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段飞  郑菊  张薇  王义刚 《辅导员》2014,(12):11-20
正近年来,围绕"创造适合生命健康成长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幸福教育"办学理念,以及"培养立足民族,面向世界,健康自信的我"育人目标,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学区立足地域优势,突出特色发展,实施开放办学,倡导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充分发挥中心校基础教育改革的创新引领作用,以高质量的"书香阅读"工程作为系统提升学生整体素养的重要根基,并在此基础上整体建构以提升生命质量和发展内涵为特色的艺术教育、生理与心理相融合的生命健康教育和以探索提升国际化能力为导向的新型英语教育,通过多维立体模式促学校稳步提升、学生全面成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区域均衡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专注戏剧艺术教育,深挖戏剧艺术的育人价值;着力打造"全息剧场",构建全方位戏剧艺术育人空间,深化戏剧艺术文化内涵,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在梳理打造学校课程总图谱——个性化3D课程图谱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建构,以凸显戏剧艺术教育的价值,形成以学科融合、经历体验、资源拓展为特色的高中艺术综合主题课程,以此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广州市白云艺术中学着眼艺术教育的探索,走特色办学之路,建设“岭南艺术特色课程”。课程是育人的载体。学校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学校的特色化发展首先体现在课程的特色化上,特色课程建设是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段飞  郑菊  张薇  王义刚 《辅导员》2014,(8):11-20
近年来,围绕“创造适合生命健康成长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幸福教育”办学理念,以及“培养立足民族。面向世界,健康自信的我”育人目标,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学区立足地域优势,突出特色发展,实施开放办学,倡导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充分发挥中心校基础教育改革的创新引领作用,以高质量的“书香阅读”工程作为系统提升学生整体素养的重要根基,并在此基础上整体建构以提升生命质量和发展内涵为特色的艺术教育、生理与心理相融合的生命健康教育和以探索提升因际化能力为导向的新型英语教育,通过多维立体模式促学校稳步提升、学生全面成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区域均衡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鞠灿平 《教育》2013,(22):43
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的百年发展史也正是艺术教育的百年探索史。学校一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出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艺术教学新路逐渐形成了"以美育人,和谐发展"的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学校重视艺术教育教学,成立了艺术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处室领导和艺术教师为成员。在具体教学中做到"五有"、  相似文献   

6.
小学艺术活动因为常常在课外开展,很多学校便置之于课程规范之外,以致难以达成审美素质高质量培养目标。在践行新课标精神的教学变革中,必须让艺术活动回归课程生态。立足实践基础,提升育人价值,要把艺术活动建成项目课程生态,完善质量保障机制。艺术活动项目课程具有综合育人、实践育人、校本育人的价值特征,通过教材、校园、地方、生活、网络等路径开发资源,建成类型体系和内容体系。组织开展具体项目的艺术活动则要建构教学模式、建立活动过程思想和行为规范,作为项目活动常态运行和长效发展的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7.
鞠灿平 《教育》2013,(8):43-43
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的百年发展史也正是艺术教育的百年探索史。学校一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出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艺术教学新路,逐渐形成了“以美育人,和谐发展”的学校艺术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湖南工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团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立足地方高等院校教育与人才培养需求,主动适应新形势,以观念创新推动育人实践,以综合改革提升育人内涵,不断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一体两翼三化四结合”育人模式。文章阐述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育人模式构建的目标与原则、探索与实践过程,总结了育人模式特色与育人模式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9.
吴颖 《文教资料》2014,(7):142-143
全员育人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是使学校整体德育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保证。本文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为例,阐述了对构建全员育人体系的背景、内涵、意义、特色及实践性探索和思考,旨在使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关注下健康成长。提高素质,并对高职及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观,其课程改革是新时代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必然选择。图形创意课程不仅是学生掌握设计方法、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步入社会和成为设计师所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文章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出发,探索该课程的教学建设和实践经验,立足专业育人的大格局,制订教学理念、重构教学目标;以专业特色为落脚点,剖析教学内容,合理规划和布局思政资源,并以典型案例进行实践探索,以期实现对学生价值引领和专业能力的双重提升。  相似文献   

11.
一所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这样的人?这个问题就好比是学校办学的灵魂,唯有目标明确,才能实现教育的本质。笔者认为:选准突破口,实行错位发展,用艺术提升学校内涵与核心竞争力,用艺术照亮人生,用艺术提升学校整体美育。本着"高品位、儿童化"的原则,以"书香艺苑"为主线,创建了以书香与艺术相结合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在特色引领下,开展课堂教学的审美化改造成为全校的共识;构建"五美"课堂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将"乐美育人"理念融入到学校课程的设置与实施中,把美育带给每一个孩子,惠及每一名学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县域整体推进策略进行了探索.认为行政统筹规划是推动课程发展的根本;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师资素质是课程推进的必备条件;立足地域实际,开发特色资源、整合课程内容,课程才具特色;建立推进策略、探索活动模式、加强教研科研、研究有效教学、建立教学评价等措施,是提高推进质量、推动课程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保障,也...  相似文献   

13.
姜源 《中小学管理》2023,(11):25-27
以特色课程建设撬动学校特色发展,是学校走向高质量发展的一条可行路径。中央美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基于“大美育教育观念”,探索构建十二年一贯制艺术育人环境,形成兼具基础性和专业性、“五育并举,以美育人”的“尚美”课程体系;同时立足学生发展,推动包括基础课程群、拓展实践课程群和美育特色课程群的课程体系科学实施,构筑起小初高一体化贯通培养的特色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4.
学校的特色化发展首先体现在课程的特色化上,特色课程建设是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的必由之路,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内容。近几年,广州市白云艺术中学立足艺术教育,积极开发建设"岭南艺术特色课程",获得了广州市普通高中特色课程重点立项。学校基于岭南艺术特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努力提升学校的办学综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我国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整体处于杂乱无序和缺少文化历史特色的状态,同时与当前其他类型的设计面临的问题一样,公共设施设计教学也面临着如何深入立足城市和当地实际的问题。鉴于此,在分析现有主要误区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提出恢复城市文化特色是提高公共设施设计水准的必然途径。利用实地考察与市民参与等方式将历史人文特征融入教学,才能促进公共设施设计教学水平的提升。从城市特色出发研究公共设施设计教学是高等教育与城市内涵连接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6.
在国内外重大活动的舞台上,艺术院校学生以高水平的艺术表演参与社会服务,在文化传承与传播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高规格、多层次的艺术实践搭建了大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桥梁,成为与专业教学并行的育人渠道和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手段。本文试图以近年来北京舞蹈学院服务我国建设的具体实践为例,通过对人才培养效果的具体分析,探索具有艺术院校特色的育人模式,即专业教学、艺术实践、社会服务协同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国家对美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以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专业特色及工作实际,以艺术实践为抓手,探索新时代高职院校美育教育新方式,将体验与个性化发展相结合,理论学习与艺术实践相结合,思想引领与育人成效相结合,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美育教育成果,探索多方面育人路径,拓展新形势下艺术实践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提升中职毕业生的综合素养,职业学校应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同时,关注他们审美修养、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发展。公共艺术(美术)课是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针对本课程的师资建设、学情现状、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推进策略:一是通过内培外引,提升师资配备的合理性;二是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立足实践应用,体现职教特色,强化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正>广东省工科公共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核心思想是融工科"验证、探索"等实验教学理念及公共艺术科研成果于工科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中,构建工科公共艺术创新育人体系,嵌入工科人才培养的整体视阈,促进艺术审美相融合,探索"专业能力+艺术素养"的工科育人模式,实现培养艺术科学家和文明思考的工程师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马俐  吴强 《华章》2010,(28)
高校设置的艺术教育课,其目的就是提高大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鉴赏和批判能力,陶瓷艺术选修课是以陶瓷艺术设计为特色,以美术理论教育为基础的特色选修课,坚持以育人为本的宗旨.因此,开设陶瓷艺术选修课目的就是培养和引导大学生追求真、善、美,提升艺术素养,学会欣赏,甚至于学会生活,学会艺术化地生活,从而完善大学生个性,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