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源的宣传讲解与服务,主要从两大方面谈及:(1)从高校图书馆本身的内部设置,及多种途径进行图书资源的宣传讲解与服务;(2)借助高校图书馆与其它图书馆界相关的人士之力,促进高校图书资源的宣传讲解与服务于高校读者。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的被引入到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中,并且网络的普及,电子图书馆以其便捷性、高储存性迅速的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提升了高校图书馆的运营效率,推动了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变革。将信息技术合理的运用于图书管理工作中,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是图书馆管理工作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本文着重讲述了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希望对于图书馆管理的变革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实现区域内多所高校图书资源的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本文以保定市为例,通过研究保定市高等学校图书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和共享现状,构想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一体化发展的特点,并提出了实现保定市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一体化的技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高校对图书馆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国家对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也很重视,国家在高校办学条件评估中,把图书馆的建设作为一项评估内容,这些年来,高校图书建设确实出现了繁荣景象,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进程大大加快。尽管如此,就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当前高校的规模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高校图书馆发展还相对比较滞后,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图书馆开发信息资源、服务教育教学等功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为大学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提供了重要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与推广,高校图书馆管理走向了智能化、交互式、集约型的管理道路.较之传统的管理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如何借助MBA营销管理的模式,进一步推动图书馆管理工作,使之发挥更大的保障作用,是值得每一位高校图书管管理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从论述科技和人文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作用入手,引入了高校图书馆管理之营销管理模式,以期探讨新形势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协同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保定市高校图书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条件和必然趋势入手,分析了保定高校图书资源共建共享的内容,并对其共建共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论述高校图书馆“图书漂流”活动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图书漂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好“图书漂流”活动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主要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其资源共享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现代高校图书馆,是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或虚拟文献)为一体的文献信息中心,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高校图书馆,无论从馆藏资源还是服务方式上,都发生了质的转变。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数量增多,图书馆的纸质文献利用率逐年下降,图书馆开始逐步削减现刊的订购和纸质图书的采购,将更多的经费用于购买数据库。构建信息资源分享平台,是真正发挥信息传递服务功能的需求。本文就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现状做一个概述。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飞快发展的形势下,图书馆数字化已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向。现今电子图书的大量涌现,使纸质图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纸质图书在未来图书馆的地位如何?会不会被电子图书所取代?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的优缺点的比较、分析,阐述了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应均衡发展,不能偏颇;两者应该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共同发展。认为未来图书馆是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并存、互补共同演进、发展的“复合型”格局。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图书馆服务于读者角度,从多方面谈及高校图书馆如何更贴切服务于读者:如何多关注读者,多调查研究,优化图书资源设置;如何在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及时总结问题,妥善解决问题,实现图书馆与读者的和谐共处;如何多与读者交流,多听取读者意见,贴切服务于读者;最后谈及了作为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从哪些方面做,才能更贴切的服务于读者。  相似文献   

11.
试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 ,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已成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 ,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教育环节中 ,如何发挥其教育职能 ,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源和高层次的信息服务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 ,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是摆在高校图书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1   图书馆文化的内涵图书馆文化置身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中 ,是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图书馆文化是指图书馆在其存在和发展过程中 ,由广大…  相似文献   

12.
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拔地而起即将竣工的新图书馆是我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办学质量的又一重大举措。该馆的建成,不仅提升了我院的办学条件,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吸纳与交流平台。新图书馆占地7800m2,成扁U型,坐东朝西,共分为4层,其中包括大型学术报告厅一个。 新馆采用了“统一载荷、统一柱网、统一层高和大开间”的图书馆设计规范思想和现代化的综合布线系统。馆内设普通图书阅览室、现期期刊阅览室、过期期刊阅览室、档案本图书阅览室、教学参考书阅览室等共7个阅读场所,单体阅览室最大空间为700m2,且每一阅览室均设有读者检索计算机信息接点,从而为实现现代图书馆“藏、借、阅、查、管”五位一体的管理与服务模式奠定了设施基础。新馆同时还设有100余坐席的电子阅览室一个,大型视听室一个。为实现馆藏文献的数字化,新馆还专门设置数字文献制作室等。新图书馆设计藏书量为70万册,阅览座席预计达800余个。图书馆一楼大厅设有总服务台,统一管理全馆图书借阅、馆藏互借及读者查询、导读等事宜。 在管理方面,新馆运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美国UNICORN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该系统联通天津市18所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并开通了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工作。新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大幅度提高了业务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水平和文献工作的标准化水平,并为扩大我院读者文献资源的利用范围提供了极有力的技术手段。目前,该系统的先进性程度居于全国体育院校图书馆的首位。 在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图书馆已引进“超星”和“中国数字图书馆”两个电子全文图书检索系统,电子图书人藏总量达61万余册。图书馆同时还拥有14种中、外文文献检索系统,总共近80余个数据库。以上数字信息资源,图书馆网站向读者24小时开放,为全院1000余台联网的计算机提供服务。数字信息资源建设规模在全国体育院校图书馆中也居于前列。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图书馆网络的自我定位应该是为全校师生的服务平台,是与用户之间展开交流对话的窗口,然而目前的情况是高校图书馆网站普遍存在着交流困难,话语错位的问题,使得图书馆与用户之间难以顺畅交流,从而影响了图书馆资源合理的利用率。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强交流与对话,及赋予对话的性格。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借阅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情况下,青番茄、深圳和雨枫等社会图书馆却发展迅速。这些图书馆的成功,给高校图书馆业务的发展提示了几个途径:为教师借还书提供上门服务、尽量研究和满足学生的需求、建立师生广泛参与的图书采访委员会、将图书馆开到院系、教室、学生宿舍等一切可能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图书采购质量分析是图书馆采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采购图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科研水平。通过数学模型对图书采访满足图书馆用户需求和适合学校专业设置的需要程度作出判断和分析,为高校图书馆制定合理的图书采购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目录是馆藏图书的缩影,是检索图书的工具。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完善目录体系。1 我院图书馆目录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人员不落实。公务目录无人专管,直接影响采购、分编、参考咨询和图书流通等环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涵、特征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两者间的关系,并从完善知识服务管理机制、建立丰富的资源库、打造优秀图书馆文化、培养动态知识服务团队这四个角度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信息交流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舆情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高校师生是高校网络舆情的重要媒介,他们是高校网络舆情的参与者也是传播者。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师生交流思想、获取知识的地方,同时也是高校管理和引导舆情重要的“阵地”。  相似文献   

19.
为了能够更好评价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竞争力情况,本文以我国48所“211工程”高校图书馆作为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找出影响高校图书馆的竞争力三个公因子---资源投入、研究成果和资源利用,从而得出各高校图书馆综合得分。评价结果表明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说明多元统计方法是评价高校图书馆竞争力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0.
如何使读者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是现代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图书管理系统中进行合理性的改良,以图书检索现状就图书检索现状做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旨在试推行图书智能模糊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