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徽州民居建筑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徽州建筑在技艺层面代表了明清民间建筑的最高水平,在因地制宜创建诗意人居环境,以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民居建筑,发掘传统建筑文化内涵,“三雕”艺术审美情趣诸方面,都具有一定积极因素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安徽省博物馆举办的“徽州古建筑陈列”对此作了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2.
徽州三雕与建筑紧密结合,彰显了徽州古文化之精髓,体现了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并非为美而美。它的产生与“生存”有着丰厚的文化背景;题材丰富,形成了简洁淡雅的艺术风格;雕刻技艺高超,是徽州人民艺术与智慧的结晶;现代设计中的仿古或复古,不单是一种时尚,而应研究传统建筑装饰雕刻的精神与情韵。  相似文献   

3.
《柳州师专学报》2018,(1):84-86
有徽州地域特色的"三雕"文化艺术,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链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巨大变革,徽州"三雕"艺术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通过数字化方法加强徽州"三雕"实体数字化保护工作,推动实体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建立文物实体数据库、加强完善平台网站建设、积极探索建设虚拟博物馆等工作的研究,对徽州"三雕"文化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徽州三雕的人文背景、题材技艺、象征符号及其在新农村民居装饰中的继承和发展.新农村民居装饰从濒临灭绝的徽州三雕艺术中吸取优秀的成果,与现代装饰艺术相结合,既使得徽州三雕这一优秀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又以新的面貌、新的精神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5.
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是我国传统民居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豫北民居中的装饰艺术主要体现在民居的院门形式和装饰雕刻上,同时还有房屋的门窗、隔扇等雕刻艺术方面,其中主要是砖雕和木雕。在雕刻内容上,反映了传统文化和装饰艺术的结合及其寓意,体现了豫北地区的风俗人情和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6.
马莉 《华章》2008,(15):74-75
徽派建筑、徽州三雕、徽砚、徽州竹器、青花瓷、书画……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建起了一个丰富瑰丽的徽文化世界.新的时代伴随着艺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对原徽派装饰艺术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形成新徽派装饰艺术.对其的开发将是极具个性特征的地域艺术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弘扬徽派传统装饰艺术,开发更多高附加值的新徽派装饰艺术产品.  相似文献   

7.
徽州古桥是灿烂徽州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有着独特的地域特征,体现了徽州的历史与文化.本文研究徽州古桥的类型及其艺术特征,分析徽州古桥修建的文化动因,解析徽州古桥的命名文化.对徽州古桥建筑文化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徽州古桥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地域文化,有利于引起各方面对保护古桥的关注与重视,进而实现对于徽州古桥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川进 《沧州师专学报》2006,22(3):98-98,105
徽州文化光辉灿烂、博大精深,徽州古代民居是徽州文化的一个缩影,徽州黟县南屏民居则是保存完好的徽州民居的代表。其独特的布局、古老的祠堂、精湛的“三雕”,充分展示了徽州文化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9.
湘西民居建筑雕刻艺术是中国民居建筑雕刻史上的一朵奇葩,它反映了湘西少数民族地区风土人情,民族文化、审美情趣等。本文从湘西民居建筑雕刻艺术中的木雕和砖雕入手,来探讨湘西民居建筑雕刻艺术特点,旨在有利于湘西民居建筑雕刻艺术的健康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徽州古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徽州民居在村落选址、民居建筑和装饰细部的处理上都体现着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美学思想,对其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从理论上揭示徽州居居所具有的环境美、建筑美、装饰美的特点,加深对徽州文化的理解,而且对现代环境艺术、造型艺术、装饰艺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南传统民居建筑的构造、布局、色彩和装饰,都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具有很浓郁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本文在分析西南传统民居建筑形武特点的同时.更深入挖掘这种形式下的文化意蕴及艺术价值,井进行概括与提炼,从整体上把握它的神韵,将其与现代商业空间设计理念相结合,探讨如何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商业空间设计。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馆藏和徽州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发掘馆藏资源和徽州文化资源,突出徽州特色和馆藏文物特点;对我国其他博物馆文创产品进行现状分析,以徽州三雕、徽州建筑等为切入点,进行元素提炼,将提炼的元素转化为设计符号,最后将设计符号与家具设计相结合,提出具体的可行性创新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黄山学院学报》2006,8(2):44-44
徽派建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其风格最为鲜明的大量遗存的传统民居村落,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徽州村落的选址大多严格遵循中国传统风水规则进行,山水环抱,  相似文献   

14.
基于前人在景观学中对于园林和徽州建筑研究的启发下,参照于九华山柯村老城区原建筑中的景观形态的运用进行案例的研究。将从原徽州文化理念融入到新城区改造,主要结合观光旅游特色来进行新城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布局。以相关专业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建构出一个新的体系框架,即是对于特定地理环境位置景观中的徽州文化建筑形态的应用,以及对于景观设计原则和对布局规划理念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如何将九华山新城区的风貌既延续老城区文化传统及地域特点,又能够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征这个问题,并设计出符合地域文化特色新九华山柯村。  相似文献   

15.
闽北古村落的地域分布和发展历程有自身的特色,以此为主线来探讨闽北传统民居的建筑与装饰特色是必要的。闽北,由于特殊的地理与历史环境,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建筑文化。"三雕"艺术充分体现了传统民居的知识与技能和深厚的地方文化。如何研究和保护历史文物建筑及其空间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徽州民居外墙壁画是用以装饰徽州民居门楣、屋檐、墙角等建筑外观节点的壁画总称.其装饰艺术追求整体与局部的和谐、构图与色彩的制宜;表现题材丰富多样、内涵深刻.徽州民居外墙壁画更是因为受到当地道法自然哲学思想的影响和儒家文化的洗礼,呈现出独特的生态美学价值和极高的文化艺术气质,值得当今对其进行保护和开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徽州传统民居单体和群体形态的调研,结合其建筑形态、文化内涵及其建造技术对徽州地区人居环境的地域性、文化性、历史性和民族性进行研究.从而对徽州民居的更新与整合发展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现在徽州古村落民居的外部环境规划往往缺乏科学、系统的指导思想,没有充分体现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特色与优点,更没有涉及徽州古村落外部环境以及周边绿化环境、水环境的营造理念和规划思想。因此,将徽州古村落外部环境规划艺术应用到新农村民居建设,必须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徽州古村落外部环境规划艺术中的优秀成果,去其糟粕、吸其精华,使之得到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挖掘晋南民居院落装饰雕刻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一方面旨在弘扬民族传统雕刻艺术,另一方面以引起人们对晋南民居院落装饰雕刻艺术的重视和保护.从雕刻艺术美学角度分析,晋南的民居院落装饰雕刻表现出拙古凝重、气势雄浑,图文并茂、传道颂义,巧营布局、疏密有致等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20.
山西传统民居建筑的雕刻艺术图案从审美到题材、从形式到风格深刻影响了山西民间建筑雕刻艺术图案特征的形成。神秘浪漫及清高远逸的双重审美取向,民间神话与历史故事的题材共存,谐趣、形象、写意的形式与风格等特征让山西传统民间建筑雕刻艺术显立于中国民间艺术之林。其艺术特色和美学意蕴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审美价值之中,为研究地域性"晋商文化"与发展本土艺术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