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书法喧嚣多年,目前已有定论。理论说:传统书法是在当代文化视野中“生长”出来的关于书法笔墨的新的样式。也就是说,现代书法运动另辟蹊径.把传统书法的历史积淀与当今文化的某些精神融合,力图新的发现新的创造。这个新的创造包含两大部分:一是它的文化内涵有别于传统书法的内涵,二是它的书法形式有别于传统书法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禅宗,兴于唐而盛于宋,主要提出"不立文字,即心即佛"的修行主张,注重"心即真如"的本体论,启发了宋代文人对书法创作革新的欲望,注重书法的意境之美,开创了宋代书法的"尚意"书风.  相似文献   

3.
《世界文化》2013,(4):I0001-I0004
日本书法渊源于中国,而又有独特的发展。日本历代书法家们一边从中国浩瀚的书法传统中吸收营养,一边大胆创新,逐渐走出了一条既不背离中国书法艺术的根本精神,又具有日本特色风貌的书法历程。不可否认,作为世界第二书法大国的日本,其在书法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非常值得我国读者学习和借鉴。嵯峨天皇简介嵯峨天皇为日本桓武天皇之皇子,平城天皇之皇弟。生于延历五年(786年),驾崩于承和九年(842年),享年57岁。嵯峨天皇自幼好学,博览经史。诗文书法,皆成绝伦。与空海、橘逸势合称"三笔"。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自身实践的感悟,对武术与书法两者在"天人合一"、"阴阳"、"古代军事"、"古典美学"以及强调"悟性"、"修身养性"思想方面的异曲同工之妙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促进两者相互借鉴,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5.
书法     
《上海文化年鉴》2005,(1):284-287
概况;上海市中青年书法篆刻主题系列展;京津沪渝四直辖市书画作品巡回展;上海一云南青少年书法交流展;上海、新疆书法篆刻展分别在上海、乌鲁木齐展出;《淳化阁帖》杯“二王”系列书法大赛获奖作品展;庆祝上海解放55周年暨六一国际儿童节少儿书法现场赛。[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书法综述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42-242
2011年上海书法事业在贯彻“大发展、大繁荣、大团结”的方针中全面展开。为了把书法艺术打造成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名片之一的战略目标,首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全国第10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上海展区)”,这对上海书法的持续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上海的书法艺术更加融入到全国的“大书法”中。  相似文献   

7.
《世界文化》2013,(3):I0001-I0004
日本书法渊源于中国,而又有独特的发展。日本历代书法家们一边从中国浩瀚的书法传统中吸收营养,一边大胆创新,逐渐走出了一条既不背离中国书法艺术的根本精神,又具有日本特色风貌的书法历程。不可否认,作为世界第二书法大国的日本,其在书法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非常值得我国读者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艺术成就:苏士澍自幼酷爱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少年时代拜刘博琴先生为师,之后师从启功先生近30年,长期从事中国古代书法碑帖编辑出版工作,数十年专注中国书法、篆刻的创作,对中国汉画像砖、石及历代碑帖、拓片均有深入研究。苏士澍的书法兼习诸体,尤擅鸡毫作篆隶且颇具特色;其行草流畅,韵味浓郁;其篆刻宗秦法汉,寓己意于古风之中;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公益书画展览并于日本及我国港澳台地区举办个人展览,进行书法讲学;主编多卷本的《中国书法艺术》《中国书法全集》和百册《中国历代书法精品大观》等出版物。  相似文献   

9.
《寻根》2010,(4):I0001-I0001
胡传海 一九五六年生于上海,浙江宅波人。上海《书法》杂志执行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和"国展"评委(理论)。上海市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10.
《世界文化》2013,(5):I0001-I0004
日本书法渊源于中国,而又有独特的发展。日本历代书法家们一边从中国浩瀚的书法传统中吸收营养,一边大胆创新,逐渐走出了一条既不背离中国书法艺术的根本精神,又具有日本特色风貌的书法历程。不可否认,作为世界第二书法大国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秉承联络、协调、服务的宗旨,书法工作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给上海的城市增添了新的色彩。5月12日中国四川遭遇了特大地震灾害,上海市书协及时行动起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组织会员捐款奉献爱心,并组织举办了抗震救灾——上海书协理事书法篆刻展暨震灾募捐活动。奥运会期间,上海市书协举办了“迎奥运——上海书法篆刻扇面展”、“迎奥运——上海市青少年书法篆刻展”、“2008迎奥运·当代著名篆刻家作品邀请展”和“农工党迎奥运书画展”,通过展览传达了艺术家的奥运情怀。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书法史上,擅长书法的人不计其数,然而一家三代都擅长书法,风格又具家族特色而能名扬于世的却不多,尤其是客家人士,甚为可贵。而清代中期书法艺术大师伊秉绶及伊念曾、伊立勋一家三代的书法,则一直引起同道们的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13.
中华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化的瑰宝。古往今来,书法家创造的书法艺术,千姿百态、无奇不有,诸如扫帚书法、筷子书法、手指书法等等,不一而足。但这些都离不开人体持笔来书写;而今却有人操纵提线木偶,由木偶挥毫书法,被国际新闻媒体赞誉为“世界首创”、“神州一绝”。这一绝技的创始、表演,就是福建省连城县冠豸山艺术团的常务副团长、  相似文献   

14.
“力避狂怪,宽博雄浑”,乃严松林书法给人的首要印象。  相似文献   

15.
蔚学高可谓通观古今的"杂家",不但书法、绘画兼长,更能驾驭古今中外各种题材。绘画方面,写意花鸟、工笔人物,样样栩栩如生,笔笔落墨精彩。书法方面,蔚学高的草书潇洒飘逸,游龙走凤般自然流畅。与其说蔚学  相似文献   

16.
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由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日本朝日新闻社、日中友好会馆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现代书法20人展暨第46届日本现代书法20人展》将于今年4月24日至5月7日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展出。此展于今年1月18日至24日已在日本成功举办。我有幸和参展的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有幸拜见了前来鄂尔多斯市参加艺术沙龙活动的当代著名书法家,前全国文联副主席、书协主席的沈鹏先生,并向他就书法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请教,就我本人书法的创作亲自接受了沈老的指导。那天,我和凤鸣先生轻轻敲开沈老下榻的住处,他客气地请我们进了房间,通过和沈老短暂的接触,他给我留下了难忘而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张大千画款书法作为其绘画的有机组成部分,功力扎实,形式多样,风格鲜明,促成了张大千绘画艺术的超迈绝伦。他的画款书法具有开张恣肆、清癯刚健的风格美;在形式处理上,具有随形就势、相映生辉的章法美;让观赏者感知文图并茂、意蕴深刻的意境美;总体效果而言,则具有书画并善的和谐美。同时,他的画款书法也给后世画家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9.
友人带来一些朱伯雄先生书法的图片,我打开一看不胜惊奇。其书法清一色的周秦大篆,一阵古风顿时扑面而来。我之所以惊奇,是因朱先生乃西方美术史的著名学者,就其接受西方文化艺术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背景而言,一般不会太花精力进行书法创作,尤其古文字书法。因为,这是两个跨度很大的艺术范畴。古文字书法,即使对专门书法创作者而言,也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领域。  相似文献   

20.
唐代是我国书法的全盛时期 ,也是我国古代最广泛、最深刻的一次全民书法高潮 ,其艺术水平之高超 ,足能同晋人匹敌 ,而站在这巅峰之上的 ,便是颜真卿。颜真卿( 70 9-784) ,字清臣 ,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 )人 ,唐代名臣 ,杰出的书法家、政治家 ,2 6岁举进士 ,两年后擢制科 ,累迁殿中侍御史。杨国忠怒其不附己 ,天宝末出为平原太守 ,故世称“颜平原”。时安禄山反状已萌 ,真卿乃募勇士 ,与从兄杲卿共举兵抗击 ,后援绝力穷 ,乃弃郡还朝 ,封鲁郡开国公 ,故又称颜鲁公。真卿立朝正色 ,刚而有礼 ,事四朝不变其节 ,兴元元年 ( 784年 )被叛贼李希烈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