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阐述了电机绝缘系统的绝缘诊断试验,以此评估电机的绝缘状态;并分析了电机绝缘的常见故障匝间短路,说明了匝间短路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2.
针对开关磁链永磁电机(switched flux permanent magnet motor,SFPMM)绕组匝间短路故障,为了确定影响短路电流的因素和短路电流对电机的影响,揭示匝间短路电流的产生原理并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建立SFPMM在匝间短路故障下的三相绕组等效电路,给出了匝间短路电流的数学表达式,对匝间短路电流的...  相似文献   

3.
高压电机是指额定电压在1000V以上的电机,具有功率大、承受冲击能力强等优点,同时对绝缘等级要求较高。分析了故障高压电机YKK400-4定子绕组击穿原因,测定了电动机定子故障。采用亚胺漆双亚胺薄膜双玻璃丝带扁铜线代替传统扁线,提高了匝间绝缘等级。改变线圈成型方式,应用卷包-半叠包复合工艺等改进电机定子绕组制作。这些改进工艺大大提高了电机绝缘强度和运行性能,降低了槽满率,减少了材料的浪费。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证高速磁浮列车系统安全牵引运行,提出一种基于绕组函数理论的新颖模型并用该模型对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进行建模,便于实时计算列车的运行状态.首先在正常运行模型的基础上推导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在不同故障状态下的精确耦合数学模型,然后对其运行时存在的主要潜在定子绕组内部故障如单相短路、相间短路和单相开路等进行故障电流、电磁力仿真计算.将计算得到的直线电机运行电磁力随定子电流变化的特性曲线与有限元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的电磁力公式的准确性.通过比较在不同故障类型和故障短路比下故障电流、电磁力仿真结果的变化情况,找出了内部故障规律,同时显示了此解析数学模型在电机故障快速识别中具有可用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仿真软件中缺乏异步电动机故障模型的问题,设计出一种面向虚拟仿真实验的电动机匝间短路故障模型。基于匝间短路故障的特点,利用定子绕组线圈与电机参数间的定量关系,推导出故障后的电阻矩阵和电感矩阵,实现匝间短路故障电动机的数学建模。然后利用Simulink仿真软件将该数学模型进行编程实现,并与实际故障电动机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但能够准确仿真故障电动机的各个物理量,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容易理解、方便实现等优点。最后以相关课程的综合实训为例,设计了基于该Simulink模型的"虚实结合"教学流程。该故障电动机模型的开发与应用扩展了虚拟仿真实验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深度,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供电元件,为了供电的可靠性和系统正常运行,就必须视其容量的大小、电压的高低和重要程度,设置相应的继电保护装置。变压器的内部故障可以分油箱内部和油箱外部故障两种。油箱内部的故障包括绕组的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匝间短路以及铁芯的绕损等,对变压器来讲,这些故障都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油箱内故障时产生的电弧,将引起绝缘物质的剧烈气化,从而可能引起爆炸,因此,这些故障应该尽快加以切除。  相似文献   

7.
对运行中的变压器内部短路的故障及异常现象做总体分析,指出短路故障的几种分类,并对故障产生的原因加以说明,给出判断故障的方法,重点对变压器一侧一次绕组线圈匝间短路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定子电流信号进行异步电机故障诊断时,转子断条和匝间短路故障特征频率分量常常被电流的基频分量淹没,利用小波变换的能量谱对其进行诊断十分必要.考虑到小波分析在时域、频域都具有表征信号局部特征的能力,能通过时频窗的灵活变换来突出信号的不同频率成分;同时还有用小波处理非平稳信号的优越性,计算出各频带所占能量,进而获取能量分布的故障特征.实践表明,通过上述分析并从能量分布的角度出发,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出电机故障,诊断效果好于傅里叶分析;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思路,为电机故障在线实时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单相异步电动机工作时,只需要单相交流电源供电。由于它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噪声小,移动安装方便,对电源无特殊要求,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中。但单相电机启动频繁,起动电流较大,故障率较高。定子绕组短路电动机的绕组线圈短路,主要是由于过载、缺相、受潮、电压偏差过大、绝缘受损所致,包括匝间短路、相间短路及对地短路。绕组短路后,电流的大小和相位均会发生变化,破坏电动机原来的对称工作状态,使气隙中的旋转磁场由圆形变为椭圆形。椭圆形磁场中所含的反向旋转磁场会产生制动转矩和附加损耗,故绕组短路后会使转矩减小,转速…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显极式同步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的分布电压诊断法,通过分布电压的测量,及时发现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确定故障线圈的部位,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瞿鹏 《华章》2013,(22)
电动机过热是导致电动机烧坏的主要原因之一。负载过重、电源电压低、缺相启动和运行、定子绕组接地或匝间、相间短路、绕组接线错误、频繁启动及负载转矩大等都会使电动机定子绕组过热。硅钢片短路、电源电压过高及三相电压不平衡导致电动机铁心过热。散热不良、轴承损坏等也会导致电动机过热。  相似文献   

12.
水轮发电机组运行的常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水轮发电机运行中的温度监测、绝缘老化、绝缘污秽、定子绕组单相接地保护、激磁回路的绝缘和灭磁开关、发电机灭火、调峰运行以及电机机械方面的一些操作与维护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对高压异步电动机的在线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和预测性维护,研发了一套基于LabVIEW的高压异步电动机故障诊断系统。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电动机运行数据,基于数据分析获取反映电动机故障的特征量,实现电动机状态的在线监测和典型故障诊断。搭建的实验室测试平台对所述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快速地辨识出定子匝间短路、转子断条、轴承缺陷等典型故障,并进行可视化报警提示及关键数据存储,为电厂高压异步电动机关键辅机的“按需维护”与“预测性维修”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异步电动机的故障运行状态,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中丰富的电机及相关测控模块,结合多回路理论,建立了简易转子断条电机故障仿真模型及三相供电电压不对称时异步电动机运行状态仿真模型,并分析了电机各种运行状态下的定子电流、转速及转矩。同时针对不同故障,采用不同的特征量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当电机转子断条时,对电机定子电流进行频谱分析;当电机的三相供电电压不对称时,对不同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下的定子电流负序分量进行计算。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频谱分析方法可有效应用于电机转子断条故障的诊断;定子电流负序分量可应用于三相供电电压不平衡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李学 《考试周刊》2013,(64):195
主变近区短路,短路电流较大,初始机械损伤的基本形式是变压器绕组变形,引起局部放电,匝、股间短路,整段主绝缘放电或完全击穿导致主绝缘破坏。因此,变压器电气试验必要的检测项目要求更高,尤其是绝缘电阻的测量。  相似文献   

16.
某钢厂2台800kW风机担负着给高炉送风助燃的任务。由于采用变压降供电方式,厂方为提高供电质量且减少材料损耗,要求对该电机实行升压改造。高压风机的升压改造,必须保持电机导线的电流密度基本不变,保持匝间电压不变。对其电机绕组参数进行了升压的可行性分析,发现通过改变绕组的线号和匝数可以进行升压改造。改造后因槽内绝缘加厚,槽满率增高,对线圈的绝缘工艺进行了改进,提高了电机的耐温、耐压程度,保证高压风机的运行质量,实现了原额定电压6kV的风机在10kV电压下正常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大容量变压器主保护的纵差保护,可防御变压器绕组和引出线多相短路、大接地电流系统侧绕组和引出线的单相接地短路及绕组匝间短路,深入认识了解,对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介绍CRH2型动车组牵引变流装置的功能特点和工作原理,结合其故障诊断和保护功能,对发生频率较高的接地故障进行分析和排查,根据实际案例给出了CRH2型动车组牵引变流装置接地故障的处理方法和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相关专业学生在实践教学中面临的风险大、费用高、复杂环节难以开展等问题,综合运用实物仿真、虚拟仿真和虚实交互技术,开发了虚实结合的高速铁路受电弓-接触网仿真交互实验系统。首先,依据实际工程数据,等比例搭建受电弓、动车组及接触网等实体和三维仿真模型。然后分别设计高速铁路弓网运行现实场景和虚拟场景,通过虚实交互设计实现现实场景与虚拟场景的数据交互,真实再现弓网运行过程。在此基础上,在虚拟场景中设置弓网故障、电气联结故障、绝缘故障等高速铁路接触网主要故障类型,并利用Unity虚拟现实引擎进行虚拟交互开发,实现接触网检修维护仿真模拟,为在校学生实践教学和铁路企业员工培训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瓦斯保护具有动作快、灵敏度高、结构简单,能反映变压器油箱内部多种类型的故障,不仅能反映变压器油箱内部各种故障,而且还能反应差动保护所不能反应的不严重的匝间短路和铁芯故障,此外,还能够反应变压器油面降低和事故发生前的一些不正常运行状态。瓦斯保护能否正确动作以及对动作原因的分析、动作后的处理非常重要。对轻瓦斯保护动作后的分析并处理得当,可防止因不正常状态的进一步扩大而发展成事故跳闸,提高变压器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