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系统地研究了非Kolmogorov湍流情况下低阶校正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性能.从理论上分析了非Kolmogorov湍流情况下相位扰动的空间特性和时间特性,推导了相位扰动的空间结构函数、时间结构函数以及时间功率谱.基于哈特曼-夏克波前传感器,提出了一些测量大气参数的新方法.引入模式时间校正因子和模式非等晕因子,分析了低阶校正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波前残余误差,并首次对扩展目标情况时低阶校正自适应光学系统的非等晕误差进行了研究.此外还根据实际采集的太阳表面米粒结构图像,采用事后处理的方法研究了倾斜校正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开展一个通信链路为893m的外部实验,分析了不同接收孔径,不同时间、季节、雨雪天气下的光强闪烁指数,论证了大气湍流对光斑的影响程度。随着孔径的增大,本文绘制了不同季节时的大气湍流结构常数日变化曲线,发现在早晚两个时段的湍流相对较弱,分析了孔径平滑效应对大气湍流的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3.
大气湍流是影响航空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其成因可分为热力湍流、动力湍流和飞机尾涡湍流三种类型。大气湍流对航空安全的危害虽无法完全避免,但可以通过采用新型的机载气象雷达和湍流预警系统来降低其危害。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大气湍流的光学传递函数,基于大气湍流中图像降质的先验知识,对湍流模糊图像逆滤波复原和维纳滤波复原进行了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5.
根据高斯波束在湍流大气中传输时,湍流大气对高斯光束的幅度和相位产生的影响推导了高斯波束的对数幅度起伏和相位起伏公式,并对产生的几个重要的湍流效应闪烁、光束漂移、光束扩展和到达角的起伏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提出了一种解决大气湍流效应的比较前沿的方法就是广泛应用于光学领域的自适应光学.  相似文献   

6.
亢小宁  邵丽 《大众科技》2011,(6):17-18,23
文章利用光束在湍流大气中传输的闪烁理论,在仅考虑由大气湍流引起的信噪比的条件下,详细研究了非相干源对湍流大气中的光通信系统误码率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在相对相移键控(DPSK)调制方式下系统误码率随传输距离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利用非相干平顶高斯光,可以有效地减小其闪烁指数,随着N的增大,闪烁指数减小,误码率降低。因此,在DPSK调制下,采用阶数N较高的非相干平顶高斯光作信源能有效地降低大气湍流对系统误码率的影响,可有效地改善激光通信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7.
当激光通信信号通过随机大气时,大气湍流效应造成了光束飘移、强度起伏,光束扩展和像点抖动等现象,从而破坏了激光的相干性,导致相干性退化削弱激光通信的质量。文章介绍了大气湍流的形成及基本特性,对强度起伏、光束漂移及扩展和相位起伏与到达角起伏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指出在实际应用中降低湍流影响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大气衰减、大气湍流及大气折射对蓝绿激光的影响,在大气折射率球面分层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折射率均匀分层的球面模型,仿真分析了大气折射对蓝绿激光的影响,根据大气光路方程得到了蓝绿激光在大气信道传输特性。  相似文献   

9.
涡旋光束在湍流大气中的传播特征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已显现出十分良好的应用前景.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展复杂系统和随机介质波束散射特征研究,利用高斯波束在随机介质中的传播与散射特征,推动了相应的技术在工业、民用等领域中的应用. 西安理工大学光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柯熙政教授科研团队长期从事无线激光通信中的光信道特性、信道编码、调制技术、信号处理以及随机介质中光波的传播与散射特征等研究,在自由空间光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及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拥有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成果,掌握了无线激光通信设备核心技术.特别是从涡旋光束、高斯光束在大气湍流介质中的传播与散射特征的基础理论出发,深入研究了具有轨道角动量的涡旋光场在大气湍流随机介质中的传播及对光束轨道角动量态的影响,建立了轨道角动量涡旋光场在大气湍流中的理论传播模型,开展了大气湍流环境下高斯波束与目标、粒子的散射特征研究.  相似文献   

10.
建筑成为全球资源和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建筑最大能耗之一为风冷空调系统。为实现建筑低能源消耗目的,基于夏季主导风向,节能优化设计济南室内建筑风冷系统。由于自然风属于大气运动具有波动性质,从理论角度研究自然风平均风性质及脉动风性质,以风速数据为基础进行数据分析,运用双参数威布尔分布模型获得随机平均风速数据序列,采用谐波叠加法获得随机脉动风速数据序列,得到脉动风的湍流强度、湍流积分尺度及功率谱密度函数等参数,为自然风风冷系统设计提供数据基础。引入墙体衰减倍数和延迟时间等概念,采用谐波反应法计算出建筑外墙内壁室温分布情况,与房间热平衡方程结合获知室内温度平均值,实现夏季主导自然风建筑风冷系统节能设计过程。实验证明,运用自然通风技术能有效实现建筑系统节能目的。  相似文献   

11.
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因素很多,一般包括大气稳定度、垂直和水平温度梯度、低空风场引起的平流动力输送、地面粗糙度、湍流运动、雨雾等。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以一定的传输和扩散规律决定大气污染水平的高低,并由此使各局部区域污染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卫星自主导航中25~60公里星光大气折射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国权  金声震  孙才红  宁书年 《科技通报》2005,21(1):106-109,121
星光大气折射法是卫星自主导航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导航方法,直接影响其精度的主要因素是星光大气折射模型的不确定性。本文在研究卫星自主导航方法和大气折射原理及平流层大气的实际状态和基本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基于地球大气密度的实验数据,给出了平流层大气密度随高度变化的模型。采用球形大气分层的研究方法,根据光在湍流大气中的传播机理和卫星、地球、星光切线高度之间的几何关系以及光学定律推导出的折射角与大气密度的关系式,建立了星光大气折射模型.给出了影响导航精度的高度范围25~60公里的星光大气折射角随切线高度变化的经验公式。仿真结果表明,符合大气折射的变化规律,与现有的经验公式吻合较好,而且考虑了大气密度实际变化的影响.并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大口径望远镜的可见光自适应光学成像技术对国家领空防御和外空间开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由于大气湍流在可见波段远强于红外波段,受大气相干长度r0限制,数米大口径望远镜的成像分辨率仅与0.1米口径的相当。国内外均采用变形镜校正湍流波前,但其单元数较少,在可见光波段国际上最大匹配5.1米口径望远镜,且匹配1.5米以上口径的变形镜对我国禁运。因此高达百万像素、具有10米口径匹配潜力的液晶自适应系统成为研究热点,但国内外均未突破其速度慢和能量利用率低的瓶颈。  相似文献   

14.
Science     
正全球范围的河流和溪流Science封面:强大的水。Science杂志第6402期封面文章报道了河流和溪流在控制陆地大气通量方面的作用。伊瓜苏瀑布,地球上最大的瀑布系统,位于阿根廷和巴西之间的伊瓜苏河上。地球湍流的河流和溪流是大气交换的天然热点。成千上万的卫星图像显示,与先前的空间估计相比,河流和溪流覆盖了世界地表面积的近45%,这表明这些水体对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  相似文献   

15.
一、力学学科的性质力学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就其学科性质而言,它既是一门基础科学,寻求对机械运动的规律性认识,又是一门技术科学(又称工程科学),紧密结合解决生产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拿湍流理论来说,它研究流体中发生不规则的随机脉动的机理及其结构和演化规律,这是一项基础研究。然而它有很广泛的应用,如:研究一些特殊的大气湍流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可以提高气象预报水平,它研究如何利用湍流的规律降低飞行器的阻力、提高燃烧效率,以及处理空气和水流中的污染问题等。作为技术科学,力学又有别于具体的工程技术。它灵活地运用其它基础学科的理论,研究存在于广泛工程技术中的共同性问题,偏重于探求规律性的认识,更多从探讨问题的本质、事物的机理人手。  相似文献   

16.
1990年4月25日,由美国航天飞机送上太空轨道的哈勃太空望远镜,以2.8万千米的时速沿太空轨道运行,清晰度是地面天文望远镜的10倍以上.同时,它的位置在地球的大气层之上,因此获得了地球上望远镜所没有的好处:影像不会受到大气湍流的扰动,视相度绝佳,又没有大气散射造成的背景光,还能观测会被臭氧层吸收的紫外线.  相似文献   

17.
吕春雷 《今日科苑》2014,(10):105-105
阐述了空间相干激光通信系统中的部分关键技术,对相干检测技术在空间激光通信应用中特殊性-多普勒频移、跟踪误差、天空背景光、偏阵态、大气湍流对相干检测效率的影响进行重点研究,最后对空间相干激光通信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从各类文献和资料中搜集到平谱射电类星体3C 454.3在射电22GHz和37GHz波段25年来的观测数据。我对这两个波段的时间和流强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得到了相应的谱指数,并分析讨论了流强和时间,谱指数和时间,谱指数和流强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谱元大气模式SEAM的动力框架、模式物理过程和参数方案,指出了模式研究中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流体力学中的湍流被认为是经典物理中最后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作为复杂流动现象的湍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从日常生活到宇宙尺度都存在湍流运动,湍流运动是构成世界丰富多彩的一个重要因素。湍流的研究也带动了许多相关学科,如数学、物理、计算技术和实验技术的发展,因此湍流研究是自然科学中重要的基础科学研究。同时,湍流在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在航空航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