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马克思在1848年席卷全欧的革命风暴中,创办了“革命无产阶级最好的机关报”①——《新莱茵报》。《新莱茵报》的全称是《新莱茵报·民主派机关报》,虽然举的是民主派的旗帜,但“它到处,在各个具体场合,都强调了自己的特殊的无产阶级性质”。②随着革命与反革命决战的临近,报纸的语调变得叵猛烈和热情。最初不能一下子写在自己旗帜上的无产阶级性质,在决战时鲜明地写下了。在革命年代,《新莱茵报》是德国最有威力、最有影响、最善于鼓舞无产阶级群众的报  相似文献   

2.
王旭 《新闻世界》2009,(7):92-93
在欧美等国的新闻事业史上,资产阶级报刊和无产阶级报刊是两种比较典型的报刊.作为这两种报刊的典型代表,普利策创办的《世界报》和马克思创办的《新莱茵报》之间存在着诸多的不同点。本文主要从受众定位、资金来源、肩负的使命、语言风格、报道的侧重点以及编辑部制度等几个方面阐述两份报纸的不同之处,认识资产阶级报刊与无产阶级报刊的特征及二者间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1884年写的《马克思和〈新莱茵报〉》一文,概括了《新莱茵报》的出版环境、政治方针、报道策略以及马克思在其中所起的灵魂作用。通过考证与分析,本文认为恩格斯主要论述了两个观点:一是党报要勇于贯彻党的纲领和策略;二是党报要坚持无产阶级利益,并利用法律条件进行文字斗争。  相似文献   

4.
吴瑶 《青年记者》2010,(4):73-73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工作是从创办《莱茵报》开始的,并且始终与新闻工作紧密联系,在长期的新闻工作中留下了大量关于新闻工作的论述,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关于新闻出版自由、人民报刊等的思想。这些思想在逐步发展中,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马克思新闻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工作是从创办<莱茵报>开始的,并且始终与新闻工作紧密联系,在长期的新闻工作中留下了大量关于新闻工作的论述,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关于新闻出版自由、人民报刊等的思想.这些思想在逐步发展中,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马克思新闻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6.
1845年~1846年,欧洲发生农业灾荒和1847年欧洲经济危机,导致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学生、市民和工人纷纷起义,法国资产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把政权交给了狡诈虚伪的路易·拿破仑,革命成果被资产阶级窃取.当时的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政党,也缺乏战斗经验.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下,<新莱茵报>应运而生,成为历史上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报纸.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4,(11)
<正>1848年2月,巴黎发生二月革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诞生;紧接着柏林发生三月革命,普鲁士国王被迫同意组建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内阁。在这种革命的形势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来到共产主义者同盟力量较强的德国普鲁士莱茵省城市科隆,那里的同盟支部和民主派正准备筹办一张地方性报纸。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同意在革命时期办这样一份地方性报纸,他们认为应该创办一份大型政治性日报,以影响莱茵省和全国。经过一天的商谈,同盟科  相似文献   

8.
党性原则是随着无产阶级党报的诞生而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无产阶级政党诞生的初期以及此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党的新闻事业主要是指党报。因此,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党性,实际上也就是党报的党性。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们,在创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过程中,创办、编辑和指导过许多党的报刊,他们是无产阶级报刊工作党性原则的最初制定者。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全面地论述过新闻事业的党性问题,但是在他们中晚年时期的“党报思想”中已经孕  相似文献   

9.
张月 《传媒观察》2023,(6):65-71
《新莱茵报》是马克思主编的第一家无产阶级日报,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与实践的源头。翻译《新莱茵报》通常采用直译的方式,以准确地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使用“编译”来说明这项工作,不是简单的“编辑+翻译”,而是依靠编译者的知识积累和大量复杂查询、考证,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原文做出解释、校正文字、说明背景,有时甚至注释文字篇幅超过原文。因而这是一个研究的过程。通过对报纸的翻译、审读、编辑和注释,全面、真实地还原《新莱茵报》版面的本来面貌,为深刻理解和领会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与实践提供原始材料,这是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1848年6月1日,由马克思任总编辑的《新莱茵报》,在德国科伦正式创刊。在编辑部成员中,有一位年青的德国诗人格奥尔格·维尔特。维尔特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忠实朋友和亲  相似文献   

11.
1849年2月7日和8日,德国普鲁士莱茵省科隆市陪审法庭审理关于《新莱茵报》的两桩指控,一桩是普鲁士前检察长茨魏费尔的指控,一桩是六个被报道宪兵的指控。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别在法庭上为报纸进行了有力的辩护,最后陪审团宣布《新莱茵报》无罪。他们在法庭上为报纸所做的辩护,全文发表于《新莱茵报》,并随后出版了合集小册子《两个政治审判案》,得以留下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法治思想的一份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2.
1848-1849年的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流亡法国巴黎,再从那里流亡到英国伦敦.他在巴黎时就萌生了创办一家定期刊物的设想,目的在于总结欧洲革命的经验和教训,使革命年代产生的思想系统化.为此他在巴黎写信给流亡到瑞士的恩格斯说:“我已经开始商谈在柏林出版一种定期的政治经济杂志(月刊),写稿的主要应该是我们两人.”“我在伦敦创办德文杂志有肯定的希望.一部分钱已有保证.”“在伦敦我们将有事情干.”  相似文献   

13.
廖金英 《新闻界》2024,(4):4-15
《新莱茵报》政治纲领的两个要点的确定和贯彻,对于开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的办刊原则具有重要意义。恩格斯1884年纪念马克思和《新莱茵报》时提醒马克思主义的新闻工作者:“任何一个工人政党每当背离了这个策略纲领的时候,都因此而受到了惩罚。”这里值得注意的字眼是“策略”。《新莱茵报》能够留下丰厚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遗产,不仅在于其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刊物,更重要的是,唯物史观就在新闻实践中被展开,“策略纲领”就是症候和产物。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采取的策略包括:接受运动的实际起点、坚持符合无产阶级利益的德国统一方案、以全欧洲大陆为视野确定报纸纲领、克制而有立场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4.
1848-1849年的《新莱茵报》是马克思主编的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机关报。它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和实践的源头。那时,中国还不知道报纸为何物。1903年,报纸的名字从日本传到中国,可能只有极少的人看懂是什么,因为根据南方语音音译,叫“新意希野额西特”,而且被理解为杂志。1922年李汉俊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唯物史观讲义中,首次在党内介绍了马克思的“《新莱因新闻》(Neue Rheinische Zeitung)”,提供了准确的德文报名、德文出版地“Köln”,汉字160个(其中5个字无法辨认)。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的党报思想产生于1848年创办和编辑《新莱茵报》前后,该报是国际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机关报。由于革命失败后工人运动转入低谷,直至第一国际成立,所以马、恩党报思想的全面形成时期,是1864年至1895年30年间。党报思想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的层次。马、恩党报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党报的性质:党的武器和党的阵地。  相似文献   

16.
工业革命后,无产阶级报纸的产生与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十九世纪20—30年代工人运动发展与工人报纸之出现;二、十九世纪40年代后半期马克思主义诞生与无产阶级报纸的发展;三、十九世纪末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布尔什维克党报的创办和发展。第一节第一阶段:十九世纪20—30年代工人运动发展与工人报纸之出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缅怀共产党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1847年,他们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共产主义者同盟。1848年2月,他们为党制定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出版。也是在这年,他们创办了共产主义者同盟实际上的机关报——《新莱茵报》。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第一次全面的展示和第一次成功的实践。然而,至今我们关于这家马新观最早的奠基报纸却知之甚少,虽然发表的文章超过百篇,但2019年以前没有一位中国《新莱茵报》的研究者看过原报。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本刊发表《新莱茵报》第3号中文版,并请编译主持陈力丹教授写了一篇编译《新莱茵报》的意义及对第3号的说明的文章。  相似文献   

18.
裴一鸣 《今传媒》2013,(5):109-110
马克思报刊理论分为前期的人民报刊理论与后期的党报观两大类。在马克思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者后,他所提出的马克思党报观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喉舌,为广大民众发出声音,打击革命对象,凝聚政党力量。时至今日,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环境下,马克思党报观有了新的实践和发展。本文结合马克思党报观产生的背景、核心思想,重点阐述与我国党报的结合、与传媒的结合、与社会的互动,从而分析马克思党报观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茅盾先生,曾为<泸溪报>题写过报头. 本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我国不少县级创办了地方党报.处于湘西贫困山区的泸溪县,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那时,中共泸溪县委为适应形势发展,加强宣传的需要,于1956年9月15日创办了<泸溪报>.<泸溪报>由邮局在县内公开发行.创办初期为石印四开版,周二刊,发行2000多份;1958年改为铅印四开版,三日刊,最多每期发行8000多份.该报于1961年5月15日停刊,前后经历四年零八个月.  相似文献   

20.
陈力丹著《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全书分为22章75节,共40万字。马克思主义新闻和宣传思想表现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不是简单的几个比喻,该书展现了这个发展过程。作者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作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以及与他们同时代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关于信息传播、新闻、党报和党报体制的文献;研究了中国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以及前任党的主要领导人江泽民关于党报、新闻和宣传的思想。该书注重考察每位代表人物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