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问题由来奥运会和电视的结合是通过电视转播权来实现的。一方面,电视台通过购买奥运转播权进行实时的赛事转播,满足全球几十亿观众的收视需求,另一方面电视台需要销售相关的奥运广告收回投入并获得最大收益。资料显示,从1996年到2004年的三届奥运会,电视转播权费用从12.51亿美元上升到22.30亿美元,上升了近80%,可见上升速度之快。  相似文献   

2.
市场化免费电视不能对所有观众一视同仁。其原因在于广告经营对节目安排的影响。收视率成了广告时段的标价签。其标价的依据是节目的收视人数、收视密度、观众购买力和观众广告弹性等四个因素。因此,不同的观众群体也就因为其人数、密度、购买力和观众广告弹性在电视面前有了高低强弱之分。在我国当前条件下,扶助弱势观众应该综合运用公共电视、国营电视、付费电视、税收、补贴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广播影视     
《传媒》2012,(9):7
正央视奥运收视升7倍伦敦奥运会期间,央视动用了一套、五套、七套和新闻频道全面播出奥运赛事以及与奥运相关的新闻访谈节目,产生了整体收视效应。收视率调查显示,7月28日、29日、30日这3天,央视13个频道整体收视率出现猛增势头,其中黄金档比平时上升了57%,白天收视率比平时上升了68%。上升最快的是央视五套即奥运  相似文献   

4.
《传媒》2012,(9):7-7
央视奥运收视升7倍伦敦奥运会期间,央视动用了一套、五套、七套和新闻频道全面播出奥运赛事以及与奥运相关的新闻访谈节目,产生了整体收视效应。收视率调查显示,7月28日、29日、30日这3天,央视13个频道整体收视率出现猛增势头,其中黄金档比平时上升了57%,白天收视率比平时上升了68%。上升最快的是央视五套即奥运频道,黄金时段上升了689%,各个地方频道的综艺节目均受奥运冲击。  相似文献   

5.
刘薇薇 《视听界》2007,(6):96-97
有调查表明,奥运会尽管只举行2个星期左右,但其收视影响却是向前推6个月,往后衍生2个月的。2008奥运在中国本土举办,规避掉了以往奥运会存在的时间差,势必对地方电视媒体黄金时段的节目产生冲击。没有奥运转播资源的地方电视媒体,该如何面对即将来袭的“奥运收视风暴”?  相似文献   

6.
李醒岚 《今传媒》2011,(10):78-79
按"季"播出是美国商业电视在充分掌握观众收视规律、消费规律基础上,成功运用心理学提高收视率的策略之一。但由于市场、政策和文化环境的不同,"季"播理念在我国电视市场的本土化显现出与观众的约会意识不强、节目创新能力弱、节目编排缺乏连贯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7.
广东惠州市现在可以收看到30多套电视节目。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电视媒体如"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华娱频道已经批准进入广东以来,进入家庭的电视节目会扩充至近百套。我们要在夹缝中求生存,就必须立足本地,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节目质量,达到精办节目、赢得收视的双赢效果。一、正确分析影响收视率的因素我台一直非常重视收视调查工作,通过对收视率数据的定期分析,我们可以获知电视市场的现状及变化走向。目前人们对收视率的看法有两种错误的倾向。一种是不讲收视率,一味强调节目的贵族品位。另一种是将收视率极端化,视观众为上帝…  相似文献   

8.
《新闻记者》2008,(9):68-68
央视公布了奥运会期间的收视情况。根据央视索福瑞的收视调查.这次央视因为转播奥运会成了大赢家。奥运会期间.央视收视份额高达52.19%,占据全国荧屏半壁江山。从8月8日奥运会开幕到24日闭幕,收看央视奥运转播及相关报道的观众人数累计达11.2亿。收视率最高的奥运会开幕式有8亿多观众,也打破了此前春晓保持的3亿人的收视记录。而央视不仅赚足眼球,也赚足了钞票。有业内人士预计,央视奥运期间的广告收入高达20亿元。  相似文献   

9.
研究收视率,研究电视观众已是目前电视台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在收视对象的研究上,我们更多的是研究收视对象的成分构成,即节目做给谁看的。即便是权威机构提供的收视率调查数据分析,也是从收视群的组成成分入手,而对于收视对象的收视心理需求,即节目为何会受欢迎或为何不受青睐则研究的很少。但是在现实中观众的心理需求和收视率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对观众的收视心理需求进行研究,对提高节目的质量,提高收视率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陈婧薇  申林 《传媒》2016,(3):48-50
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发展至今,已成为电视媒体的主要收视保障.据2015年CSM50城1-11月数据显示,2015年综艺节目的收视比重已上升至13.1%,全国各类电视台综艺节目总量超过200档,各类优秀综艺节目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收视高潮,如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第四季的平均收视率高达4.850、《奔跑吧兄弟》第三季平均收视率4.208、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第三季平均收视率2.262、东方卫视《极限挑战》平均收视率2.118;爱奇艺的《奇葩说》平均播放量2789.3万次,这些节目都成为2015年的现象级节目.  相似文献   

11.
伴随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竞争的加剧,全球电视市场观众容量逐年下降已然是不争事实.权威机构收视率数据调查表明:美国电视市场近10年观众收视容量下降18%;中国电视市场,观众收视容量也在以每年2%~3%的幅度下滑.  相似文献   

12.
从本世纪初,以央视为代表的各地电视主流媒体相继开始了编播、制作、发射等技术系统的数字化改造.近年来,随着机顶盒的日益普及,人们对电视播出内容和播出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电视媒体的数字化播出系统及观众的收视习惯,天津电视台也从节目制作、播出、包装等多个方面入手做出调整.本文试从电视台节目编排策略方面入手,探讨数字化播出条件下,如何提升节目的收视率和整体收视效果.  相似文献   

13.
据报道,奥运会期间,央视奥运体育报道平均收视率52.19%,创历史新高的收视份额;14个频道、3000多小时大节目量,并实现无延时安全直播以及央视制作的700小时公用信号制作获得国际认可。2008年奥运会的报道是对中国乃至世界体育报道的一次考验,在这次考验中我国各个媒体的表现喜忧参半,在电视媒体的现场感、深度等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值得业内人士思考。  相似文献   

14.
2008北京奥运会是体育的竞技,同时也是各类媒体之间的一场新闻“比赛”。收视率调查机构CSM媒介通过跟踪奥运收视率发现,奥运会开幕式的四个多小时内,全国共有8.42亿观众通过电视实时收看奥运会开幕式直播,创下国内有收视调查以来电视收视率最高纪录。互联网媒体在此次奥运转播中发挥的作用也更加明显,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作为独立转播机构与传统媒体一起列入奥运会的转播体系在奥运历史上尚属首次。无法取得奥运现场采访权的地市报怎么办?独辟蹊径,着眼于本土产生的奥运奖牌获得者,让报道凸显乡情,是地市报的杀手锏,浓墨重彩报道本土奥运健儿夺金壮举。奥运赛场上,有郭晶晶、庞伟、任洁、史冬鹏等7名河北保定健儿的出征,江苏南通籍的陈若琳、仲满。黄旭等10名健儿取得了?四金一银一铜”6枚奖牌的骄人战绩.福建龙岩籍3位健儿张湘祥、林丹、何雯娜获得金牌。请看当地媒体是如何报道的。  相似文献   

15.
饶军 《新闻界》2007,(6):120-121
2008奥运电视转播,为我国电视传媒业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遇,但我国电视媒体也面临着国人关注下的世界视域、高素质人才匮乏、节目内容单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记者》2012,(10):45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新媒体中心在2012年第9期《新闻与写作》刊发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媒体报道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奥运报道呈现出"六大特点":一是媒体角色分工明确,奥运信息随时可见、无处不在。二是报道形式和内容呈现多样化及倾向性特点。三是自媒体成奥运报道最大亮点。四是创新技术应用助力奥运报道。五是视频报道更受互联网推崇。六是移动媒体成为获取奥运信息最便捷渠道之一。在对中国媒体奥运报道进行的分析与研究中,《报告》发现:第一,电视媒体占据奥运报道绝对优势地位。这表现在:高覆盖保证高收视;3D技术成电视转播最大亮点;专题节目为电视媒体  相似文献   

17.
电视相亲节目的创新与发展——受众分析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自今年1月,湖南卫视推出婚恋交友真实秀节目<我们约会吧>,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开播收视率节节攀升,近10家卫视随即播出相亲或交友类节目,"相亲热"一时再度席卷中国电视荧屏.① 面对火爆的电视相亲节目,社会各界褒贬不一.一方面,有人认为当下电视相亲节目实现了"相亲与娱乐"的融合,满足了观众的收视需求;另一方面,有人严厉批判节目所传播的畸形"婚恋观",担心年轻人的审美观、价值观由此受到负面影响,并忧虑社会主流价值观遭受挑战.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业界围绕电视收视率问题有很多争论,一个观点是将当前某些电视节目的庸俗低俗之风归咎于收视率,甚至有人称“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这种观点未免过于偏激,对于收视率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性的态度去解析。收视率不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它是节目、观众和时段选择的组合结果。选择意味着差异化,不同的人的选择倾向不同,老年人看这类节目看得多,年轻人看另外一类节目看得多,而同质的节目在不同时段的收视情况也有明显差异。因此,在一个节目收视率的背后有三个很重要的属性:自身属性,观众属性和时段属性。不同的属性会影响观众的选择,影响节目被…  相似文献   

19.
丁磊 《声屏世界》2017,(6):49-51
当下的电视娱乐应属亲民娱乐阶段,电视综艺节目都把百姓作为主要传播对象.消费型节目《我的新衣》连续播出三季,收视率和收视份额良好,深受女性观众喜爱.但纵观这三季节目,发现其呈现逆生长态势.即通过服饰、购买终端和价格的变化,该节目不再面向普通受众,转而成为小众消费的电视节目.本文通过对节目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探究其逆生长的原因及其导致的结果,并思考亲民娱乐语境下消费型节目的生存方向.  相似文献   

20.
电视调解,作为我国社会管理创新与媒体发展变革有机结合的产物,牢牢植根于我国民生新闻的热土,并以上海娱乐频道《新老娘舅》为发端,以江西卫视《金牌调解》的成功为爆发点,逐渐掀起了我国电视调解节目发展的热潮。深圳都市频道《第一调解》、北京科教频道《第三调解室》、辽宁卫视《复合天使》、湖北卫视《调解面对面》等大批电视调解节目纷纷涌现。其中,深圳都市频道《第一调解》虽然并非电视调解节目的首倡者,但其以敢闯敢试的勇气,通过理念、模式、管理等全方位的创新创优,迅速赢得了深圳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就实现了平均收视率近3、收视份额超过10%、同时段本土收视排名第一的喜人成绩,不仅为深圳都市频道打造出了新的品牌节目,而且开创了我国电视调解节目创新的“深圳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