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风是什么?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为人处世的风格。有什么样的家风,大体就会走出什么样的人。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就是中国封建社会优良家风的典范,时至今日,仍然不失它的积极意义。不同家庭,不同环境,形成不同的家风。  相似文献   

2.
解语 《河南教育》2004,(2):51-51
解语:我很喜欢一个女孩,可是,无论我怎样对她表示,她都是一副无动于衷、不冷不热的模样。可另外一个人根本就不如我对她那么好,而且自然条件和家庭条件都不如我,她却毫不掩饰对那个人的热情。人说“姑娘的心,天上的云”,女孩子的心事真是让人琢磨不透。我不理解,也想不通,她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我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南阳陆凯成陆凯成老师:应该承认,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很微妙的。每个人的生命基因组合不同,对另一个生命“场”的感应也不相同。每个人的遗传、环境、个性、文化的差异,形成了每个人不同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取向,由此决定了择友…  相似文献   

3.
周娇 《文教资料》2014,(25):60-62
邓小平的人才思想是邓小平关于什么是人才、人才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对待人才、怎样选拔和培养人才等一系列观点和看法。这一思想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的观点。研究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宁波读者小田来电问:“我们发现孩子对人对事缺乏感恩的心,似乎什么都是父母应该做的。我们应该怎样教育他理解父母,理解他人,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父母、对待他人和社会呢?”主持:“感恩”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学会尊重他人。下面,我们看看杭州市的部分家长是怎么做的吧。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深化并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话题。对于这个话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为了进一步了解、掌握这个问题,本文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并就当下中国的现实给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正>德育是教育之本,人才的培养根本是德育教育。有一位教育专家说:"一个人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在短时间内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是难上加难。"中学阶段,正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阶段,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不仅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为人处世。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者,是联结学生、学校和家庭的关键环节,是学生成长的导师、灵魂的塑造者,而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  相似文献   

7.
黄国颖 《快乐阅读》2011,(10):117-118
有人说有怎样的班主任就有怎样的学生,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集体。看到学生的为人处世,就可推断这学生的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精神。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教育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诠释低调     
何谓"低调"?我的理解.恐怕是走了大运。干成大事,在某个领域取得较大成功者。不忘乎所以、盛气凌人,不卖弄显摆、大肆张扬,而以平静、淡然的心情对待成功,为人处世的态度一如往常。低调,是明智的成功者所采取的处世态度,我等平民百姓,是不需讲什么低调的.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平淡无奇,根本引不起大众的注意,若再对人喊什么"我要低调处世"。恐怕只会贻笑众人。  相似文献   

9.
人生价值观实质上就是怎样对待自己以及与自己构成相互作用的其他基本关系,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对此作了非常深刻的论述;人格乃安身立命之最贵,仁信乃为人处世之根本,公忠乃善待社稷之核心,知天乃持续生存之前提。充分发掘它的现代价值,对培养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人格:安身立命之最贵人格尊严是人生价值观的基点和核心,什么是具有崇高人格的人,怎样才能达到和保持崇高的人格?这是古代思想家所热心讨论的一个中心问题。孔子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强调人人应具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呈现一个鲜明的趋势,就是越来越聚焦考生的亲身经历、感受和体验,让考生表达自己独特的生活智慧和为人处世原则。幸福是什么,如何追求幸福?成功是什么,如何谋求成功?家庭是什么,如何实现美满?环境是什么,如何适应改造环境?社会是什么,如何推动社会发展?谁能准确回答以上五个问题,谁就能在高考赛场上写出佳作,在成长路上走得快捷。为此,我们特分两期推出众多生活达人的奇思妙想,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诠释低调     
<正>何谓"低调"?我的理解.恐怕是走了大运。干成大事,在某个领域取得较大成功者。不忘乎所以、盛气凌人,不卖弄显摆、大肆张扬,而以平静、淡然的心情对待成功,为人处世的态度一如往常。低调,是明智的成功者所采取的处世态度,我等平民百姓,是不需讲什么低调的.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平淡无奇,根本引不起大众的注意,若再对人喊什么"我要低调处世"。恐怕只会贻笑众人。  相似文献   

12.
社会化就是从刚出生时生物的人逐渐变成社会的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孩子通过与人打交道, 学会人际交往的规则,学会怎样看自己,怎样看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和别人,掌握在社会上生存的本领和手段。那么,儿童的社会化究竟是在家庭中完成的,还是在社会上完成的?父母对自己子女的社会化究竟负有多大责任?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制造孩子个性的工厂。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教师,这是无庸质疑的事实,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收成,父母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聋生的家庭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具有一种天然的情感效应、鲜明的针  相似文献   

14.
邓赫生 《甘肃教育》2010,(14):15-15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之道,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合作的桥梁。学生的诚信意识应从小培养、从小抓起。那么,怎样在少年儿童成长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传统与传统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正在开展的教育思想讨论,旨在洗刷那些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相背离的陈腐的传统教育观念,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在讨论中不仅涉及怎样对待传统教育,其实还涉及怎样对待教育传统问题。什么是我们的教育传统?迄今尚存的教育传统是怎样构成的?教育传统中自然包括影响深广的传统教育,但传统教育并不是我国唯一的教育传统,传统教育本身也不是一层不变的,它有各种变态。各种传统教育有什么区别?怎样实事求是地对待教育的传统与传统的教育?这些问题都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16.
数学家G.波利亚在他的《怎样解题》一书中,给出了著名的“怎样解题表”.波利亚指出:首先“你必须理解题目”,并给出了帮助解题者理解题目的几个基本问题:未知量是什么?已知数据是什么?条件是什么?还给出了解数学题的一个基本策略:域一张图,引进适当的符号.  相似文献   

17.
<正>对于成人来说,家庭关系是一张巨大的网,对于孩子来说,家庭关系就是每天看得到的人。家庭关系很复杂,夫妻、亲子、祖辈,还有兄弟姐妹,家庭关系也很简单,用心和用爱就可以化解一切……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家庭关系?又应该怎样处理家庭关系?和谐的家庭关系是怎样的?家庭关系的好坏对于孩子有什么有影响?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相似文献   

18.
周丽 《动漫界》2022,(16):88-89
幼儿阶段是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幼儿学习怎样与人相处,怎样看待自己,怎样对待他人,不断发展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和其他各方面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走进幼儿园,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不和谐的旋律,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四种情况:不愿与人交往,交往语言欠缺,缺乏分享经...  相似文献   

19.
儒家伦理思想在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公共生活三个领域提出了一系列为人处世的共同要求和最一般的准则.作为一种传统的精神资源.在现代家庭生活、职业活动和公共关系中仍有重要价值。我们要根据时代特征。批判地继承儒家道德思想.建立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相似文献   

20.
《边城》是沈从文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力作,也是其对人生探索较为成熟、对湘西世界描绘得最为酣畅淋漓的一部经典之作。本文立足于沈从文对书中人物在时代大风暴下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的关注上,从他们怎样对待生活、对待生命、怎样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角度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