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语料库)为基础,以动结式"用光、用完、用尽"为研究对象,运用认知语言学中语义分析、转喻等理论对其进行研究。首先给出动结式的定义,然后探讨"用光、用完、用尽"的异同点。指出三者都属于动结式,表示"用没"。"用光"多与"钱"有关,强调最后结果的程度是一点不剩;"用完"有两种理解,易产生歧义,所表示的结果的程度没有"用光""用尽"高,且多与"餐点"类词汇搭配;"用尽"多与抽象词汇搭配,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2.
就教学理论的应用观来说,用"术"注重教学理论运用技巧、方法,讲求目的达成的效率;顺"势"依循的是教学的本性,讲求过程的自然而然,前者为末,后者为本。用"术"需要顺"势"之顺应本性的导引,而顺"势"离不开用"术"之积极态势的支持,故此,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契合过程中,用"术"与顺"势"乃本末共生、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3.
"学·导·用"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学·导·用"模式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且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文章以《斜塔上的实验》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学·导·用"模式。  相似文献   

4.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接受知识的需要,而巧妙借鉴用典型说话、用人格撼动、用真情关怀、用身边事迹教育人和用爱心启迪的"五用"艺术可以提高"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居室室内设计课程中加强实用性教学顺应了市场的需求,增强了教学与就业接轨的意识。此文通过将人的使用即"用"与装修制作即"作"两者之间进行教学上的链接,对"用"与"作"的属性、教学目标、地位与作用、找出与实用性相关的解决措施四方面进行探讨,以达到教学上的重构及形成新的教学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时期兴起的,用于处理中、西学关系的文化观念。这种极具时代色彩的,旨在保持封建政治秩序和道德观念大体不变的前提下引进"西学"的文化观念从萌生那天起就带有先天的、不可避免的名实不符性和矛盾性。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为使中国文化在与外来文明交流、融合过程中得到真正的保存与发展,亟需对"中学"和"西学"的内涵,"体"与"用"的关系做一个全新、现代化的诠释,用新型"中体西用"文化观建构一个居于时代先进行列的中华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11):132-133
运用数学思想解决物理问题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但是物理问题并不等同于数学问题,纯粹的物理问题数学化,将使数学计算失去物理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举例说明了数学思想解决物理问题的"谬用"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杜诗诗法森茂,变态万端,"切姓而用"为其一例。所谓"切姓而用"即暗用同姓人物典故以取得表达简洁效果之手法;因多用于交游、赠答诗中,故又可收阅读亲切之效果。本文用举例的方法解释杜诗中"切姓而用"同姓人物典故的来源与含义。  相似文献   

9.
理查德·沃尔海姆(1923-2003)是一位致力于艺术和精神分析相互关系研究的英国哲学家。他在精神和情感方面,特别是与视觉绘画艺术相关方面,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在视觉绘画艺术方面,他提出了"双重性"、"看进"、"看作"、旁观者理论、风格和艺术"情境"等理论。这里主要探讨沃尔海姆的艺术"情境"理论。他提到的"情境"与文学上所说的"情境"含义截然不同,主要是指观看者或艺术家本人具有的运用到艺术品中的艺术技能的背景知识的多少,而观看者或艺术家对艺术技能的掌握程度将制约着他对艺术品的理解程度。  相似文献   

10.
与课改同行,边教学、边探讨,对"学·导·用"进行了反思和总结。简单论述初中英语教学中这一教学模式运用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1.
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既符合学生个性成长特点,也是当今教育管理现状所趋。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推行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要做到:少"管"多"理"、重"用"轻"有"、敢"放"能"收"。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9,(4):42-43
高三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选好材料,一要用好课本,不要抱着金碗讨饭;二要筛选"时鲜"材料,时代感强,很接地气;三要用好"专题"材料,在"精细"上下功夫;四要学会一材多用,运用求异思维。学生精选材料的过程,是学生写作思维和写作能力提升的过程,会大大提升学生作文的素养。  相似文献   

13.
纳博科夫"审美的狂喜"美学思想分为:感官的"狂喜"和理智的"狂喜"。感官的"狂喜"是作者和读者都容易感受到的,是那种用"脊椎骨"所感受到的震颤;它在小说文本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狂欢化的场景、小丑式的人物、诙谐灵动的语言等。理智的"狂喜"衍生于纳博科夫对蝴蝶"摹拟之谜"的研究,它是一种需要用大脑来思考、顿悟而产生的"狂喜";它在小说文本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为:戏仿的结构、对细节的编织以及叙事的技巧等。纳博科夫提出的"审美的狂喜"美学思想,不仅赋予小说文本超凡脱俗的艺术性,而且还使得小说创作成为一场充满"审美的狂喜"的文本游戏。  相似文献   

14.
徐金梅 《考试周刊》2013,(45):11-12
作者在教改实验中,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如下探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数学"为"用数学",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三新")的背景下,"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对一线教师提出的新挑战。既要避免使用教材过程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又要防止"用教材教"时出现的几个误区:误解教材编排逻辑,乱用教材;严守教材固定顺序,呆板用教材;重述教材简单知识,低效用教材;漠视教材文化深度,简单用教材;忽略教材例习题,盲目用教材。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干部是高校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从培养学生干部"用"与"育"两者的关系,分析在培养学生干部时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提出育人的重要性及对策,协调"用"与"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用”之道,是语文课程的灵魂.语文教学要围绕语言文字的运用来展开,包括激发运用心、寻找运用点、运用的适法、运用的反思和“用”的概化.  相似文献   

18.
课堂有效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核心问题。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认真解决好工具性与人文性、语言理解与语言运用、教师教与学生学、预设与生成、"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关系。这五对关系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有效教学活动中的对立统一,只有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它们彼此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错误是学生探究的标志,也是一种学习经验。一般来说,只要学生经过思考,其错误中总会包含某种合理的成分,有的甚至隐藏着一种超常,一种独特,反射出智慧的光芒。我们更要善于利用错误,用错误提高学生的课堂探究能力。具体从以下方面入手:容"错"——千树万树梨花开;用"错"——为有源头活水来;诱"错"——柳暗花明又一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作家和作品都体现出一种浓烈的用世情结:希望在政治上为世所用,以实现人生价值。从这一情结出发,作家作品都体现出一种两面性。本文围绕古代作家的用世情结和在作品中"达"、"穷"两个方面的表达,列举了大量现象,试图从独特的角度概括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