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同学们: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全力推进“八荣八耻”宣传活动在广大中小学生中的开展,使广大中小学生真正成为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力军,按照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让“八荣八耻”的宣传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的要求,学生之友杂志社决定举办“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做文明青少年‘学生之友杯’”有奖征文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2.
谢慧莲  王华 《江西教育》2006,(18):38-39
活动目标通过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懂得以集体利益为重,消除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观念和行为,树立和坚持“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准备1.课前师生共同收集他人或自己有关团结互助的资料、照片、事迹等。2.制作好多媒体教学的课件。活动过程第一阶段:精心组织学生学习“八荣八耻”我校根据上级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要求各班认真深入地学习“八荣八耻”,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我班根据学校精神充分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先引领学生学习“八荣八耻”,互相交流自己读懂了哪条,…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全力推进“八荣八耻”宣传活动在广大中小学生中的开展,使广大中小学生真正成为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力军,按照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让“八荣八耻”的宣传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的要求,学生之友杂志社决定举办“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做文明青少年‘学生之友杯’”有奖征文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全力推进“八荣八耻”宣传活动在广大中小学生中的开展,使广大中小学生真正成为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力军,按照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让“八荣八耻”的宣传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的要求,学生之友杂志社决定举办“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做文明青少年‘学生之友杯’”有奖征文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5.
加强对青少年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荣辱观教育,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为此,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荣辱观教育的精神实质,切实将荣辱观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针对青少年思想、心理和生理特点,通过扎实有效、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真正把“八荣八耻”要求,体现到青少年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之中,落实到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以下三个结合。  相似文献   

6.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出席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他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掀起宣传和学习“八荣八耻”的热潮。如何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担负起对青少年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重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每个政治课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一、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到将“八荣八耻”引入政治课堂的重要性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思想道德问题,这些问题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勤…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着丰富的内容,给广大青少年学生提供了是非鲜明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处世哲学,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点亮了信念的“明灯”。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在组织和开展荣辱观教育活动时,应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要明确目的、端正态度、克服形式主义,把荣辱观教育做实、做活、做好,让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融入学生心灵。  相似文献   

8.
“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辟总结和高度概括。通过荣辱观教育,使“八荣八耻”成为青少年自觉的行为规范,成为青少年树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德观的起点与动力。高度重视青少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德育水平,让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重庆外国语学校森林小学围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要求,发扬学校“生活教育”特色,坚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心灵”的原则,分“真知、真懂、真信、真用”四步走,创新开展了“八荣八耻”荣辱观系列教育活动。真知——就是让孩子们真正熟知“八荣八耻”的基本内容。为此,学校实施了“五个一”工程,即学校推出一个“八荣八耻”专栏;红领巾广播站每周推出一期“八荣八耻”节目;音乐教师教唱一首“八荣八耻”歌曲;班…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要使“八荣八耻”真正植根于学生的心灵,并最终内化为他们的信念,对学生产生鲜明的引领导向作用,必须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程来抓,且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为此,要努力建立健全下列“四项机制”。一、建立健全宣传机制一定要抓好宣传阵地的舆论号角作用,将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同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同为孩子们树…  相似文献   

11.
一、一粒米的来历——童话剧《一粒米》主持人1:三月四日,胡锦涛爷爷在看望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我们要引导广大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主持人2: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对引导全社会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为我们,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一个准绳。主持人1:小朋友,开始班会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人活着离不开什么?学生举手回答:空气、水、粮食……主持人1: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今天我们就要进行一个关于粮食的主题队会《一粒米》。主持…  相似文献   

12.
“八荣八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理论内涵,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时代性,必须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到高校的整体教育计划中,在教育规划、师德建设、建章立制、宣传教育、学生日常的管理与实践活动等环节上,切实融入“八荣八耻”,才能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将“八荣八耻”变成大学生自觉遵循的行为意识中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参加“教育系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的座谈会时强调“: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教育中突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与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和认识水平结合起来。摘自《北京晨报》教育部长周济指出:“八荣八耻”要引入课堂  相似文献   

14.
文峰 《考试周刊》2012,(45):22-23
盘王节文化是瑶族节日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培育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有利于青少年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有利于青少年学生感悟亲情。  相似文献   

15.
针对社会道德建设,特别是青少年道德发展存在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德规范——“八荣八耻”。“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道德价值内涵的精辟概括,是传统中华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凝聚与结合。贯彻落实好“八荣八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  相似文献   

17.
雷杰能 《江西教育》2006,(23):17-18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八荣八耻作为道德的准则,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首由吉安县一中音乐教师肖忠浩作曲的《“八荣八耻”歌》,已在吉安县各学校每个班级反复传唱。歌谣是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吉安县通过开展全县性的教唱《“八荣八耻”歌》活动,让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学生心中扎根,从而唱响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旋律。今年六一儿童节,全县各学校师生同唱《“八荣八耻”歌》的场面蔚为壮观,形成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浓厚氛围。教师们唱响了《“八荣八耻”…  相似文献   

18.
加强对青少年的荣辱观教育,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从当前我国的实际出发,着重论述了“八荣八耻”的含义、战略意义,并根据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对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路径进行探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加强对青少年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荣辱观教育,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为此,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荣辱观教育的精神实质,切实将荣辱观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针对青少年思想、心理和生理特点,通过扎实有效、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真正把“八荣八耻”要求,体现到青少年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之中,落实到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以下三个结合。一是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利用和发掘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和主渠道,真正做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通过课堂教学,不断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在实践中,我们要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育内容,在中小学相关课程特别是语文、历史、社会、思想政治等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同时,我们还要紧密结合各自学校、班级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有关荣辱观教育的基本素材,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对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此外,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也要最大限度地发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因素,积极主动地开展荣辱观教育。总之,在对...  相似文献   

20.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教育战线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对学生“八荣八耻”调查问卷为基础,分析了学生中的思想主流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将“八荣八耻”教育切实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道德实践相结合、与法制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具体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