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渲染时间过长,严重影响制作者制作积极性的问题,分析影响渲染时间的因素,提出优化渲染时间的方法。结果表明:在三维短片制作的整个流程中,需要首先对模型优化、赋予正确的材质和灯光、选择合适的渲染器进行渲染和合成,才能提高后期渲染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了3DS MAX网络渲染的原理,网络渲染对软、硬件的要求,详细讨论了3DS MAX网络渲染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
学生们掌握了“铺垫渲染作法”,能把生活中闪光点铺垫渲染成好的作了。他们不再有作没的写不会写的感觉了,对作有了兴趣,更难得的是有了能写且能写好作的自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产品摄影的评价因素和对摄影棚拍摄特点的分析,分别以白色和黑色为渲染背景,建立了基于摄影棚模式的三维产品渲染流程。在虚拟摄影棚左侧、右侧和顶部建立三盏不同的矩形灯光,并结合材质设置和渲染参数设置,就能够渲染出白色背景的精美产品效果图;黑色背景的渲染是以一盏背景灯将产品从黑色背景中烘托出来,并利用模糊倒影来增强产品的立体感;还分析了产品渲染中实景匹配的两种方式,并提出透明材质物体渲染的注意事项。以渲染器Vray为实验平台,渲染结果真实度高。  相似文献   

5.
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等堪称是我国古典叙事诗的代表作。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读白居易的这些长篇叙事诗,仍然感人肺腑,优美动人,其艺术魅力就在于叙事、写景与抒情的结合,渲染了为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所需要的感情基调。《琵琶行》是一首感伤之作。整首诗,作者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节的安排,渲染了哀婉凄清、愁惨冷落的感情基调,使歌女和诗人的形象都笼罩在如诉如泣的基调之中,突现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主题。作者渲染感情基调的手法是:以秋江夜月为背景来渲染;以人物的神情动态来渲染;以人物的…  相似文献   

6.
渲染与烘托是诗歌鉴赏中常用的手法,也是教学中经常混淆的概念.渲染和烘托都源于国画技法,都用"水墨或谈的色彩",但渲染用"涂抹",烘托用"点染";渲染是为了加强整体的艺术效果,烘托是为了物象鲜明,渲染属于正面描写范畴,烘托属于侧面描写范畴;在同一首诗中,渲染和烘托也可以同时存在,分析的主体和视角不同,得到的手法也会不同.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强化情境渲染是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热情的一剂良方。本所谓情境渲染,是指多维情境渲染,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多角度地综合运用语言、动作、实物、音像等“煽情”工具,为学生营造浓浓的情境场,进而吸引学生的目光,撞击学生的心灵,让他们由衷地关注、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以愉悦的心情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下面着重就情境渲染的教学功用、设计原则以及它在具体教学环境中的设计运用,谈谈笔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渲染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后被借用为写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指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等,做多方面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艺术形象,加强表达效果。渲染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是记叙文中常用的三种方法。一、层层展开即围绕文章主旨,选用多个事例或细节,层层拓展内容,突显主旨,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集群式渲染系统已成为国内外电影、动画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前主流的集群渲染系统结构进行了分析,其中主要涉及渲染任务管理、节点管理、任务调度等方面。从系统建构的角度,重点分析了集群渲染系统中网络性能、节能控制、负载均衡等方面的优化技术与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生理学的课堂教学由于其名词术语繁多,生命活动发生机理复杂深奥,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课堂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在生理学课堂教学中设计和应用渲染语,用以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实践证明,有的放矢、画龙点睛的寥寥几句渲染语,其效果往往远远胜过无的放矢的生硬说教。  相似文献   

11.
在计算机图形领域,人们一直在使用很多种方法来增强数字合成图像的真实性,而其中真实感渲染是多数研究的课题,特别是应用于实景合成的真实感渲染。当然,计算机产生的模拟现实效果与真实世界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这里说的“一致”,指的是“符合物理学精度的仿真模拟”,也就是说,渲染效果完全可以在现实世界中以实物形式得到验证。本文将以Mental Ray for Maya为基础,介绍其中这种达到照片级渲染的灯光照明技术——全局照明。  相似文献   

12.
渲染语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设计运用的用以渲染课堂情绪,激活儿童学习情感的简语。优秀的渲染语富于简洁性、针对性、感染性、鼓动性和时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情科学设计和巧妙运用这一语言手法,为教学服务,是教师的基本功。一两句简语,工整、明块、严谨,激励渲染的力量非常强。可充分适应儿童的兴趣需要,调动集体情绪,突出课型特点,加速教学进程,提高课堂效率。长期深入研究和坚持使用渲染语,对执教者提高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育人水平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很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广西教育》2005,(10C):42-45
60年前烽火连天、山河破碎,一个饱受外侮的民族从绝境中崛起,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之下,中国军民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期间,广西军民欲血奋战,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籍此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当年在广西土地上发生的抗日历史往事,缅怀众多有名和无名的抗日英雄……  相似文献   

14.
BSP树在计算机图形学中应用于视点运动三维场景显示的计算。一般BSP树以递归的方式对平面进行分割,但实际应用的三维场景复杂度较高,也就使得树的复杂度非常高,预处理时间长。文章针对三维场景模型渲染速度慢的问题,基于空间BSP树的理论基础,通过引入包围体的方法使场景中的物体能够快速实现空间二分树划分,进而提高渲染速度。通过实验比较直接渲染和包围体渲染的速度,验证了引入包围体能够缩小预处理时间,提高场景的渲染速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述了3DS MAX网络渲染的原理,网络渲染对软、硬件的要求,详细讨论了3DS MAX网络渲染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就像中国画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的渲染技法一样,阅读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渲染”,可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情绪,加深情感体验,从而增强教学艺术的感染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剖题渲染。课题即文眼,它是窥测课文内容的窗口。教学时,通过着意渲染,艺术地揭示、剖析文题,可为阅读教学作好铺垫,给学生以“未成曲调先有情”之感。如《一个苹果》记叙的是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八名志愿军战士在七天没喝到一口水的情况下分吃一个苹果的故事。在揭题时,我先板书“苹果”二字,有意不写“一个”,并引发学生讨论能否将文题中的“一个”去掉。学生在思考比较中明确:“一个”是文章的眼睛,它充分突出了战友间互相关  相似文献   

17.
分析古诗文巧借绘画渲染技法突出场、景、人及作用,研析用墨浓淡与形象鲜明辩证关系,正确掌握、熟练运用渲染技法于写作中.  相似文献   

18.
近日,石家庄某技术学校动画学院集群渲染平台搭建完成并投入使用,成功的解决了该学院在动漫创作过程中渲染“慢”的难题。该平台建成后,不仅渲染速度得到大幅提高,同时该平台在稳定性和数据安全方面亦有突出表现,为动漫行业在创作平台搭建方面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三维动画制作产业化进程中渲染是十分重要的,提高渲染效率的途径有多种,但使用有限的硬件资源,如何高效地渲染得到真实生动的效果是每个从业人员的追求。基于此目的进行探讨有限硬件条件下三维动画分层渲染的三种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三维渲染是电影、动画和游戏制作所需的重要工具,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是计算密集和数据密集的复杂过程。分布式渲染是目前提高渲染效率最有效可行的手段之一。提出了一套基于SparkMapReduce的分布式渲染系统,该系统使用由集群资源管理器ApacheMesos、支持内存驻留的MapReduce计算框架Spark、分布式Hadoop文件系统构成的分布式计算集群。在这个集群之上,设计并实现一个符合MapReduce算法工作模式的渲染接口程序,用于调用外部渲染程序Blender实现单帧渲染任务。测试结果表明,基于SparkMapReduce框架的分布式渲染能够显著提高渲染速度,减轻开发所需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