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第二语言课堂中,中英语码转换随处可见,更是存在于网络世界中。可以说中国网络语言的繁荣与英语语码的作用密不可分。网民可以在网络上可以看到新闻、电视转播的节目、广告等等原在其他媒介中出现的东西。本文通过摘录的方式从网络上收集了新闻报章、广告、论坛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及出现原因机制加以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2.
网络语言是随网络时代到来而产生的特殊语言,具有自身特点。传统修辞格与网络语言互相融合和渗透,不仅使修辞格有更好的诠释,也使网语更加新鲜生动。对网语中常见的修辞现象及网络语言特点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变体,网络语言日益成为语言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对象,本文以近两年网络称呼语为语料,从语用模糊角度浅谈其语用意图。  相似文献   

4.
网络语言是一种崭新的社会语言现象,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特殊语境.本文从网络语言的特点出发,分析和探讨了网络语言使用过程中的非常规现象,即网络语言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技术产生发展和网络使用者迅速增加而出现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大学生作为整个社会阶层中最敏感、最活跃的群体之一,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社交行为、价值观念和心理健康。以武汉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例,根据实际调研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对网络语言传播的心理动因进行分析,给出相关引导对策。  相似文献   

6.
夏静 《科教文汇》2012,(26):134-134,136
语域是语言使用者在不同的场合,通过不同的方式而使用的语言变体。口译作为一种特殊的活动对语域的应用达到了十分细微和精确的程度。本文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域理论以及口译的特征,阐述了口译与语域的关系,以及正确应用语域理论对口译活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周萌 《内江科技》2010,31(5):58-58
隐喻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探索,其重心已逐步由词汇语法层面向语篇层面转移。本文拟从语篇视角探讨隐喻的功能?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语篇策略,通过其自身的机制运作,将隐喻的蕴涵从源点域映射到目标域,使隐喻能够在语篇层面上延伸。隐喻在语篇层面上的延伸可以在语篇中形成系统的词汇衔接网络,并以此增强语篇的连贯性:概念域之间的互动在语篇中形成语块之问的映射关系,使语篇在结构上按一定的映射模式展开。  相似文献   

8.
"语域"是语篇翻译的重要概念。虽各家对语域的理解和定义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普遍认为语域是因话语题材(范围)、话语使用环境、使用场合、交际目的和交际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语言变体。本文先对语域这一概念进行阐释,指出语域并非单一的语言变体,而是囊括了语篇范围、语篇方式及语篇体式这三个重要因素;再分别从这三方面探讨不同语域类型下的英汉翻译,以期提醒译者在翻译时注意语域分析,培养对不同语篇范围、方式、体式的敏感度,从而提高译文质量,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康静雯  夏荥 《科教文汇》2008,(14):179-180
“语域”是语篇翻译的重要概念。虽各家对语域的理解和定义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普遍认为语域是因话语题材(范围)、话语使用环境、使用场合、交际目的和交际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语言变体。本文先对语域这一概念进行阐释,指出语域并非单一的语言变体,而是囊括了语篇范围、语篇方式及语篇体式这三个重要因素;再分别从这三方面探讨不同语域类型下的英汉翻译,以期提醒译者在翻译时注意语域分析,培养对不同语篇范围、方式、体式的敏感度,从而提高译文质量,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语码转换作为一种语言使用策略,可以增强表达效果,同时语码转换现象也可以折射出某一言语社团的语言使用现状和不同语码的功能。大学作为一个特殊的言语社团,其中的语码转换出现频繁,本文拟分析了大学校园交际中主要的语码转换形式及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熊晶晶 《科教文汇》2008,(31):252-253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在情景中产生,情景的变化能引起语言的变异。从Halliday和Hasan对于语域的定义出发.本文探讨了语域的三个变项,语场、语旨和语式是如何在语域变异中发挥作用,通过对英美小说中人物在语域选择和,使用方面特点的剖析,阐述语域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熊晶晶 《科教文汇》2008,(11):252-253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在情景中产生,情景的变化能引起语言的变异。从Halliday和Hasan对于语域的定义出发,本文探讨了语域的三个变项,语场、语旨和语式是如何在语域变异中发挥作用,通过对英美小说中人物在语域选择和使用方面特点的剖析,阐述语域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熊珊 《科教文汇》2008,(29):259-259
本文所说的“互文”来自文学理论申的术语(互文性),指文本间相互交织、渗透的言语现象。文章以系统功能语言理论作为指导,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探讨了汉语手机短信的互文类型及其语域特征。  相似文献   

14.
刘海涛 《情报科学》1994,15(2):40-46
本文首先回顾了多语现象带给人类的种种不便,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得这一古老的问题更加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基于网络的机器翻译系统DLT(分布式诘言翻译系统),考虑到这一系统的复杂性和FAHQ在近期内是难以实现的,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国际语学中通用语法概念的网络语言通讯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语域理论对英语记叙文中人物刻画的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域理论是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本文试图运用语域理论来分析毛姆的短篇小说"AFriend in Need",从而探讨语场、语旨和语式对记叙文人物刻画的价值.通过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文章认为作者在刻画人物时选择不同的语体或语域,准确地体现创作意图,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英语委婉语是一种语言学现象,更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其体现出一种特殊的文化内涵,并导致其具有独特的语用功能.本文探讨了英语委婉语的文化内涵及英语用功能,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文化、思维方式、道德观和社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贺双燕 《科教文汇》2011,(31):112-113
本文着力阐明中介语理论及其石化现象,分析石化现象的形成原因,提出了几种减少石化现象的可能途径,并得出分析中介语石化现象对二语习得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们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从避讳、避俗和褒扬功能三个方面对比分析英汉委婉语。  相似文献   

19.
刘海涛 《情报科学》1994,15(5):37-43
本文首先回顾了多语现象带给人类的种种不便。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得这一古老的问题更加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基于网络的机器翻译系统DLT(分布式语言翻译系统)。考虑到这一系统的复杂性和FAHQ在近期内是难以实现的。作者提出了一这基于国际语学中通用语法概念的网络语言通讯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公示语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具有四种主要的功能特点: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本文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心于2005年夏在英国伦敦实地采集的英语公示语为基础,运用Concordance与AntConc软件分析论证英语公示语的语言风格:简洁性、直接性、规约性以及公示语中特殊词汇的使用,这些可作为汉英公示语翻译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