  相似文献   

18.
文雅 《文教资料》2005,(27):153-155
伟大诗人波德莱尔对法国乃至整个世界诗坛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他的诗歌内容以及艺术手法都具有魅力非凡的独特性。本文就是从这两方面详细论述了波德莱尔诗歌创作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9.
波德莱尔以其辉煌的诗歌创作被尊为现代派的鼻祖。他的艺术创新首先表现在诗歌描写的对象上,并由此折射出以丑为美、化丑为美的美学思想;其次表现在对人的苦闷心态的展示上;第三提出了通感理论,并在创作中大大丰富了诗歌艺术的表现手法,为现代派的出现开辟了道路;第四是象征手法的运用,有助于表现人的精神现象,使文学朝内倾性方向的发展深入了一步。这些事实都说明,波德莱尔是为现代派诗歌和现代派文学铺路的大诗人。  相似文献   

20.
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与波德莱尔在他们的诗歌中均表现出忧郁这一重要特征。两位诗人都运用了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死亡”来表现他们的忧郁情结。李金发写死亡,可以清晰感到他的忧郁,他是站在个人的立场来表现个人的忧郁情感;波德莱尔是自然地诉说着死亡,与人们交流着死亡的经验,他诗歌中的忧郁充满思辨和哲理,是一种时代的批判。他们诗歌中的忧郁情结都是他们身世经历的一种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