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苏洵的《六国论》因其观点鲜明,分析透辟,眼光锐利,切中要害而名垂千古,后代对其注释者甚众。然于“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一句中的“互”字,各家均释为“交互”。义虽近是而未近确,今试为辨正。  相似文献   

2.
对《六国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中的“互”字,有的同志认为“互”即“彼此,相互”的意思(《中学语文双册古文补充词释》,载《教学与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二期21页),这种说法与“互”的本义不符,其原因是把现在的合成词“互相”当作“互”的本义来理解,其实“互”的本来含义是“交互”,可以引伸为我们现在所说的“变替、相续”等意思。如果单按字面上的意思理解成“彼此、相互”,似乎还可以讲得通,但放到  相似文献   

3.
本篇用先提论点而后反复论证的方法,抓住“弊在赂秦”,层层深入,步步阐明,笔力雄健,层出不穷。最后一段,借古讽今,更发人深省。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先否定,后肯定,点出“赂”字作本文论述的中心。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  相似文献   

4.
<正>一、"调整版"批注详解北宋苏洵的《六国论》历来被奉为议论文的经典,但鲜有真正发现其"经典"究竟在何处的。这篇文章的结构有一个独特的现象。独特在哪里呢?在文章的第一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析之一,理由之一)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  相似文献   

5.
1.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六国论》)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六国论》中“六国互丧”一句,课本注释为:“彼此(都)灭亡。”这样解释,容易使人误解,六国不是为秦远交近攻,各个击破,而是自相攻伐,同归于尽。这显然与历史事实和作者原意大相径庭。按“互”亦作“(?)”,《说文通训定声》:“(?)”,所以纤绳也,从竹,象形。中象人手所推握,或省竹。”《广雅·释器》:“(?),谓之(?)。”王念孙《疏证》:“说文,(?)可以收绳也。(?),纺车也。纺  相似文献   

7.
苏洵字明允,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六国论》是他的著名论文。《六国论》原名《六国》,选自《嘉佑集·权书》。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总结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头就点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作者将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归结为一个“赂”字。作者认为,韩、魏、楚的“破灭”的直接原因就在于“赂”,因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齐、赵、燕虽不曾“赂”,但它们的“破灭”也和“赂”有关,因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战  相似文献   

8.
在苏洵的《六国论》中,作者为了说明燕赵二国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典型代表,先称赞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然后又很遗憾地写道“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叹惋“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对“始速祸焉”中的“速”字,几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都解释为“招致”.笔者以为此解颇有不妥,试从三个方面加以反驳.  相似文献   

9.
李小农 《学语文》2002,(1):17-18
《六国论》是传统史论名篇,思路严密,语势畅达,文笔老到,有“纵横家之风”,其首段逻辑关系及全文论证结构似早有确论,可细究起来,问题怕不是这么简单。 教参认为(新版教学用书仍沿用此说),首句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接着从两个方面阐释论点(因此这两方面即为分论点):一是从“赂秦”的国家来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是从“不赂秦”的国家来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又由于全文的  相似文献   

10.
宋代散文家苏洵的名作《六国论》从七十年代以来一直被选入中学教材.文中的“非兵不利”句也一直被译为“并不是兵器不锋利”.此译我认为不妥.出现这种误译的关键又主要是对“兵”字的误译引起的,我认为“兵”字不宜译为“兵器”,应译为“战争”,全句应译为“并不是(因)战争失利”,理由如下:首先从文意上看,全文旨在通过阐明六国灭亡的原因,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积威之所劫”,一味纳币输绢以来苟安;要“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其统治。为此,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亦即说:“六国的被攻破而灭亡,不在于战争的失利,作战的不得法,而在于贿赂秦国。观点提出之后,作者紧接着从正面和反面作了阐释性的强调:所谓“非兵不利”即因“赂秦而力亏”;所谓“(非)战不善”即因“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作者在引论部分对中心论点作了这样两方面的阐释性强调之后.进入本论部分就紧紧扣住中心论点的这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证.首先用对比法列举出秦是如何的不借助战争而获利,六国是如何的不因战争而失利的事实:“秦以攻取之外,  相似文献   

11.
田兆山 《学语文》2005,(1):7-27
苏洵的《六国论》是以说理缜密见长的千古雄文,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然后又以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加以充实,有如高山坠石,力逾千均。其后对第一个分论点的论述纵横捭阖,充分显示了老苏策论天下无双的功夫。然而在说理的过程中却百密一疏,  相似文献   

12.
“相”是古代汉语中用法较为复杂的常用副词之一,但对“相”义的理解各家却各有说法,本文就以《孔雀东南飞》为例,说明了“相”字的三种不同用法。  相似文献   

13.
报国心切的苏洵,出于赤子之心,精心构思而作《六国论》,以规劝北宋王朝,使之猛醒,结束妥协辱国行为。全文如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  相似文献   

14.
古汉语中的“相”字有一种特殊用法 ,即放在及物动词前作状语 ,不表示相互之间而只是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和行为 ,动词后面的宾语不再出现。吕叔湘先生早在 4 0年代就注意到了这一现象 ,指出“此类偏指用法先秦经籍不数数见 ,两汉渐多 ,魏晋以后滋盛。”吕先生把具有偏指用法的“相”字看作代词性副词 ( 1 94 2 )。吕氏的看法得到了学界的认同。王力先生说 :“在先秦时代 ,‘相’的基本意义是‘交互’ ,就词汇意义说 ,它是指施事者同时成为同一行为的受事者 ;就语法作用说 ,它修饰的必须是外动词 ,而且不能带宾语。但是 ,无论从词汇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先秦古籍的注疏在遇有“奚”字吋,常常注以“何也”。近来有些语法虚词专著,如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奚,何也。”这种说法,作为对“奚”字词汇意义的诠释,自然无可非议;但如果意味着“奚”与“何”的用法完全相等,就不对了。至于象刘复的《中国文法讲话》说:“‘奚’…用法大致与‘何’字相同。”就更显得不妥。事实上,“奚”与“何”既有某些相同点,又存在很多差别。对于这些差别,不同的语法书也有不同的说法。为了系统了解古代汉语疑问代词“奚”及其与“何”用法的异同,笔者对先秦主要典籍进行了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16.
苏洵《六国论》主旨,一般认为是论述“弊在赂秦”,指出两端“弊在赂秦”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从而构成论点完整意义。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书》说“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论点”,也是持此论。本文试对“破灭”“迁灭”“革灭”三个动词从文字、文章、文化角度解读,提出《六国论》论点是“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而非“弊在赂秦”。  相似文献   

17.
古汉语中的“相”字有一种特殊用法,即放在及物动词前作状语.不表示相互之间而只是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和行为,动词后面的宾语不再出现。吕叔湘先生早在40年代就注意到了这一现象.指出“此类偏指用法先秦经籍不数数见,两汉渐多,魏晋以后滋盛。”吕先生把具有偏指用法的“相”字看作代词性副词(1942)。吕氏的看法得到了学界的认同。王力先生说:“在先秦时代,‘相’的基本意义是‘交互’,就词汇意义说,  相似文献   

18.
论“不”字独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1 所谓“不”字独说,是指“不”字和“不”字的迭用形式单独使用,不跟别的语言成分发生结构上的关系。若有上下文,前后也有明显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某种标点符号隔开。0.2 能独说的副词数目有限,而且一般使用频率不高,用法也不复杂。但“不”字情况不同。据我们观察,“不”字独说的现象相当活跃。0.3 “不”字独说有两种作用:一是简明否定,二是修订引进。本文分别讨论这两种作用,并说明相关的一些问题。0.4 为了避免引例过长,有的地方不得不借助于省略号。但原文有的本身也有省略号。为了避免混淆,原文的省略号一律用三点(…),笔者所用的省略号一律用六点(……)。  相似文献   

19.
表示范围,表示强调的语气,这是现代汉语副词“都”字的两种基本用法。本文讨论“都”字的三种特殊用法:①疑问代词“谁”等,后边用上“都”与之呼应,就不表示疑问;②“和”“同”“跟”组成的短语往往会造成歧义,用上“都”可以消除歧义;③量词重叠作主语的定语,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表示何种语法意义,“都”起着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古汉语中,“吾”与“我”同属第一人称代词。现在多数中学语文教师在讲解“吾”与“我”时,都作“同训互举”,不去区分其间用法的细微差别。早期的文人如章太炎先生在《正名杂义》里,也举《庄子》的“今者,吾丧我”一句为“同训互举”解。凡此,都不免给人有以偏概全之嫌。单就孔子的《论语》,其中有“吾我”两字之句则多达百余条,旁及他书,真乃“吾我”句多于牛毛也!经过互相比较,才知古人用此两字分别甚严且有规律。现略举几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