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杨世瑜 《兰台世界》2020,(2):121-124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京津地区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举校南迁,几经辗转,最后在云南昆明创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根据南京国民政府的要求和云南的实际需求,"西南联大"创办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简称"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凭借"西南联大"优秀的师资背景,该院发展迅速。"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培养目标明确,实施方案得当,促进了云南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考察论证西南联大的体育实践活动,是从"德育"和"智育"之外诠释西南联大师生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亦是全面正确评价西南联大历史贡献的必要条件,西南联大的体育实践活动和所践行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
邓招华新著《“文学场”视域中的西南联大诗人群研究》从文艺社会学视域出发,在历史场景的空间性重构中考察西南联大诗人群,穿梭于文化政治、艺术现场等多重语境的交叉地带,从新诗的现代性体验与诗形转换与建构两个层面完成了对西南联大诗人群的身份辨识,突显出西南联大诗人群体创作在新诗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抗日战争烽火催生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南联大)这所特殊的、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大学,西南联大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共主校务。西南联大汇集了一大批学贯中西的著名专家学者,大师如云,陈寅恪、陈省身、华罗庚、周培源、冯友兰、费孝通、吴大猷、吴晗、闻一多等赫然其中。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浅析西南联大三个主要职能处室之一的训导处入手,追溯、了解西南联大训导处的相关工作,以求获得其历史研究价值,并对当下高校学生工作提供积极借鉴。  相似文献   

6.
1938年随着西南联大在昆明的成立,国立北平图书馆也迁到了昆明,和西南联大共同组建了图书馆,袁同礼出任馆长,为了征集抗战史文献,国立北平图书馆又和西南联大共同组建了中日战事史料征辑会,广泛征集抗战史料,为丰富今日国家图书馆抗战时期的文献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由原国立清华大学、原国立北京大学、原私立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西南联大,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继续坚持开展体育活动。西南联大的体育活动,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西南联大是抗战全面爆发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联合筹设而成的新校。从组织性质、常务委员和管理人员的身份、师生管理、联大组织内部隐含的变数等方面阐述西南联大突出的组织特色,即三校在这所新设立的大学中是联合、合组关系,是参加西南联大、服务联大,而三校也有各自的建制、机构和事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的杨振宁热,与杨振宁与李政道的决裂、晚年娶翁帆为妻等社会新闻有关,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即西南联大研究正在愈加受到学界的重视。如果说西南联大代表了现代中国教育的桂冠,那么从西南联大走出的杨振宁、李政道、王浩、殷海光、邹承鲁等人便是这顶桂冠上最耀眼的明珠,而这其中又当以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杨振宁和李政道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抗日战争烽火催生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南联大)这所特殊的、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大学.西南联大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共主校务.西南联大汇集了-大批学贯中西的著名专家学者,大师如云,陈寅恪、陈省身、华罗庚、周培源、冯友兰、费孝通、吴大猷,吴晗、闻一多等赫然其中.  相似文献   

11.
周昊燕 《大观周刊》2012,(16):194-195
西南联大是抗战期间联合办学的成功典范,在抗战八年期间培养了大批人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堪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本文通过简单回顾西南联大发展,对西南联大的办学特色进行了分析总结,总结出成功经验,为当代高等教育的提供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全面抗战爆发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于长沙组成了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南迁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大.目前学术界多集中于对西南联大的研究,而关于西南联大前身——长沙临时大学的专门论述较少.本文拟探讨长沙临时大学对抗战时期湖南教育界的影响,以期揭示三校内迁与战时湖南教育发展之间的若干联系. 一、长沙临时大学为战时湖南教育界传播了抗日的火种  相似文献   

13.
<正>西南联大常委、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有一句名言,大意是说:大学不是有大楼,而是有大师的学府。1938年,我从南昌二中考入西南联大外文系。大学里,有幸聆听到陈寅恪、叶公超、钱锺书、吴宓、朱自清、闻一多等大师的精彩课程。一我于1938年考入西南联大外文系。教大一英文的,上学期是外文系主任叶公超先生,下学期是钱  相似文献   

14.
“我特别钦佩西南联大人在政治、经济压力下仍然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民主,学术自由,思想多元化,以及对不同意识形态和学术观点的包容。这种价值,是最佳的中国传统和最佳的西方传统的相结合,它不仅是中国大学最鲜活的血液,也是全世界的。西南联大人使得这种原则成为了西南联大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西南联大能够在漫长而黑暗的战争年代中存在的基础,这确实是一个非凡的成就,在世界教育史中写下了独特的一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漫长的抗日战争岁月中,西南联大熔铸为著名的民主堡垒、学术殿堂和教育重镇,承续了五四运动启蒙与救亡的双重精神,正是由于西南联大存在的独特价值,对它的历史资料加以挖掘和整理,就显得尤为重要。1998年,在西南联大建校六十周年纪念之际,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对人们了解西南联大,从中吸取办教育的宝贵经验,是很有意义的。这套书的史料价值是十分明显的,全书三百万字,共分六卷,即:总览卷,会议记录卷,教学、科研卷、教职员卷,学生卷,经费、设备、校由三校的校长共同担任,即由北人的蒋梦群…  相似文献   

16.
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其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基本满足当时教学之需。依据史料,从西南联大图书馆独特的采购制度、社会各界的捐赠、馆际互借等方面,探寻西南联大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经验,从而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7.
前记:今年6月20日上午我与渊冲兄欢聚于当年西南联大外文系老同学沈师光大姐家,天上地下,无所不谈。忽然间他谈锋一转,提到前不久在京与杨振宁先生聚首,杨谈及西南联大办得比当时美国一所赫赫有名的大学还好,而且谈了许多西南联大办学之“奥秘”。渊冲兄还说,他刚写好一篇有关他  相似文献   

18.
作为西南联大图书馆的开端,长沙临时大学图书馆也是联大图书馆历史的一个关键阶段。要对西南联大图书馆完整的历史进行深入了解,离不开对长沙时期的办馆历程的研究。文章从成立背景、组织结构、藏书建设、阅览服务等方面入手,详细描述了长沙临时大学图书馆的办馆情况。  相似文献   

19.
<正>抗战时期,西南联大以"刚毅坚卓"(校训)的精神和学术自由之环境,在短短八九年就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材。据校史记载,西南联大师生中的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共172人,其中联大学生90人,联大教师82人,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的奇迹。回顾西南联大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特点和方法,对我国高等教育和军队院校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在顶层设计上确立"融通文理"的人才战略  相似文献   

20.
在西南联大时期,清华大学图书馆以一种独特的形态延续着,即清华图书部。它在战争年代,具有独特的价值与历史合理性,不仅为西南联大图书馆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而且为战后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复建积蓄了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