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校校史是高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蕴含丰富的育人资源。结合校史教育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独特优势。高校教育者必须在校史教育过程中把握大学生的心理规律,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发挥校史教育的独特优势,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刘青 《教育探索》2012,(1):140-141
校史教育资源对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作用.整合利用校史教育资源,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要加强校史研究,挖掘校史资源,二要整合校史教育资源,建设校史展馆;三要编写校史教育读本,设置校史教育课程;四要建设校史教育景观,开展校史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余友辉 《福建教育》2023,(21):43-44
<正>校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高职院校要把“校史+思政”视作育人的重要环节,切实认识立德树人视域下校史文化的价值与契机。因此,梳理校史文化与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相促的逻辑和理路,发挥校史资源的独特作用和优势,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动性和亲和力,是新时代继承和弘扬校史精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需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着力点。一、指向立德树人的“校史+思政”育人优势校史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有着合乎理性的价值支撑。探索以校史资源涵养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强大的思想根基。红色校史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深入挖掘、利用好红色校史文化资源,有利于推动高校“大思政课”走深走实,真正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打造“离学生最近的思政课”,更好地发挥红色校史文化立德树人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在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过程中,高校校史资源具有不容忽视的导向、激励、陶冶作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校史思政育人作用认识不到位,学生对校史资源思想认识不够深入,校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融合还不到位,保障校史教育有效运行的机制也还欠缺。通过健全体制机制、深入挖掘资源、促进多维融合、加强队伍建设、注重调查研究,为校史教育提供制度保障、提供丰富素材、提供有效载体、提供智力支持、提供理论遵循,让校史资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6.
在新形势下,校史文化资源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作用,通过深刻挖掘民大校史文化精神内涵,新形势下努力探索实现校史文化融入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7.
校史资源中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能够帮助青年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师德师风、激发严谨治学的科研精神以及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因此,新时期高校应重视校史资源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激励青年教师成为校史资源的挖掘者,引导青年教师成为校史资源的研究者,推动青年教师成为校史资源的传播者。  相似文献   

8.
校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应认识到校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创新校史文化传播形式,搭建校史文化的立体传播平台,推进校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校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深入挖掘校史的教育功能,开设以高等学校的历史为课程内容的校史课程,对促进高等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阐述了开设校史课程的意义,并对校史课程的教学做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研究校史文化拥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高校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挥高校校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农大的历史,是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结合校史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体现了实践教学特色。可以通过小历史感知大历史,增强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切身感受,认识到学校的发展、前途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相关,由此激发学生爱国爱校情怀;通过讲述校史、参观校史馆,可以改变一味的课堂教学方式,走出教室,落实教学实践环节,提高教学效果;校史教育可以拓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通过系统回顾几代农大人奋斗历程和辉煌业绩发挥校史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2.
校史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史教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校史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独特优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运用心理定势、利用从众心理、培养认同心理等方式,开展校史教育。  相似文献   

13.
校史文化是建立在学校历史上的文化,反映和代表了学校的过去和现在,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和纽带,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当前,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陷于融入观念偏差、校史文化资源挖掘不够、融入制度不健全、融入主体自身局限等现实困境,出路在于更新融入观念,深入挖掘校史文化资源,落实融入制度保障,增强教育主体融入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校史以实物、声像、口述、文献等多种载体形式,脉络清晰地记载了学校建设、发展的历史过程,具有内容真实性、资源唯一性、内涵持久性等独特优势。在铸魂育人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高校校史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着价值引领、精神激励、榜样示范等育人功能。校史所承载的办学理念、大学精神等文化元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挖掘校史资源,加强校史育人队伍建设,创新校史育人载体,能够充分发挥大学校史的育人功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
理想信念既是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根本反映,又是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内容。本文针对部分中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且片面、部分家庭理想信念教育功利化明显、部分学校理想信念教育形式单一且活动零碎的现状,以红色校史为抓手,通过梳理红色校史资源、多方融入红色校史、活动渗透红色校史等路径,不断强化中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切实增强中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斗的信念、决心,让优良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6.
校史中蕴涵着历史传统、文化氛围、大学精神,以及大师风采、校友事迹、育人环境等十分丰富的教育资源,利用校史资源开展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而推进校史教育的系统化、课程化、景观化是实现校史资源德育价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校史资料是一所学校独有的文化资源与信息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与信息资源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采取编修校史文献、建设校史馆及建立网上特色资源库等形式记录与整理校史资料。综合利用校史资料,用于学校宣传、爱院教育与校史研究。  相似文献   

18.
校史资源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却长期被忽视。正确定位校史资源,发挥其应有功能,当列入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视域。  相似文献   

19.
校史蕴涵着丰富的大学生素质教育资源.通过分析校史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优势,提出用校史教育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校史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党员校史教育,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史教育是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