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丛书是一宗刊刻数量相当大的专类图书.据估计,我国从雕版印刷发明到辛亥革命为止,瑞存古籍约有十五万种之多,而丛书一类所收约有五万种,未收的佛藏汇刻及新式丛书,以及待补入的丛书,其子目估计约一万种,占整个古籍的三分之一,它是研究我国历代政治、军事、文化、科学的重要文献.显然,研究古籍丛书的开发与利用,是我们图书馆研究开发利用馆藏文献不可小视的一块阵地,它对研究我国古代文献典籍、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一古籍与古籍整理古籍的数量我国是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发达,文物昌盛,保留和流传下来的古籍,数量十分巨大。我国古代的书籍,最早的是竹木简册,稍后是手抄的卷子,宋朝以后木刻印本兴起,成为书籍的固定形式。据有关专家们的估计,我国现存古籍约有8万种左右。清朝乾隆时候官修的《四库全书》,是一部规模宏大的丛书,基本上包括了乾隆以前我国古代的重要著作,所著录的书籍(连同未收入《四库全书》的存目)共10254种。自此以后,古籍的种数又有大量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中国丛书综录》等丛书目录所载词集类丛书甚为丰富,然囿于中国古代典籍浩繁等原因,失于收录者仍时或有之。兹依吉林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文献,补辑漏收词集类丛书目录4种,并作叙录。4种词集目录分别是:《花萼联咏集》、《海宁三家词》、《寿香社词钞》、《雍园词钞》。  相似文献   

4.
我国有着悠久的辑刊丛书的优良传统。汇聚两种以上独立完整原属单本流行的书面为一新书,并冠一总书名的书称为丛书。丛书的作用是极其大的,在其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为整理古籍、保存古典文献、促进图书流通利用、传播文化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清代是我们中国古代丛书辑刊的全盛期,“丛书流布,多而且精”。仅就《中国从书综录》粗略统计,此书计收现存古代丛书二千七百九十七种,其中有宋辑刊四十多种,元不足十种,明越超前两代也不过三百九十多种。宋元明三朝,近七百年之历史,仅有从书四百五十种左右.而有清一代二百六十八年,现存丛书达一千六百九十多种,可见其盛。  相似文献   

5.
美 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该馆是北美中文书籍入藏最早,也是西方收藏中文图书最富的一所图书馆。清同治八年(1869),清政府将明清刻本十种,共计993册赠送给该馆,这些典籍成为美国东方文库之祖。其后,美驻华公使及清廷陆续赠书,使该馆中文藏书日渐充实。其所藏中文书籍约65万册,其中线装古籍30万册。还有上万种的中文期刊。包括中国地方志、丛书、类书、图谱、诗文集以及历史、文学、经济等当代论著。线装古籍中,有宋、元、明刊本2000余种,约3万余册;抄本及稿本约200种;方志3750种,约6万册;家谱300种,约5000册;别集4700种;丛书3000种。另该馆法学图书馆藏有中国历代法制图书约3万册,国立农业图书馆有中文图书约2万册,国立医学图书馆中文图书约1万册。  相似文献   

6.
李士娟 《历史档案》2015,(2):130-134
《四库全书》是由清政府组织一批学者编纂的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该书对乾隆朝以前历代典籍进行了总结和整理,同时也销毁了大量的古籍。在《四库全书》编纂完成,缮写数部并且已经分贮各阁之后,依然检查出有的书有"违碍字句",而再行撤毁、抽毁了共11种书籍,这就是《四库全书》撤出本。但这些书籍撤出后并未完全销毁,仍留存下来10种存于故宫博物院。从其版本看,应是从不同阁中撤出集中到宫里,准备销毁的。这些书籍原存方略馆,故宫博物院成立后,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档案保护思想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麻新纯 《北京档案》2005,(11):12-15
中国现存的历史档案有3000余万卷之巨,由档案转化而来的古籍则数不胜数。如此多的献典籍历尽沧桑而流传至今,主观上与我国历代统冶都十分重视对档案的收藏和保护有关,客观上与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古代档案保护技术不无关系。我国古代的档案保护技术从总体上说比较发达,内容也很丰富。从档案库房的建筑到有害生物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图书馆》2015,(3):F0002-F0002
江苏,素称人文荟萃之地,古籍藏量丰富,藏书文化源远流长。翻开整个中国藏书史。江苏及其周边一带的藏书几乎占据了整个中国藏书的半壁江山。在全国公共图书馆收藏的3000万册古籍中,江苏便占有350万册,入选前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211种,占全国总量的10.66%,名列全国前茅。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让珍贵典籍走进大众,并充分体现江苏珍贵古籍的风采,  相似文献   

9.
在中日两国源远流长的关系史上,典籍的交流无疑是其中繁富而灿烂的篇章。而作为古代文化汇聚和总结的古籍丛书,对于中日典籍交流起了殊可称道的重要作用。笔者近年来致力于古籍丛书的考究,同时对中日文化交流史亦颇有兴趣。本文拟从数部影响较大的丛书入手,来探讨中日典籍交流史上的有关问题。清代鲍廷博辑、鲍志祖续辑的《知不足斋丛书》,计三十集,凡收书二百零七种,是一部以精善著称的大型综合性丛书,在古籍丛书中占有重要地位。该丛书注意收录从东瀛传返故国的中土佚书,如《论语集解义疏》、《古文孝经孔氏传》、《孝经郑注》、《全唐诗逸》等,均颇具参考价值。此乃《知不足斋丛书》的一大特色,也是后人对该丛书给予高度评价的重要缘由之一。  相似文献   

10.
《旧唐书》具有保存史料原貌的优点,但在编纂与传刻中多有文字讹误,虽有中华书局点校本,但疏漏甚夥。《中国典籍与文化研究丛书》第一辑中之《(旧唐书)辨证》,是武秀成花十馀年工夫完成的,分九个专题,共三十馀万字,多有独到见解和重要发现,例如改正该书系时讹误约四百条,订补《旧志》讹脱近百处,以及对点校本误校的分析等,均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今后研读《旧唐书》者所必备。  相似文献   

11.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极其丰富的文化典籍。现存的古籍文献,仅就《中国丛书综录》、《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及存目书、《贩书偶记》正续编三者合计,尚有63853种。这些浩如烟海的古籍,按照我国传统的分类法,分为经、史、  相似文献   

12.
祝晓风 《图书馆》2002,(6):19-19
11月 2 0日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成果展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开展。这是近年来较全面地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古籍整理出版成就的展览。据不完全统计 ,建国以来经过研究、整理之后出版的古籍图书约为 1万种〔其中丛书如《丛书集成》(收书 4 10 0种 )、《四部丛刊》(收书 5 0 4种 )等只作 1种计〕。而从 1981年至今所整理出版的古籍图书总计约为 80 0 0种 ,占建国后新版古籍总量的 80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远比清修《四库全书》的收书总数为多。1981年以后 ,国家每年约拨出专项经费用以支持古籍整理出版 ,再加上国家出版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 ,使…  相似文献   

13.
李春光 《图书馆论坛》2002,22(5):177-179
毛晋是明末清初一位赫赫有名的藏书家、出版家、所辑《津逮秘书》是一部很有特色的丛书,此书收录了许多罕见而又有实用价值的笔记杂录,尤以宋人之笔记为多,他一反明代编辑丛书删节割裂之陋习,收书多为首尾完备的足本,注重选择善本,进行校勘,为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罗益群 《图书馆》1989,(2):68-72
陈登原先生在《古今典籍聚散考》一书中曾将造成古代典籍厄运的火灾与因气候引起的虫害与腐烂之灾进行一番比较后,得出了一个较为允当而又十分惊人的结论:“火固足以厄书矣,其次则有慢性症之蛀与霉烂焉。其为祸之烈,虽不及火之促逼,然往往毁坏典籍于不易觉察之间,则其害亦可谓烈与火欤。”古籍作为载记古代学术文明的实物,它的保藏与流传又与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密切相关。一、湖南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古籍保护影响的因素湖南位于中国东南部,居洞庭、长江之南,南岭以北,在北纬24°10′—30°05′,东经108°50′—114°15′之间,就纬度位置来看,最南距北回归线仅1°13′,东南边境距离海岸亦  相似文献   

15.
<旧唐书>具有保存史料原貌的优点,但在编纂与传刻中多有文字讹误,虽有中华书局点校本,但疏漏甚夥.<中国典籍与文化研究丛书>第一辑中之<<旧唐书>辨证>,是武秀成花十馀年工夫完成的,分九个专题,共三十馀万字,多有独到见解和重要发现,例如改正该书系时讹误约四百条,订补<旧志>讹脱近百处,以及对点校本误校的分析等,均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今后研读<旧唐书>者所必备.  相似文献   

16.
中华医典     
内容简介:《中华医典》是第一部对中医古籍进行全面系统整理而制成的大型系列电子光盘。它收录了民国以前中国历代医学古籍804部,卷帐近万,约2.8化字,汇集了中国历代主要中医著作,其中不乏罕见的抄本和孤本,大致涵盖了直至清末为止的中国医学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是至今为止规模最为宏大的中医类电子丛书。该丛书首次运用电脑技术及以CD-ROM为载体出版中医古籍,为发掘、整理中医古籍找到了新的途径。同时,由于电子出版的成本相对较低,加上电子出版物使用方便,易于保存等特点,对祖国传统医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该盘具有编…  相似文献   

17.
正《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纂的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它所收录的书籍,上自先秦,下迄清代,几乎囊括了从古至今(指修书的乾隆年间)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并且,涵盖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各个学科门类和各个专门领域。而与之相辅相成的《四库全书总目》等官修大型目录著作,也继承古代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传统,钩玄提要,提纲挈领,不仅把《四库全书》著录、存目的上万种书籍统括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乃世界文明古国,其历史之悠久,文化之灿烂,亦是举世皆知。就古典文献中的类书而言,今存者虽200种左右,却久已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和利用。 那么,何谓类书?类书有什么特点呢?如何利用古代类书为现实服务呢?  相似文献   

19.
江苏,素称人文荟萃之地,古籍藏量丰富,藏书文化源远流长。翻开整个中国藏书史,江苏及其周边一带的藏书几乎占据了整个中国藏书的半壁江山。在全国公共图书馆收藏的3000万册古籍中,江苏便占有350万册,入选前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211种,占全国总量的10.66%,名列全国前茅。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让珍贵典籍走进大众,并充分体现江苏珍贵古籍的风采,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选取全  相似文献   

20.
江苏,素称人文荟萃之地,古籍藏量丰富,藏书文化源远流长。翻开整个中国藏书史,江苏及其周边一带的藏书几乎占据了整个中国藏书的半壁江山。在全国公共图书馆收藏的3000万册古籍中,江苏便占有350万册,入选前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211种,占全国总量的10.66%,名列全国前茅。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让珍贵典籍走进大众,并充分体现江苏珍贵古籍的风采,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选取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