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丹东市振安区教育局把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以“党史学习教育”为突破口,统一领导、科学谋划,坚持“一部党史就是一本本鲜活的思政课教科书,就是一堂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大课堂”的总体思路,通过思政课将党史学习教育引向深入,同时使党史学习教育赋予思政课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2.
武小东 《四川教育》2022,(Z2):22-23
思政课教师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采用一定方式,讲好党史故事,充分发挥好思政课德育为首的育人功能,用好、用活党史资源,坚持学科育人,弘扬优秀党史文化,赓续红色精神血脉,树立“大思政”理念,迈进社会大课堂,遵循党史足迹,重视实践教学,着力打造培根、铸魂、育人的思政课程。  相似文献   

3.
党史学习教育具有强化思政课教学的育人功能。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一是发挥主导性作用,深入研究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契合点;二是运用叙事教学法把党史故事融入教学过程;三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频共振,协同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四是线上线下相结合促进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教学内容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4.
党史学习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政治任务,其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各有不同,多以专题学习、主题活动教育为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党史故事、领袖故事是重要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将党史故事、领袖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可行性、必要性。思政课教师应精选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探索多样路径。将党史故事、领袖故事融入思政课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新的尝试,能更好地促进党史学习教育“三进”工作的开展,进而实现思政课教学学理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5.
“MR+党史学习”智慧基地建设是运用虚拟仿真技术(MR)赋能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建设、助力实现思政课“师生互动、课内课外互补、线上线下互通”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创新实践。“MR+党史学习”智慧基地建设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意义重大。MR技术赋能思政教学势在必行,高校思政课应用MR技术空间巨大。但建成统一的教学标准、使用制度、评价机制、后勤保障和信息反馈等配套机制任重而道远,从智慧基地建设到课堂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6.
高校“大思政课”强化党史学习教育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需求,是巩固拓展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发挥党委领导作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利用网络平台等途径能够有效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苏放 《广西教育》2023,(21):45-48
本文论述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提出通过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思政课的核心构成内容、把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贯穿思政课教学过程、用党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彰显思政课的价值导向、在思政课教学中积极开展党团实践活动等路径,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教育引导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实现以史铸魂。  相似文献   

8.
张鹏庆 《甘肃教育》2023,(12):15-18
在“大思政”背景下,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中职学校思政课程深度融合,建构“党史学习+课程教学”育人模式是回应现实、立德树人的必需,有助于充实党史学习教育内涵、提升中职学校育人的质效。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中职学校课程教学是一项综合工程。文章立足中职学校思政特征,结合具体案例,针对弊端、追根溯源,从六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系统化构建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体系、全方位体现思政价值引领、多元化创新课程思政教材、多形式提升教师思政素养、多渠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化创建思政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不同,“大思政”教育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实践性和人性化。以“大思政”观统领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能够加快高校思政教育观念和教学范式创新。当前的高校思政仍存在教育功利化淡化思政课教育地位,传统教学形式挫伤学生学习热情,离“大思政”教育平台构筑相距甚远等不足。强化思政课在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优化“大思政”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拓展高校思政教学的实践教育平台,创新思政课教学的考核与评价机制,是弥补以上不足的有效措施,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拓展以史育人的新阵地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抓住党史融入的交融点,坚持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紧扣伟大建党精神,提升党史资源精准化供给,抓住教学重点环节,构建“大思政课”育人体系,紧紧抓住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的思想基点、精神支点、内容衔接点、空间交汇点、效果观测点。  相似文献   

11.
党史学习教育是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要求,是思政育人的应有之义。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要求通过把握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三维路径,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实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相似文献   

12.
以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在价值旨归上,党史学习教育是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应有之义、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复兴之需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固本之基;在内在逻辑上,党史知识在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中一脉相承,党史精神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中一以贯之,党史文化在大中小学的校园文化中独领风骚;在实施路径上,要强化党史学习教育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中的主心骨地位,促进党史学习教育与大中小学课程及研究有益互动,通过公共党史资源一体化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改、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总结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经验,从何以可能、何以实现两个维度,论述党史学习教育赋能思政课教学的研究内容。从实现方式之变化、做到资源之整合两个方面入手,为党史学习教育赋能思政课教学提供保障。史料教学法、议题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为党史学习教育赋能思政课教学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14.
金兵  王宇昂 《大学教育》2023,(24):102-105
在高校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高校思政课常态长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需要采用公共课程与专门课程相结合的机制、线下课程与线上课程相结合的机制、教师讲授与学生感悟相结合的机制、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机制,并辅以必要的动力激发、统筹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5.
湖湘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党史教育,是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要求,是打造特色“大思政课”的重要途径。高校要积极探索与创新湖湘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教育的路径,抓好课程主课堂,铸湖湘红色之魂,实现课程育人;创建网络新课堂,研湖湘红色之学,落实网络育人;运用实践大课堂,践湖湘红色之行,强化实践育人。  相似文献   

16.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铸魂育人的重要阵地。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应有之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需要遵循科学指引,提升党史学习教育"高度"; 统整课程内容,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度";推动深度融合,延伸党史学习教育"广度";凸显独特价值,提高党史学习教育"温度"。  相似文献   

17.
高校建立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深圳六所高校的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总结出高校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1+6”模式,即在校党委层面做好党史学习教育的顶层设计,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网络平台、物理空间、主题实践、为民服务、课题研究等六个载体相结合,使其在多重力量的驱动下长期开展并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8.
党史是我党和人民群众历经艰苦奋斗所积淀的精神财富,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引导广大师生积极接受党史教育,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精神至关重要.文章从实现中国梦的需要、思政课学习的基本需要、提升高校学生政治素养的客观要求三方面解读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并围绕摒弃固化教育理念:党史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党史学习是高校大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百年党史是高校大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调研当前高校党史学习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现状,分析存在的系统性、创新性、常态化不足问题,提出教育场域理论支撑下的党史学习融入大思政教育构建"1+3+N"模式。结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1+3+N"模式实践,提出融入思政课程(融入教学内容、推进教法创新、挖掘校史资源)、嵌进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师培训、专业课程教学)、走近思政实践(融入组织生活、社区活动、校外实践)的创新路径,通过系列举措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提升铸魂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20.
骆莎 《成才之路》2024,(1):33-36
把“四史”教育深度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应深化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认识,明确“四史”教育融入的目标;构建“四史”教育浸润机制,丰富思政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筑育人新场域,共建多维立体思政实践育人环境;打造“联动”师资队伍,构建高职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四史”教育搭建网络平台;打造“特色”品牌实践课,倡导体验式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