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营报纸近两年来成为指导报业发展的一个核心理念.很多报业老总和学界精英都大力推行经营报纸的思路,有人甚至提出"现代报业领导人不仅要转变自己的理念,更要让‘经营报纸'的理念成为所有员工的共识".  相似文献   

2.
吴海民 《今传媒》2005,(12S):18-39
目前,报纸面临的问题比答案要多。 中国都市报研究会的《南京宣言》回应网络进攻,是报业危局的开端还是拐点? 新媒体的壮大是否意味着报纸原有市场的重新洗牌? 似乎所有的信息都指向报业的危机和困境,“危言耸听”并非空穴来风。 “新媒体”一时的春色无边伴随着部分传统报纸经营的大幅下滑。全球媒体的不断演变,包括非传统新闻媒体的出现,意味着对于任何一家报纸来说,经营模式将面临突破,原有的生存发展空间和盈利标准将随之改变。 面对新的形式,有人乐观有人焦虑有人彷徨,南方报业老总范以锦说:我不赞成报业“寒冬论”;《京华时报》老总吴海民说,中国媒体面临大变局…… 在未来几年内,围绕报纸生存的问题,争论会越来越激烈。但是总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必须接受:变化无时不在,一种运营模式不可能永恒。 明天报纸还会存在吗?走向微利还是整合新传媒?很多报人已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简单的是与否的回答似乎已经没有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跨媒体经营:报业集团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报纸可以称道的事情,就是跨地区突破。但是,单纯从经营的角度讲,报业仅仅跨地区去多办几家报纸显然是不够的。报业跨地区是一项很大的工程,能跨地区办报纸固然不错,但最重要的还是跨媒体。报业如果不跨媒体经营,希望就不大。因为从投资的角度讲,实际上投资报纸的回报率是最低的。当然,目前在中国报业,投资报纸的回报率很高,这是个例外。  相似文献   

4.
报业集团经营之本是发展报业报业集团姓报。报业集团发展文化产业,最根本的是发展报业。报业是报业集团产业之本。报业同仁为什么吃着报业的饭,却又普遍唱衰报业,普遍感到日子艰难呢?这有认识的误区,有实践的错误,也有现实的原因。说到认识误区,从1992年报业进入市场开始,就有报社提出了报纸消亡论,对发展报业三心二意。所谓实践错误,一是报业的重复建设。新开报纸靠低价倾销,老牌报纸疲于应付,被动挨打。报社的领导者都清楚,市场根本没有这么大的承载力,出路在于整  相似文献   

5.
郭乐天 《传媒》2007,(6):24-25
何谓"数字报纸"? 数字媒体是这两年中国传媒界遭遇"寒冬"之后的一个热门话题. 何谓"数字报纸"? 概括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闵大洪先生下的定义,"数字报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利用数字技术改造报纸传统的生产方式,包括印前、印刷、发行、管理等各个环节;二是利用数字技术"重塑报纸出版业的行业边界和业务形态,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实现报业核心竞争能力与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6.
在“报业衰败论”甚嚣尘上的时刻,中国报业通过管理与机制方面的深度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2006年中国报刊业经营总额为760亿元,其中,报纸总额为691.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9亿,同比增长5.97%。这表明中国报业在市场面前仍有着相当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报纸发展区域化”既是近年来我国报业发展的空间走势,也是报纸在产业化运作中的某种“区域轰炸”——广告式操作方法。这种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报业的发展态势,不仅包含了地缘位置层面的意思,还包括报业经营理念上的含义。从第一层意思字面上解释,是指地方发行的报纸,但其另一层意思也包括针对特别目标受众群体发行的报纸。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区域不仅是对报纸发行地理上的划分,也可以说是对受众群体进行了划分。这是传播模式改变后,受众主体地位提高,也是报业在经营上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8.
试论报业的信息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报业的发展,经营工作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报纸的广告经营、发行经营、印刷经研究和实践。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信息产业高度发达的二十一世纪,传统的报业经营项目有的将会进一步发展,有的将会萎缩。同时,一批新的经营项目将应运而生。信息经营,必将成为报业经营的一个重要项目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舒咏平 《新闻前哨》2005,(11):26-28
目前,媒体经营严重依赖广告,在全国统计,四大媒体71.6%的收入是由广告支撑;其中广播91.2%、电视84.8%、报纸62.7%、杂志33.4%。这一数字使得广告经营理所当然地受到媒体、包含报业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0.
地标大报是报业成熟进步的必然趋势传媒市场近年来的激烈搏弈和不断加剧的竞争,使我国报业市场通过改革创新涌现出一批时政类的标杆大报。这些报纸创新经营的速度和市场拓展能力及其经营业绩,无疑是地方报或城市报的领头羊和排头兵,也是中国报业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11.
报纸总编辑有两大使命:一是坚持报纸的正确舆论导向,及时准确地传达党和人民的声音,为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二是经营好报业,使报纸在产生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办好报纸,是报纸生存的根基;经营好报业,是报纸发展的加速器。因此,要求总编辑既要做“政治家”,又要做“企业家”。在这方面,《新疆北屯报》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12.
姜勤 《新闻窗》2008,(3):30-30
众所周知,报业的产品是报纸,报纸的核心是报纸信息,而过期报纸之所以还有价值并不在于报纸本身,而在于报纸是信息产品的载体。过期报纸的有用之处在于报纸信息有用,了解这一点,才可以跳出报业产品仅仅指的就是报纸这一认识层面,从而站在更高角度上来审视报业产品,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中国报业发展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报业而言,2008年可谓"喜忧参半":所喜者.受北京奥运会、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和改革开放30周年等重大喜庆事件的刺激与牵引,中国报业迎来了百年一遇的发展机遇.所忧者,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中国报业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劳动法>的实施导致报业经营人力资源成本攀升;新闻纸大幅涨价导致报纸运营原材料成本的抬升;国际油价走高导致报纸物流成本大增;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间接影响日益显著,给报社广告经营带来严峻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中旬,中国地市报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京九沿线报社联谊会在菏泽召开,来自全国80多家新闻媒体的200余名老总们,无不惊羡《菏泽日报》的发展与变化,深为他们改革促发展的经验所折服。但是,出语惊人的却是《菏泽日报》老总张振和那篇交流材料上找不到,而是会后闲聊中无意流露出的一句话:“在报业经营中,有形资产是子矿,无形资产才是母矿、富矿、金矿。发展报业经济.要有无形资产意识。”  相似文献   

15.
谁要说中国的报业经营"一无是睑",那他肯定是睁着大眼说瞎话.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报业完全称得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报纸的新闻宣传、舆论引导,为开启民智、促进民主、维护民权、改善民生鼓与呼,功莫大焉,不必多言.  相似文献   

16.
2006年8月在北京召开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数字报业”战略,并且正式写入《全国报业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纲要中指出确立数字报业发展战略,就是要积极应对传播技术变革挑战,重塑报纸出版业的行业边界和业务形态,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实现报业核心竞争能力与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条件下舆论宣传和市场竞争主导权。其中的所谓的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其关键还是离不开发行与广告,也就是说,实行数字报业之后,其发行与广告将有什么样的转型?报业将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7.
吴锋 《青年记者》2010,(1):65-66
2009年对中国报业来说,可谓喜忧参半.所喜者有二:一则在新中国60华诞之际,不少报社迎来了自己的60岁生日.二则经过改革创新和负重拼搏,中国报业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了行业的稳健发展,取得了应对危机的阶段性成果.所忧者亦有二:一是受电视、网络和手机等电子媒体的冲击,报纸行业的"受众危机"愈发显现.二是报业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报业的赢利模式创新和经营方式转换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8.
为了应对网络的冲击,报纸纷纷创办报业网站。本文展示了国内报业网站发展概况,剖析网站在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国外报业网站的经验,寻求我国报业网站经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2006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数字报业”战略,并且正式写入《全国报业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1.纲要中指出确立数字报业发展战略.就是要积极应对传播技术变革挑战.重塑报纸出版业的行业边界和业务形态.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实现报业核心竞争能力与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条件下舆论宣传和市场竞争主导权。其中的所谓的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其关键还是离不开发行与广告.也就是说.实行数字报业之后.  相似文献   

20.
2013年是我国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它既是报业发展的"问题凸显年",又是报业发展的"机遇叠加年"。2013年,中国报业经营的进展主要有:政府规制改革提速,行业发展环境优化;推进报业数字化转型,纸媒网站经营效益初显;整合产业资源,打造纸媒运营新优势;政府强势介入,报业集团化建设提档升级。2014年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报业将经历一段曲折而又艰难的"爬坡过坎期",整个报业将步入"慢增长时代",核心在于调整报媒产业结构,提升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