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夜班编辑是整个报纸出版流程中的最后把关环节,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夜班编辑是新闻单位中一个重要而精干的群体,他们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政治大局观强、作风严谨、文字功底扎实、具备高效快速处理稿件的能力及新闻重要性的甄别能力等。但是,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夜班编辑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报业发展新形式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报业之间的竞争应该是报纸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竞争.而报纸质量和服务质量又主要体现在新闻传播的效果上。读者欢迎新闻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可信度高、贴近读者的报纸。报纸要具备这些品质,除了要求记者捕捉、挖掘有价值、鲜活的新闻,还必须靠编辑有创意地策划、设计和组织版面。因此,报纸编辑应具有设计、指挥、组织三种能力。  相似文献   

3.
梁凯程,天津日报报业集团主管夜班工作编委,出版中心主任。从事新闻工作34年,从事夜班编辑工作22年。从普通记者到出版部要闻版编辑,从普通编辑到出版部副主任、主任、编委、出版中心主任。1999年《天津日报》提出“以图片带版面,以版面带新闻、以新闻带记者、以记者带队伍”的办报思路后,梁凯程参与、策划、推动了一系列新闻改革。他所领导的出版部是天津市“九五”立功先进集体。梁凯程被评为先进个人,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相似文献   

4.
北京晚报总编辑肖培说,未来两年我们面临这样 的报业竞争:1.用纸量及扩张将为规模竞争所代替,报 社、报业集团的规模化经营,甚至跨媒体经营将成为新 趋势;2.趋常规的编辑策划将为每日的新闻编辑策划 所代替.编辑时代的特征要求编辑人具有纵览每日全 球、全国、全领域的新闻视点,有迅速协调记者跑动,调 集资料,创意每日版面的能力;3.单纯的领域分割的新 闻版将为按新闻样式和重要性原则分类的版块所代 替,版面编排的特色成为结构建设的新方向;4.单纯靠 媒体本身经营的方式将为报业的综合经营所代替,报 纸质量不再是报业…  相似文献   

5.
记者只负责采访写作,版面编辑负责组稿拼版,这种传统的办报方法已愈来愈不能适应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在呼吁:记者与版面编辑是办报“流程”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记者要有版面意识.版面编辑也要有新闻意识.笔者由于工作的需要,既担负着记者的角色,采写新闻同时又要参与版面的拼排.在这里,结合工作中的一点体会仅从记者的版面意识这个角度谈点粗浅的看法.一、记者为什么要有版面意识在《湖北日报》前年举办的青年编辑记者培训班上,一位资深版面编辑深有感触地说,由于记者缺乏版面意识,不少稿件到夜班编辑这里“受阻”不好处理,甚至因此被“压死”.与此同时,不少记者有时出埋怨,自己的稿件在版面上没有处理好,见报效果并不理想.这两种感触实际上反映了同一个问题:记者的版面意识.然而,再深入探讨,便可发现这是当前新闻改革与版面改革的双重要求.随着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和激烈竞争,必然要依赖广大新闻工作者素质的不断提高.记者既要有专长,又要成为“多面手”.在沿海城市的一些新闻媒体中,采编合一成为一种趋势.作为报纸来说,记者既要能采写新闻,又要能用电脑编排版面,在这里、记者、版面编辑已经合为一体.现在,这种办报趋势已经渐渐向内地发展.因此,记者应具备版面意识,甚至  相似文献   

6.
正党报周刊版面要办出特色,与版面编辑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直接关系。在当前报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党报周刊必须具备开拓创新精神,充分利用编辑提前介入新闻报道选题策划和后期版面设计、稿件布局的岗位特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对常规新闻的深度报道,才能发挥出其特有的宣传报道优势。《大众日报》的《区域观察》周刊,利用周期优势,提前掌握热点新闻线索,提前介入报道策划,寻求新闻第N落点,对重大新闻事件等展  相似文献   

7.
霍邢平,从事新闻采编工作24年,现任贵州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编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先后在记者站、理论部、工商部、总编室、夜班编辑室等岗位工作,十多年上夜班默默为记者和通讯员选题采访、修改稿件、规划版面,为年轻同志的成长尽心尽力,受到记者和通讯员的敬重。 霍邢平组织策划、采访撰写、编辑审定了大量重要稿件,多次在全国和全省获奖。  相似文献   

8.
吴渊 《新闻界》2000,(5):57-57
由于报业的发展,报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竞争的焦点就是通过对读者的争夺从而达到对读者消费广告市场的争夺。现在的读者对报纸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信息量大,内容可读,而且要求版面美观、阅读方便节约时间。这就对报纸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内容大致相同的信息中,编辑独特的策划是吸引读者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同一个事件同一个话题,甚至是同一篇文章,通过不同编辑之手刊登在不同的媒体上,读者感兴趣的程度也不一样。   一、版面的独特设计体现了编辑的版面语言及报纸的风格   读者阅读报纸有一个过程及习惯。阅读…  相似文献   

9.
钱方 《新闻世界》2008,(12):33-33
版面是报纸必不可少的信息载体。在报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如何通过版面编排来突出报纸的个性,吸引读者的“眼球”.版面编辑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广播电视报(周报)的版面编辑,我有着13年的工作经历。在2002年以前,我的工作流程为:(1)精心选择稿件。根据新闻价值和宣传重点,从本地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记者采访稿件,  相似文献   

10.
夜班编辑工作非常紧张,在几个小时之内,要删改稿件、推敲标题、判断稿件分量、设计出版面。为此,有人形容干夜班编辑像“百米冲刺”。即使这样,设计版面前,也不可忽视调查工作。这有两个好处:一是有助于对稿件的把握,“磨刀不误砍柴功”;二是有助于补短扬长,使稿件锦上添花。笔者干夜班编辑九载,逐渐养成调查的习惯,获益匪浅。作为记者,只有掌握大量素材,经过提炼、加工,才能“沙里淘金”,形成稿件。作为夜班编辑,也只有掌握与稿件有关的背景材料,才能更好地认识稿件的价值。这个工作,与记者的思维程序正好相  相似文献   

11.
王兵 《新闻爱好者》2012,(21):78-79
报纸的夜班编辑要负责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堵住稿件差错、制作标题、组织版面、设计版面和美化版面等工作。夜班编辑是报纸的最后把关人,如果不能消灭稿件中的差错而使之见报,就会让读者怀疑报社的办报水平,削弱报纸的公信力。因此,报纸的夜班编辑一定要加强"关口"意识,尽可能消灭差错,提升报纸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一、基本素质要求新闻编辑工作通常的业务范围包括总体策划、编辑稿件和编排版面三大部分。总体策划,即制订与修改编辑方针,设计报纸方案,策划和组织战役性报道等;编辑稿件,指组织稿件、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制作标题等一系列具体业务;编辑版面,指将单篇稿件进行搭配、组合,通过版式设计形成一块完整、统一的版面而进行的具体规划和操作。农垦新闻编辑和所有新闻编辑一样,都要做好上述业务工作。换言之,一个好的新闻编辑,应当是学问家、思想家、语言学家、社会活动家。有人说,编辑是时代的神经,是指成熟的编辑对时代和社会具有…  相似文献   

13.
夜班编辑工作非常紧张,在几个小时之内,要删改稿件、推敲标题、判断稿件分量、设计出版面。为此,有人形容干夜班编辑像“百米冲刺”。即使这样,设计版面前,也不可忽视调查工作。这有两个好处:一是有助于对稿件的把握,“磨刀不误砍柴功”;二是有助于补短扬长,使稿件锦上添花。笔者干夜班编辑九载,逐渐养成调查的习惯,获益匪浅。作为记者,只有掌握大量素材,经过提炼、加工,才能“沙里淘金”,形成稿件。作为夜班编辑,也只有掌握与稿件有关的背景材料,才能更好地认识  相似文献   

14.
吴渊 《传媒》2000,(10):16-17
中国报业发展到今天,报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竞争的焦点就是通过对读者的争夺从而达到对读者消费广告市场的争夺。现在的读者对报纸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信息量大,内容可读,而且要求版面美观、阅读方便且节约时间。因此,对报社编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内容大致相同的信息中,编辑独特的策划  相似文献   

15.
正当下,传统的阅读方式受到了冲击,报纸不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也由此催生了传播方式的深刻革命。这对专刊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编辑版面、组织稿件,还要有较强的活动策划和读者沟通能力,而且具备一定的新闻素养也是一个专刊编辑所不可或缺的。专刊编辑要具有较高的新闻敏感性一个好的专刊编辑,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还应具备一定的新闻素养,有较高的新闻敏感性和与读者沟通  相似文献   

16.
报刊编辑如何拓展和提高策划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刊编辑工作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工作,报刊编辑的思考不仅仅表现为对版面内容及其形式的谋划,而且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了报纸及版面栏目规划的价值取向和观念定位,体现了在宏观文化背景下编辑对策划对象的思想引导。这要求编辑不断拓展自己的策划能力,即提高创新能力、观察能力、综合能力和思想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7.
见张旧式木桌,铺上几块绒布,搭成一个硕长的办公桌,值班的社、室领导和版面编辑围坐一圈,构成了一个无等级差别的氛围。这就是军报夜班工作的情景。在外人看来,夜班的主要工作就是把新华社的稿件和各编辑室编发的稿件按编前会安排的顺序搬上版面,不出差错就行了。其实不然,夜班的功能远不只这些。依笔者在夜班工作的实践体会:夜班在某种程度上比白班更需要创造,即对原稿的再创造。夜班时间有限,需要“快刀斩乱麻”,迅速把国际国内和军内发生的各类新闻,各得其所地在版面上处理出来。这就需要夜班版面工作人员具有多种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8.
许多在第一线专司采写的记者,几乎从未上过夜班,也不知夜班编辑是如何工作的,更没有具体设计编排过版面。在他写的稿子与报上登出的稿子之间有什么差别没有,也很少去留心比较分析。这样的结果,是记者除了对稿件位置、面积有个大概的认识外,几乎没有版面意识,也就难以在业务  相似文献   

19.
陈思宁 《新闻传播》2009,(12):35-35
在人们的印象中,编辑大都是坐在办公室里,等着记者拿来稿件,然后进行修改、润色,再组织编排播出,因此在新闻采编的领域,编辑通常都被人称为“幕后英雄”。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笔者认为,“幕后英雄”式的编辑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媒体激烈竞争的态势.时代要求他们必须把自己的位置前移,即在记者写稿之前就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帮助记者出选题、搞策划,从“幕后”走到“前台”,变“等米下锅”为主动策划。  相似文献   

20.
敬振伦 《新闻窗》2013,(3):61-61
夜班编辑是一张报纸的总加工、总组装和总把关的重要环节,夜班编辑工作很大程度决定报纸质量和舆论导向。而差错是报纸质量的大敌。一个差错见报,不仅影响报道质量,还会损害报纸声誉。在日报的采编流程中,白班编辑把记者和群众来稿(纸质文稿)编好后,送到夜班。夜班编辑,尤其是一版夜班编辑,除了要把白班编辑的纸质文稿对照电子文稿逐字逐句删改,处理常规稿件外,还需编辑记者的临时性重要来稿、急稿和领导活动稿。要按照值班老总的意图,根据当天的新闻内容和临时性来稿安排处理版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