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1983年春季开学不久,我们班玄田田同学的外公从台湾归来,带给她一款新颖别致的小坤表,一时间,这事甚至成为全校的新闻——要知道,在80年代初期的中国,一块今天看来极为普通的手表,却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小玄把亮晶晶的小表戴在手腕匕,走在校园里也格外神气。可谁知道,不过—个星期,手表不翼而飞。  相似文献   

2.
Dad:Whobrokethewindow?Bob:ItwasTom.Dad:Howdidhebreakit,doyouknow?Bob:Yes,Dad,Ithrewastoneathim,buthebentdownandletthestonepass.爸爸:谁把窗子打破了?鲍勃:汤姆。爸爸:你知道他是怎么打破的吗?鲍勃:知道,爸爸。我向他扔石子,但他一弯腰让石子飞了过去。谁打破了窗子?@江河  相似文献   

3.
所谓作文     
有谁读过《汤姆·索亚历险记》?知道汤姆最烦的事是什么?用石灰水刷墙。在他看来, 那是世界上最最最最无聊的消遣。可那是姨妈布置他的作业。  相似文献   

4.
信鸽往来     
问:2002年高招英语试卷单项填空第24小题是这样的:Themotherdidntknowtoblameforthebrokenglassasithappenedwhileshewasout.A.whoB.whenC.howD.what此题的答案是A.who。为什么要选A呢?有没有选D.what的可能呢?(江苏无锡陶悦)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这个句子的语境,母亲从外面(譬如从办公室或从市场)回来,发现玻璃被打破了(Themothercamebackhometofindtheglassbroken.),这时她脑子里想的一定是谁把玻璃打破了(Whobroketheglass?)。因为玻璃被打破时,母亲并不在场,她自然不知道该责怪谁(Theglasswasbrokenw…  相似文献   

5.
1.板书设计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理清文章的脉络《再见了,亲人》一文字里行间涌动着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学生学习时应知道“亲人”是谁说的,志愿军称哪些人是“亲人”。于是,我课前预先把“亲人”两个字用美术字体写于黑板上,在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再把“大娘”、“小金花”、“大嫂”写在“亲”上,这样一目了然,很清楚文中所说的“亲人”是谁。  相似文献   

6.
一生的烛照     
夏春花 《师道》2007,(7):109-110
我的童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那时候最快乐、最想做的事莫过于生病,因为只有生病的时候,他,才会带一些我渴望已久的糖果过来看我,然后背着我,或者把我放在他肩头上去医院。除此以外,他只会在春节、中秋这样的节日里出现。我不知道他是谁,也没想过要知道他是谁。  相似文献   

7.
我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盗火的普罗米修斯把火种传到了我的手中,我站在高高的山顶上.俯视着纷纭的人世。哦,神!我该把这火,这光明送给谁呢?这时,我仿佛看见了一双双稚气的充满渴求的眼睛.那眼睛.不正宛如天边那闪烁的启明星吗?我知道了.我知道普罗米修斯的火种该传递到谁的手中了.  相似文献   

8.
吹牛,你也行     
我能一脚跨越时空!我能一口吞下火星!……谁这么厉害呢?去看看吧!原来,是吹牛大王比赛,我们班正在进行!刘思成同学一开口,就把大伙给愣住了:巴蒂斯塔是我的表哥……呵,谁不知道巴蒂斯塔是美国著名职业摔跤手呢!看来,这家伙是个不折不扣的摔跤迷,这不,就连吹牛也不忘和摔跤手们攀亲。他大概不知道,我也  相似文献   

9.
有一天晚上临睡前,儿子跟我聊天。他说:“妈妈,您知道美国中学生最崇拜的人是谁吗?”因为刚陪他看完NBA,我想可能是哪个球星吧。“是不是当年的篮球明星?”“不是乔丹。他排名第三。您知道第一名和第二名是谁吗?”“你就别卖关子了,到底是谁?我认识吗?”儿子“噗哧”笑了,说:“就是你们这种人。第一名是母亲,第二名是父亲。”  相似文献   

10.
胡作玄 《教育文汇》2005,(11):46-47
这里说的数学大师是法国数学家塞尔。塞尔,谁是塞尔?一般人并不知道他,因为数学多少让人望而生畏,许多数学家也不知道他,因为他把20世纪下半叶的数学提到难以企及的高度。他在数学多方面的贡献都是划时代的。这里只能列举其中的学科:代数拓扑学、代数几何学、数论、多复变、同调代数学、群论等等。如果在某一方面有他那样的贡献,已经很了不起了,堪称大师了。可是,要想说服一般人,还要拿出过硬的证据来。那好,什么最有说服力?看来还是国际知名的大奖。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考试成绩应当排名,并让学生本人知道。至于家长是否知道,应当依据学生的意见作出决定.其他同学则没有必要知道。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的1.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传承鲁迅精神。2.了解“小传”的文体特征,学写“小传”。教学重点1.了解文中记录的鲁迅先生的主要经历。2.解读鲁迅精神。3.了解“小传”文体的基本特点。4.体会本文简明平实而又不乏含蓄幽默的语言特色。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重读适讲,学练结合。2.设疑激趣,自读求解,讨论总结。教具准备制有鲁迅1898~1930年主要活动的图表(为缺省表,有若干空白格)的小黑板。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同学们肯定知道我国现代史上最杰出的文坛巨匠是谁吧?对,是鲁迅先生。看来…  相似文献   

13.
谁都知道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谁都不知道它将把我们的生活改变成什么样子。一些相信自己已窥见未来的人开始摸索,他们从云端技术出发,利用无线网络、大数据、机器学习能力、物维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和开放获取方式,将他们眼中的未来拉进“现在”的边界。  相似文献   

14.
李树荫 《成长》2007,(3):41-43
我们每个人,既是逻辑之人,又是感情之人。谁不知道情感因素值得重视呢?但实际上,我们未必真正重视、未必注意人际情感是怎么变化的,甚至可能忽视自己最亲密的人,因而把情感的重点变成了盲点。  相似文献   

15.
任谁看来,这都是一个奇迹。 一所普普通通的农村中学,硬件不算好,师资不算强,生源更是一般,甚至一度濒临被撤并之境。但仅仅两年之后,这所农村学校却异军突起,一鸣惊人,成绩从全市排名中等一变为拔得头筹,把很多城市重点学校远远抛在了后面,让无数人目瞪口呆。  相似文献   

16.
脑筋急转弯     
1.什么鸡不会有翅膀?2.什么东西人们都不喜欢吃?3.人们常说的三个字是什么?4.做了什么事,知错却不能改?1.田鸡;2.当然是“亏”了,谁都不愿意!3.不知道;4.答错题,刚把卷子交上后。脑筋急转弯@萧潇  相似文献   

17.
詹云天 《小读者》2012,(1):40-40
谁都知道.到饭店去吃饭.服务员总会把做好的饭菜端到你的面前。但在西安羊肉泡馍馆的饭桌上.我却碰到了一件新鲜事。  相似文献   

18.
自重     
宋玉 《教师博览》2006,(9):32-33
教师节前几天,我无意中听到了两个学生的对话。一个说:“你准备送给老师什么礼物?”另一个说:“我不知道,我妈妈说这次要送件贵点儿的,现在我四年级了.争取这学期评上三好生。”“啊?”另一个孩子的话音中流露出了惊讶.“这和送教师节礼物有什么关系呀?”“哎呀你真笨!我妈说了,谁不喜炊好东西啊,现在的老师都这样.谁送的礼物重就对谁好。”那个学生很肯定地回答。“哦,是吗?可是我只用电脑画图做了一张贺卡,看来她是不会喜欢喽?”“那当然,没戏!”……听着这些对话,我的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回到家我想了很多很多.同时暗自做出了一个决定。  相似文献   

19.
小动物们搬进新楼房了。请你说说图上有哪些小动物,它们谁住在楼上,谁住在楼下。.贴心提示:教宝宝知道简单的空间概念—上、下。小猫咪咪和伙伴们在房间里玩耍,说说房间里有几只小猫,按照你数的数最把下面的圆圈涂成红色,再说说它们分别呆在了什么地方。000 000,小动物们  相似文献   

20.
要长到多少岁才叫少男?当然在我看来,现在他们都是些青涩的小朋友。不过在我15岁左右的时候,少男就是我们学校里的男生,下课铃声一响就冲出去到操场上发泄无穷的精力,上课铃声一响就冲回来让课室充满汗味。各地的学校男生都应该没有什么区别吧?可是广州的夏天,你知道……当时的课室没有空调,连电扇都没有。当然这并没有影响我们明辨是非,谁的功课最好,谁学得最不费劲,谁的体育最好,谁的肤色最黑,谁的五官最清秀……说到这里老师们千万别紧张,都十几岁的人了,又不是傻子,都知道以后是要和这些看来跟自己很不一样的“动物”打交道的,当然充满好奇,互相仔细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