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分层次解释法 就是把概念的含义分解为几个层次,层层分析。如初三国家性质中“人民民主专政”的定义包含三层意思:1.人民民主专政是一种国家政权;2.这种国家政权的阶级特征是实行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3.这种国家政权的两个基本职能: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  相似文献   

2.
初论葡萄牙法西斯政权建立及其特点李华葡萄牙是继意大利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建立这种政权的国家。葡萄牙是怎样变成一个法西斯国家的?其法西斯政权建立有什么特点?本文拟就这两个国内学术界鲜有论及的问题,陈述几点管见,以求教于史学界前辈与同...  相似文献   

3.
习惯、习惯法、民间法和国家法是研究中国法治本土化的不可回避的话题,在学术界对这几个概念也反复使用,文章对如何使用这几个概念才最为恰当,并且避免对几个概念的误用的探讨,可以帮助研究者更清晰地研究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实行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国家。然而,日本型的市场经济与欧美型的市场经济不尽相同。那么,对于市场经济模式应作如何分析呢?美国学者查·约翰逊提出了两个新的概念:一是“发展导向型国家”的概念,另一个是“调节型国家”的概念。日本是前者的典型,后来的亚州“四小龙”也属于前者,而美国则属于后者的典型。前者,国家政权旨在发展经  相似文献   

5.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是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现象。本文仅就以下几个问题,谈一些探讨性的看法,请同志们指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究竟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看起来好象是个早已解决的问题,但在实际上,往往有着不同理解。至今常用的提法就有两个:(一)它是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二)直接引用列宁的一句原话,即“国家同拥有莫大势力的资本家同盟日益密切地溶合在一起”。由于国家政权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上述提法就自然会产生这样一个问  相似文献   

6.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一词和黑格尔以及马克思所说的"市民社会"含义完全不同,应该翻译为"公民社会".它介于私人生活领域(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社会)之间.他所提出的国家是一种广义的国家即政治社会和公民社会的结合体.这种广义的国家概念把文化公共领域作为国家行政控制的一个领域.按照这种国家观,文化领域仅仅具有意识形态的意义,而与理性共识无关.他对于国家和公民社会的这种理解适用于夺取政权和维护政权,而不适用于民主地管理国家.  相似文献   

7.
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一)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任何概念都必须通过词语来表达,但不是所有的词语都表达概念。实词都是表达概念的,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一个词语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用于表达几个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政权稳定是政权系统在运行中呈现出的秩序性和持续性,它具有动态性、相关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政权稳定主要表现为国家主权安全、民众对政权系统高度认同、社会政治心理稳定以及国家权力结构合理有序。权威和秩序是政权稳定的两大要素。对"政权稳定"概念进行界定,是政权稳定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9.
每个国家都会以不同的方式提供教育并将之视为共同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就决定了各国民族教育和国家政权之间互动关系的存在是必然的。本文根据研究需要,在明晰界说“民族权利”与“国家利益”的基础上,以这两个概念为基本主线,分析了中美少数民族教育与国家政权的互动关系,并从互动过程、互动结果和互动前景等三个方面对这种互动关系进行了学理上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一、说教材 1.本框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是高三第一课第二节的第一框题.第一课,我国的国家制度,包含国体(即国家性质)和政体(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第二节从政体方面阐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本节共设四个框题,本框题<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讲马克思主义关于政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这是理解我国政体知识的基础,因此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古往今来,廉政问题一直是关系一个政权、一个国家兴衰存亡的重大问题。从“忧乐”观、“忍穷”理念、“三不欺”准则,以及“担当”精神等几个方面探讨范仲淹清廉思想的历史意蕴,将对当今反腐倡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内容。本框涉及的概念比较多 ,概念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重点、难点 ,要注意理清以下九个方面的关系 :一、政体与国体的关系国体与政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含义不同。国体即国家的阶级性  相似文献   

13.
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世袭制的、政权和族权牢固结合的、崇尚礼制的、相对统一的中央王权的形成,是夏王朝即我国古代国家政权出现的五个基本特征和主要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说,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国家政权,也是我国正式进入文明时代的开端。  相似文献   

14.
“主权”概念是政治常识韵一个重要概念。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的本质决定了国家权力具有特殊的强制性、主权性和普遍的约束性等特点。其中主权性就是指国家权力不依附于国内外任何其他权力,具有至高无上性和独立性。它表现在国家具有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但“主权”一词在具体应用时,有不同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什么叫政治?权威字典的解释是:阶级对阶级的斗争。它表现着阶级间、民族间、国家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形式是各个阶级、政党、集团等参与国家生活的活动。这些活动的中心问题是政权问题,实质是夺取政权和维护政权的斗争。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相似文献   

16.
什么叫政治?权威字典的解释是:阶级对阶级的斗争。它表现着阶级间、民族间、国家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形式是各个阶级、政党、集团等参与国家生活的活动。这些活动的中心问题是政权问题,实质是夺取政权和维护政权的斗争。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相似文献   

17.
面积大小不是宝义一个国家的标准。国家只需要是个独立的国家,有明确的领土边界,有自己的政府。这对梵蒂冈来说可是个大好事!它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1870年,在一次政权转移中,意大利王同将罗马定为意大利的国家首都,从教皇政府中夺过政权.将所谓的罗马“教皇国”列入自己的版图。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的教和学过程中,准确地把握历史概念非常重要,有时一字之差,意思就大不相同。比如“剧变”的意思是“剧烈的变化”。如,形势发生剧变。“巨变”的意思是“巨大的变化”。如,这几年家乡的面貌发生了巨变。“东欧剧变”作为一个历史概念是指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各国的政局发生急剧的变化,政权相继更迭,国家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已不再是社会主义国家。而“东欧巨变”则是指东欧国家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各国政局变化没有多大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一马克思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是产生在垄断前的资本主义时代,并且是建立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基础之上的。当时,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在所有资本主义国家,至少在几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同时才能取得胜利。他们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不可能立即建立社会主义社会,需要一个革命转变时期或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相似文献   

20.
乡村政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令得以贯彻到乡村的执行机构,研究乡村政权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社会。有关民国时期维吾尔族聚居区的乡村政权,史学界还缺乏系统的研究,笔者依据有关资料,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乡村政权的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