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交际途径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语言教学中交际途径有两个基本观点: 1.外语学习者都有其特定的对外语的需要; 2.语言是表情达意的体系,而不仅是生成句子的体系,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的主要功能。 在设计教学大纲和选择教学活动方面,交际途径首先分析学生对外语的需要,通过对学生需要的分析,就能了解这个学生要掌握什么样的语言功能,什么样的文体和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大纲。以意念一功能为纲的思想是交际途径的核心,它注重通过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2.
王娜 《教学与管理》2005,(12):83-84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外语教学者一直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受Saussure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外语教育者们曾一度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看成是教学的核心。后又由Dell.Hymes理论产生了强调交际能力的交际教学法。交际法理论指出,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正确掌握语言形式。还要考虑到语言的功能,能够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对象,按照不同的需要,用合适的语言形式进行交流。交际教学法实施的这十几年中,学生的交际能力有所提高。然而如果认为交际法能够解决外语学习和教学中的一切问题,并最终能够达到实际应用的目的,还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3.
角色扮演是一种能够较长时间自由使用语言的有效课堂交际活动,它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把所学语言运用到模拟的实际生活。把角色扮演与模拟两种交际活动形式引进外语课堂,旨在鼓励学生通过自如地交谈,达到有效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宵步提高外语教学中的化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即应培养学生习得语言形式的能力,即语言能力(linquistic competence)又要培养他们在社会交际中正确使用这些语言形式的能力,即交际能力(communicatve competence)语言应在化中教授,语言学习应在化学习中进行。社会化对语言交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真正掌握英语化,促进外语学习 。  相似文献   

5.
交际法引入我国20多年来,在德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解决了初学者“哑巴外语”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水平,需正确定位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进行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论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教学与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从外语学习的角度来看,学习外语既是为了掌握其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掌握这一交际工具,同时也需要学习和了解其化。因此,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注意言形式的正确,还要重视语言运用的是否恰当,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共同提高。本着重论述了外语教学中语言知识与交际能力的关系并对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提出建议。这对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的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英语学习中语言与语法的关系马驰学外语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交际。语言是交际工具,学外语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使外在不同的语言群体之间的人们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学外语应把交际放在首位。语法是人们在语言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该种语言的语句构成形式及方...  相似文献   

8.
外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而且还要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进行外语交际的能力。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外语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是外语工作一直比较关注的问题。个人态度、动机、气质、性格等个性差异对外语交际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但交际并不只限于在本民族之间进行。这就产生了相互学习语言的问题。语言的学习是与文化的了解分不开的,然而,许多人在学习外语、或讲授外语时只关心语言的结构与形式,只研究语言内在的系统结构规则,认为只要懂得语法,学会发音,并掌握一定的词汇,就能学好外语,于是就拼命背单词,记语法,练发音,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学习外语意在交际,如果只重视语言本身,忽视语言外在因素和它的实际交际功能,对其文化不甚了解,就达不到交际的目的。因此学习外语就要学习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与文化,及其他相关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综合英语教程》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把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来掌握。用外语交际,只知道语音、语法、词汇、修辞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懂得外语交际所需的各种文化背景知识,因为交际非但要符合语言规范,而且还要符合文化规范。外语教学中要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同时并举,后者为前者服务,保证学生在外语言际中的正确理解和表达。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综合英语教程》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1.
交际,实质上就是一种双方都能理解的信息交换,外语交际能力是指以外语为工具,用书面或口头的形式从对方获得信息以及准确恰当地向对方传递信息的一种社会语言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不仅是关于语言的知识,进行必要的语言操练,更要注意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和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因为我们学习外语的目的是要利用这门语言去进行交际,去传递信息。如果学生最终只会借助字典来阅读,这就没有完全达到教学的目的,就会形成所谓的“哑巴外语”。比如说在英语教学中,可以运用视听说课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视听说音像教…  相似文献   

12.
浅谈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内涵的动态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是符号系统、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正确地、得体地交际的能力,即: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本文对国内外学术界就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内涵是什么以及为应对21世纪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国内外外语界进行的外语教育改革对这三种能力的具体要求进行论述,揭示了其内涵的动态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民族院校在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意义为中心的外语交际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当继续关注学生的语法学习,探索更有效的语言教学形式,以增强学生的语法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课堂交际是外语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课堂交际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及学生语言学习和习得,在交际环境、交际情景、交际准备、交际结构、交际模式和交际主体等方面,都体现了外语课堂交际的实质与特征,它们对外语课堂教学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5.
非语言行为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非语言交际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基于第二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教学间的关系,作者希望外语教师有学生更加关注外语教学中的非语言信息,实践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6.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外语教学者一直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受Saussure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外语教育者们曾一度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看成是教学的核心。后又由Dell.H ym es理论产生了强调交际能力的交际教学法。交际法理论指出,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正确掌握语言形式,还要考虑到语言的功能,能够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对象,按照不同的需要,用合适的语言形式进行交流。交际教学法实施的这十几年中,学生的交际能力有所提高。然而如果认为交际法能够解决外语学习和教学中的一切问题,并最终能够达到实际应用的目的,还为时过早。交际…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把握学习外语的正确方法东南大学王毅平,王利作为一名高校外语教师,在重点传授学生掌握语言的方法和技巧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如果说我们学语言的目的是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那么,交际便应是我们课堂的重心所在。在课堂上,...  相似文献   

18.
美国语言学家H.D.Brown认为,语言的最高境界不只是掌握语言形式,而是掌握语言形式以完成语言的交际功能.而目前的外语课堂教学就过分强调了语言形式的习得而忽视交际功能培养,同时与提高学习者语言应用能力密切相关的校园外语活动又因缺乏外语专家指导显得无序和无层次.因此,作者在文中以交际能力理论、二语习得的"输入"和"输出"理论以及"语境"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大学校园中非课堂环境下外语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第二课堂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高校课堂英语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制约了学生语言交际技能的培养,通过对观代语言学相关理论的研究指出了课堂语言教学的不足。进而分析高校开设第二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肯定了第二课堂形式的灵活性、开放性,及其交际性的语言环境对外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我国外语跨文化教育中现存在很多问题,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只注重语言形式而忽略了语言的实际运用,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没有相融合,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对薄弱.因此外语教学应转向语言教育和语言文化教育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