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有时候就是这么矛盾,一个地方待久了会倦,真要离开,又不舍了.苏州市档案馆新馆建成,搬迁开始,我将要对工作多年的七号楼说再见,可人还没离开,却已眷恋起来了. 一直感觉七这个字很神秘:一周有七天;音乐有七个音符;诗有七言、七绝、七律;玩物有七巧板;北斗有七星;彩虹有七色;传说有七仙女,连英国情报机构军情六处特工的代号都是007;在我国,亲人去世要做七,情人相会是七夕.七这个数字的确意味着神秘与幸运.不知是否巧合,苏州市档案局(馆)恰恰就坐落在市政府大院的七号楼里,从1997年一直到现在……七号楼在许多人眼里是个神秘的所在.  相似文献   

2.
《忽然七日》是美国作家劳伦·奥利弗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萨曼莎·金斯敦的七次生死循环.文章从《忽然七日》的超现实主义体现和出版价值着手,分析了这部小说出版的社会意义,将小说主人公萨曼莎·金斯敦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与我国的校园欺凌事例结合,呼吁社会关注青少年成长,呼吁大家正视生活、珍爱生命、活出真实.  相似文献   

3.
十九世纪英国著名艺术评论家约翰·罗斯金的《建筑的七盏明灯》一书对英美艺术界影响至深.笔者解读“七盏明灯”:献祭、真实、力量、美感、生命、记忆、遵从,即建筑的七原则,将之运用到现今的出版界,发现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七夕节当下正经历着从乞巧节到中国情人节的蜕变,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化重构。它融合本土资源与外来资源、传统资源与现代资源,并具有主动谋求的鲜明特征。这一文化重构具有重要意义:它有效帮助七夕节摆脱生存困境,促进了节日的重振复兴;中国节日体系中从此增加情人节的设置,丰富了社会成员的生活内容;由于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七夕节的重构,客观上促进全社会进行特定的文化反思的。当下七夕节的文化重构不是终点,而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未来七夕节应该是情人节、乞巧节乃至小人节等更多节日主题在同一时、空间共生共荣。突破单一情人节的遮蔽,实现多种节日主题共生共荣的重要路径是七夕节历史记忆的日常生活化和目前仍然活跃的地方七夕节俗活动一定程度的普遍化。  相似文献   

5.
张勃 《文化遗产》2014,(1):34-40
七夕节当下正经历着从乞巧节到中国情人节的蜕变,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化重构.它融合本土资源与外来资源、传统资源与现代资源,并具有主动谋求的鲜明特征.这一文化重构具有重要意义:它有效帮助七夕节摆脱生存困境,促进了节日的重振复兴;中国节日体系中从此增加情人节的设置,丰富了社会成员的生活内容;由于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七夕节的重构,客观上促进全社会进行特定的文化反思的.当下七夕节的文化重构不是终点,而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未来七夕节应该是情人节、乞巧节乃至小人节等更多节日主题在同一时、空间共生共荣.突破单一情人节的遮蔽,实现多种节日主题共生共荣的重要路径是七夕节历史记忆的日常生活化和目前仍然活跃的地方七夕节俗活动一定程度的普遍化.  相似文献   

6.
毕雪飞 《文化遗产》2015,(1):105-111,158
日本七夕传说除了以神话、故事、传说以及中世纪小说的形态传承于世以外,还以祭文的形态传承于高知县等地。七夕祭文通过民间信仰"いざなぎ(Izanagi)流1"得以活态传承至今,每逢七夕行事和病人祈祷时由"太夫(Tayuu)"诵读。从其讲述内容来看,是由日本羽衣故事加难题型故事再结合七夕传说而构成;从祭祀仪式来看,体现了与纺织信仰的结合。集祭祀、祈祷、占卜等仪式为一体的日本"いざなぎ流"民间信仰中的七夕祭文,以"太夫"诵读的方式保存和传承了七夕传说。  相似文献   

7.
宋人笺注《新唐书》的著述一共有十部,现有七部已经亡佚,后世对它们罕有提及。通过考证,可基本厘清七部佚著的作者、成书情况、内容等问题。此七部佚著的价值,首先在于能修正前人的固有看法;其次则是能补相关书籍记载的缺漏。  相似文献   

8.
全国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第七个五年计划和赵紫阳总理《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展示了“七·五”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宏伟蓝图,阐明了“七·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指导方针,并对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全面改革作了明确的部暑。这是我国各族人民今后五年内的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我们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也必须根据这次会议精神,把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的宣传报道作为中心任务,进一步改进经济报道,动员全省人民为夺取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新胜利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认为,所谓“七主”,就是申主、惠主、侵主、荒主、劳主、振主、亡主;“七臣”为法臣、饰臣、侵臣、谄臣、愚臣、奸臣、乱臣.此说附和者不少.但在马王堆帛书《伊尹·九主》可资对比的情况下,从君臣关系以及君臣不同表现上来看,我们认为,“七主”应该是申主一、惠主一、侵主一、芒主二、劳主一、振主一;“七臣”为法臣一、饰臣一、侵臣一、乱臣二、愚臣一、奸臣一.《管子》原文没什么错误,不必改读.  相似文献   

10.
2004 年 11 月 15 日至 27 日,保山市档案局组织 所辖五县 区档案局 馆领导,对全市开 展的七项 档案 工作进行 检查。这 次检查的 七个项目 分别 是:、 1机 关计算机 管理档案 ;、 乡镇中心 卫生 院建 档;、 2 3中 学、中心 小学建档 ;、档案馆  相似文献   

11.
运维管理包含的内容运维是IT管理的核心和重点部分,也是内容最多、最为繁杂的部分,主要用于IT部门内部日常运营管理,涉及的对象分成两大部分,及IT业务系统和运维人员。其管理内容又可细分为七个子系统:第一、设备管理;第二、数据/存储/容灾管理;第三、业务管理;第四、目录/内容管理;第五、资源资产管理;第六、信息安全管理;第七、日常工作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一个新闻策划持续了七年,并且还在继续;一则故事讲述了七年,却还未近尾声,一段情缘也并没有因为远隔千里、时隔七年而变得淡漠。这就是"张闻明"的故事及其引发的新闻策划报道,如今,它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坐标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恒星"。  相似文献   

13.
应仲丰 《出版参考》2007,(11S):26-26
《哈里·波特七》,最后的版本,从3月开始,就看到了市场上那种硝烟弥漫的感觉。AMAZON很早就在网络上以半价提前预售《哈七》了,基于《哈七》网络销售的压力,英国的独立书店联盟,联合声明拒绝在传统书店销售《哈七》。这本牵动全世界哈里·波特迷的图书,在中国,也引起各路图书进口商、网络书店的特别关注。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中国国际图书总公司、北京市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早在3月,就开始针对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品牌带动,创新发展;七载跨越,鼎立海西. 她,是福建省经济界、企业界开春的第一大盛典:她,历经七年锻造,以其权威性、公正性、科学性成为福建经济界、企业界最具影响力的评选活动之一;她,以恢宏的气势全景展示了在海西经济舞台上杰出人物的年度成就,奏响了海西创业和经济腾飞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15.
《庄子》内七篇是庄子亲笔所写,其中的动物、植物、无生物,都会说话、具情感、有思想;圣人、君主、历史名人,都被奚落调侃、无情挖苦。分开看,是小故芋、大道理的文学段子;合起来,是角色丰富、高潮迭起飾哲学戏剧。由于庄子的独特写法,内七篇的文字、意义都极其难懂。  相似文献   

16.
<正>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目录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无论是官修目录还是私撰目录在系统目录的建设上都卓有成效。官修目录以苟勗《晋中经簿》,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为代表,奠定了四分法目录的基础,私修目录以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为代表,补充官修书目,其成就甚至压倒了官修书目。《七录》是魏晋南北朝书目成就的集大成,把系统目录建设推到了这  相似文献   

17.
正I S B N:9787508643656定价:45.00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1-01作者简介厉以宁,著名经济学家,现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七、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七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八、九届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及经济委  相似文献   

18.
"祭七"丧俗是佛教、道教和社会民俗共同作用的结果,最早的文献记载始自魏晋,在古今的地方志、风俗志以及明清小说作品中多有反映。古代的"祭七"多属于葬前的法事活动,宗教色彩明显;现代的"祭七"多属于葬后的祭礼,更突出对死者的悼念祭奠。如今"祭七"作为重要的民间丧俗,流传广泛且表现各异。  相似文献   

19.
“七商”与图书馆员素养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七商”(德商、职商、智商、情商、逆商、心商、健商)的概念并分析其与馆员素养提升的关系,指出现代图书馆对馆员素质的基本要求,探究通过提升“七商”来提升馆员素养的途径,以期为图书馆员提高自身素养以及图书馆在弘扬图书馆精神、促进馆员恪守职业道德、提高文化业务素养、保持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军事记者》2006,(9):51-51
一、立意,不要步人后尘;二、主题,不要模棱两可;三、题材,不要大而无当;四、体裁,不要叙议不分;五、结构,不要松散混乱;六、层次,不要架床叠屋;七、开头,不要七弯八绕;八、结尾,不要空喊口号;九、记叙,不要罗列现象;十、议论,不要生硬落套;十一、说明,不要颠三倒四;十二、抒情,不要无病呻吟;十三、语言,不要堆砌词藻;十四、逻辑,不要概念不清。写好文章的十四个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