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美国小学的天才儿童教育是一个渊源已久并行之有效的特殊教育计划。天才教育的具体实施方式由各州政府机构自行决定,此外还有民间教育机构参与。接受天才教育的学生需要优秀的学习成绩、很高的IQ测试成绩,还需要经过教师或家长的推荐和家长的批准。天才教育中常见的教学方法为浓缩教学法、富集教学法、独立自学法、建立综合能力教学法。天才教育既促进了资优学生智力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又有助于小学教育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林泉 《教师博览》2005,(12):24-25
一个人的非凡才能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勤奋的结果?不久前,科学家在人的大脑内成功地发现了“天才按钮”,从而告诉人们:天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关键是如何去唤醒它。  相似文献   

3.
天才儿童培养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梳理英国天才儿童教育的发展历史发现,英国的天才儿童教育起步较早,但由于政党交替而导致的政策不够连续的问题较为突出,并且受到社会思潮变化的影响,其教育观念也从最初关注精英教育转变为注重教育公平。因此,英国的天才儿童教育具有以下特点:在选拔和培养上,英国注重学校对天才儿童定义和选拔的自主权,并将天才儿童教育整合到主流学校教育中。在天才儿童教育的管理方面,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其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将天才教育深深地嵌入整体教育政策和更广泛的社会政策目标之中,这不仅有利于为天才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而且也有利于这一领域工作的可持续性。总的来说,英国天才儿童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的教育目标是:致力于发掘每位学生的潜力。1984年颁布的“天才教育计划”,是天才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新加坡教育部对天才教育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改革,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中国开展天才教育已有30年的历史,在未来的天才教育改革中可以采取增进天才儿童与大众儿童的融合.减少天才学生的心理问题;编写专门的教材,改进对天才儿童的选拔;增加自我学习的时间.提高研究能力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天才搜索运动,对美国天才教育乃至普通学校教育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当今,美国接受天才搜索教育的学生通常在本年龄段学生群体的测验中会取得前3%或5%的高分。天才搜索机构还为天才学生提供发展的教育资源。天才搜索机构对天才学生的加速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天才搜索机构与学校教学相结合,为具有超常才能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随着天才搜索教育理念在普通学校中的进一步推广,天才搜索教育未来的发展会使更多早慧学生获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急功近利的物质社会,人们经常听到和见到的是天才、成功者和幸运儿的故事。可这些人到底有多少?假如你不是天才,你就不活了吗?  相似文献   

7.
梳理和分析美国天才教育的历史发展可以发现.美国为才智开发提供着各种各样的支持,这些支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基础(一个灵活的,重视竞争的创业系统):另一类是精神方面(容纳多样性和冒险精神.鼓励通过努力工作得以晋升)。①得力于这些支持.美国天才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也同样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正在制约着美因天才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让自己的人生有所成就 ,是每一个人的愿望。而对于那些有所作为或少年得志的人 ,人们总是叹之曰 :“天才呀天才 !我怎么就没那份天赋呢 ?”而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 ,人类遗传密码的破译 ,人们又禁不住异想开天 :“既然人的每一个性状都是由基因决定的 ,如果给我移植天才基因 ,那不就都成为天才了吗 ?”那么 ,到底是否存在天才基因呢 ?专门研究天才的人 ,绝大多数都认为天才具有某种特殊的基因。然而 ,最近美国佛罗里达州州立大学心理学家阿里克森博士提出了相反的看法 :任何人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经过 10年的训练 ,都…  相似文献   

9.
天才教育政策的开发与修订是天才教育计划实施的基础和关键。——Joyce VanTassel-Baska(乔伊斯·万塔斯尔-巴斯卡,美国威廉玛丽大学天才教育中心教育学教授和执行主任)天才教育与教育心理学与认知领域的发展一样,自产生之初就备受关注和争议。美国的哲学家们倾向于将天才教育纳入到教育公平、教育卓越  相似文献   

10.
关于天才儿童教育的争论除了源于教育理念本身的差异外,还有一个隐蔽的重要原因,那就是“天才”这个词在我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中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一是文学隐喻的“天才”概念二是专业研究的“天才”概念。两种概念的交叉混用导致人们种种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严重阻碍了我国天才儿童教育发展的进程。本文拟对“人人都是天才”、“培养天才”这两个隐喻表达在教育中的错误理解和消极影响进行分析,以澄清“天才”的两种概念及天才儿童教育的专业内涵。  相似文献   

11.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艰难发展 ,天才教育在欧美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支持 ,成为各国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概述了欧美天才教育的发展历程、天才儿童的定义和鉴别方法 ,介绍了加速学习、加深学习等天才教学的策略和课程模式 ,简略阐述了近年发展起来的天才生自主学习者模式这一天才教育整体方法策略的目标、原理和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12.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艰难发展,天才教育在欧美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支持,成为各国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简要概述了欧美天才教育的发展历程、天才儿童 定义和临别方法,介绍了加速学习、加深学习等天才教学的策略和课程模式,简略阐述了近年发展起来的天才生自主学习模式这一天才教育整体方法策略的目标、原理和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13.
远夫 《山东教育》2002,(25):15-15
于·列那尔有一句名言:“所有的天才都是‘最壮的牛’,他们每天工作18小时,孜孜不倦。”这已被许多天才成功的实践所证明。的确,天才出于勤奋,再聪明的人如果不努力奋斗,就不可能成就伟大的事业。而超负荷地拼搏、艰难地攀登和顽强的意志离不开健康强壮的身体。但是,现在老师、家长、社会往往会注重文化素质、艺术素质等功利性教育,学生的健康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去年5月中旬,天津2363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南开医院体检,结果令人吃惊:体检合格的学生仅占总数的43%,而视力有问题的达1164人,身高没达标的35…  相似文献   

14.
玉不琢,不成器。天才儿童如同璞玉,光华内蕴,需要精细的琢磨,方可成大器,否则误入歧途,易碎如瓦砾,或泯然众人,或悲其一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天才教育的发展需要有大勇气,更需要有大眼光。眼光放长远。视野更开阔,方可睹外而思我,发展有借鉴,否则躲入一隅,自成一统,便成了固步自封。  相似文献   

15.
天才与学习     
有些人自己信心不足,认为学习需要天才,而自己天才不够;又有一些人,自高自大,觉得自己有才能,稍稍学习就能够超过同辈。实质上,这两种看法都有问题,当然,我们不否认各人的才能不一样,有长于些的,有短于彼的,但有一样可以肯定:主动权是由我们自己掌握的,这就是努力。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的天才教育政策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宜宸 《考试周刊》2011,(53):26-28
新加坡近几十年来发展十分迅猛。新加坡政府重视教育的作用,通过实行分流,选拔出国家需要的高端人才。1984年,新加坡教育部实施天才教育政策,以全面发展的眼光培养学业和能力超群的天才学生。本文对新加坡天才教育政策的背景、实施、效果及评价作了分析,以对我国的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杨燕 《上海教育》2007,(7B):42-43
为了使少数天才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新加坡在小学阶段就开始选拔智力超群的学生,并推出了“天才教育计划”,从全面发展的理念出发培养天才学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现代美国天才教育发展的保障与困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璇 《现代教育论丛》2010,(2):51-54,58
美国的天才教育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文章以二十一世纪为背景,介绍了美国天才教育发展的现状,包括各方力量是如何在政策、服务、研究、学习这四方面给予支持,来保障其发展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同时,本文也提及美国在天才教育领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对我国的天才教育改革同时起到启发和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天才儿童教育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工程,也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来西亚天才儿童教育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发展,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天才儿童教育体系。梳理文献发现,由于长期受平等主义理念影响,马来西亚天才儿童教育发展历经了从实施试点计划到纳入特殊教育,再到单独政策立法的反复探索,最终实现了从避免“差异化”到重视“个性化”的转向。基于实践,马来西亚采用了一套三轮选拔流程的标准化测试混合评估系统,开发了涵盖课程、教学、考核三维要素的人才培养系统。同时从组织架构、经费投入、师资培养和协会指导四个方面构建了天才教育支持保障体系,引入了“天才中心”“天才学院”“数字教室”等创新做法。  相似文献   

20.
受平等主义文化的影响,日本的政策和制度上均未明确提及天才教育,在其公立教育中也尽量避免对天才进行差异化教育。但事实上,日本天才教育是存在的,并在不同发展时期发挥了特定的历史功能。其天才教育始终坚持以大众教育为平台,以科技和理科人才的培养为重点,以社会团体、半官方机构、学校和政府的协力合作为主要实践实施路径,最终谋求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