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教育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新型城镇化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剖析《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十年间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成效,发现:农村教育总体水平实现“外推式”提升和“内生式”发展,城乡差距以及区域差距进一步缩小,各地农村师资水平及学校办学条件均得到显著改善。但同时,各地农村教育在经费投入、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整体质量水平等方面仍存在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新时代农村教育质量提升要融入乡村振兴及新型城镇化进程,在“两类学校”标准化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实现自我突破,并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创新上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2.
由于城乡经济差距的存在,很难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师资的绝对均衡.面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师资配置存在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只有认真分析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困境,设置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相对均衡的底线,通过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统筹的管理机制、流动机制和培训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的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3.
关松林 《教育研究》2013,(12):46-51,67
现阶段,区域内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不均衡,主要源于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均衡、区域内城市农村教育发展不均衡以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缺乏科学性。应制定标准、完善制度,明确资金投入是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重要前提,标准化学校建设是加快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关键环节,定向培养是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有效途径,资源共享是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长效机制,特殊政策是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县域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础,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是增强农民政治认同的重要途径。当前,义务教育县域均衡发展面临的障碍主要有四个方面:办学条件不均衡状况难以改变,师资力量不均衡格局难以打破,教育质量不均衡现象比较突出,教育经费投入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推进义务教育县域均衡发展,必须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契机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健全的教师管理体制为手段推动师资合理流动,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依托提升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以完善的教育投入机制为保障确保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两基”人口得到全覆盖,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日趋完善,生均公用经费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师资均衡配置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均衡发展取得了诸多伟大成就。伴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由“基本均衡”转向“优质均衡”,我国仍面临涵养义务教育质量文化生态、精致化城乡教育资源积极差异配置、农村学校优质师资可达性以及农村学校信息化赋能教育等方面的多重挑战。为更好应对现实挑战,我国必须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案。要推进认知更新,涵养质量导向的教育生态;要体现积极差异,实施尊重多维特征的教育资源配置政策;要打通优质均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构建“三个课堂”融入性应用模式;要坚持全员关注,建立增值教育评价的倒逼机制。  相似文献   

6.
促进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对实现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非均衡的问题,可以从强化政府在政策保障实施方面的责任,增加对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和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加强对义务教育师资的管理、调控和监督力度;满足贫困地区、农村边远地区学校的师资需要,加强师资培训;构建标准化学校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利用和优化现有教师资源;完善区域内教师资源互动与共同发展机制,建立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合作与轮岗制度;构建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评价指标,完善教师交流与合作的激励制度六个方面来探寻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部地区某县城乡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师资配置和教师专业发展情况的调研,发现我国中部地区县域城乡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乡学校办学条件依然严重不均衡,教育经费投入依然很不均衡,师资力量依然非常不均衡,城乡学校教学质量也存在太大差距。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我们提出的推进策略是:(1)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应在提供充足财政支持的同时,确保办学经费的合理分配;(2)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科学合理地调整城乡学校布局,必须方便农村学生就近入学,着重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缩小校际间的明显差距,乡镇和农村学校应提升办学质量而非扩大办学规模;(3)扎扎实实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义务教育规范化发展;(4)加强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建设城乡学校教师合理流动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规范教育管理和促进教育均衡的重要举措。原平市教育局根据《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标准(试行)》文件精神和忻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验收的各项指标要求,在推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4,(A0):165-166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石,然而,我国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差距依然十分显著,不仅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而且严重制约着教育公平的实现。造成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不均衡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教师质量的差异,所以在当前促进教育公平的各项措施中,各地除了要加强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硬件设施的标准化建设外,更要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教师质量,以促进师资均衡协调发展,这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0.
陈纯槿  王红 《中学教育》2010,(11):3-6,26
基于对广东省N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调查发现,县级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普九"巩固水平、办学条件、资金投入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要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建立健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逐步完善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积极推进薄弱学校改进,全面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更加成为当今备受关注的问题。在诸多影响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中,教师是最根本的因素。近年来,在“教育优先”的原则下,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学校硬件设施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通过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城乡教师工资水平拉平、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等措施,曾经的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农村中小学师资问题依然突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也是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任务。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摆脱贫困的关键途径。教育扶贫不仅要加大乡村学校资金投入、完善政策倾斜等显性帮扶,更要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为抓手,采取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动态均衡配置师资、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和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等措施,培养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怀,解决乡村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水平不高,师资结构不合理等隐性问题,推进脱贫致富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村义务教育段生源逐年减少,农村学校存在规模小、师资不足、设施不足、质量提升困难等问题;要改善办学模式,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均衡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配置中存在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师资配置不均衡,教学质量教学水平不均衡、教师发展不均衡。现阶段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配置失衡的原因主要包括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缺乏配套性政策的支撑和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政府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不完善和分税制的财政问题并加政府调节力度不够,责任机制未建立,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等。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均衡配置的政策性建议包括完善农村及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宏观制度保障;积极推进城乡及校际间教师合理有序流动和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教育信念等。  相似文献   

15.
优化乡村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是加快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的基本诉求。本研究借助DPSIR概念模型设计了包含师资配置风险水平和应对能力的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6-2020年31个省份城镇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数据训练出BP神经网络模型对乡村义务教育师资配置脆弱性进行评价,进而通过权值系数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结果表明:2016-2020年乡村师资配置脆弱性呈下降趋势,但存在“东低西高”脆弱性局面;小学阶段乡村师资配置比初中阶段乡村师资配置更加脆弱;11项评价指标对乡村义务教育师资配置脆弱性的影响有主次之分。为此,应努力缩小师资配置的空间差异,提升小学阶段师资配置水平,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一直是全面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短板,即使在经济政策大力支持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依然存在着诸如学校规模萎缩、生源质量差、教师“留不住”等困境,出现了“强支持弱发展”现象。为了更好地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落实政策实施的有效性,文章从城镇化进程给农村带来的务工结构变化、乡村文化的失落以及教育协同等方面深层次挖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顺势而为,提出科学发展乡村小规模学校,完善政策保障机制,盘活优化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发挥乡村校长领导力,激发乡村教师发展力,提升小规模学校发展质量;创办农村家长学校,提升家校合作水平等改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当前,随着农村学龄人口不断向城镇流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城挤乡空"的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严重影响着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和质量提升.这一问题的出现是人口流动、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等多重因素叠加所致.优化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应在精准把握"城镇化发展趋势和乡村振兴战略"二维的基础上,遵循"优质均衡"的基本原则,以"规...  相似文献   

18.
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新疆南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提升双语教育质量的关键.近年来新疆南疆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较大改善,但依然存在教师总量不足、双语教师更为短缺、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乡村教师流失、双语教师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同时,制约和影响南疆教师队伍建设的因素主要有教师编制管理不够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投入不足、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双语教师培训效果不理想等.因此,推进南疆义务教育师资建设需要完善教师编制管理、提升教师的总报酬水平、健全教师培养、补充与退出机制、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并完善双语教师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9.
教师培训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调查农村教师培训意愿影响因素为提升教师培训效果提供重要参考。对四川省广元市833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进行调研,采用有序多类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个体因素、培训因素和学校因素对该群体培训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意愿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受年龄、教龄、职称、职务、工作胜任能力、培训态度、培训机会、既往培训师资符合程度、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形式和学校类型的影响,建议强化教师内部参培动机、构建分层分类分岗培训体系、优化教师培训需求要素和加大农村教师培训政策倾斜,从而提升农村教师培训效果,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积极性,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2-2008年《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的数据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进行初步分析表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在总量和生均层面上得到了普遍的持续性改善。但相对于国家标准,现代化办学条件整体不足和区域差距大仍然是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十分突出的问题。在基础教育未来十年以质量提升和均衡发展为战略任务的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推进将是进一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契机和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