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重新提出对话教学有其理论和实践背景。理论背景主要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 响和哲学的转向,而实践背景则主要是我国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的需要。对话教学在现阶段更 多的是一种理想追求,蕴涵着交互性、平等、生成等教育理念。就实践层面上而言,对话教学在现 阶段只是一个理想,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知识生成与问题设计的关系、教师能否承担重任等。  相似文献   

2.
重新提出对话教学有其相关的时代背景及建构的理论基础。对话教学现阶段更多的是一种理想追求,蕴涵着交互生、平等生成等教育理念。在方法层面上,问题是对话教学的核心,教师的作用发生了转型。  相似文献   

3.
关敏 《辽宁教育》2007,(3):38-39
对话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主要有言语型对话、理解型对话、反思型对话三种课堂实践形式。言语型对话是指以言语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教学对话,可分为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理解型对话是指人与文本的相互理解与阐释,包括师生对话和生本对话;反思型对话指以自我反思为主要手段的师、生的自我对话。在课堂上,以上三种对话形式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错综复杂的对话教学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4.
热衷于教学“对话”讨论,是教育的觉醒。过去,谈及教学“对话”的很少,常常把课堂视为教师“讲课”、“教书”或“教学”。而今,“对话”是在教育理论层面上对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走向的新思考,是在实践层面上教学改革的新尝试。这里的“对话”,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我说你听”、“我问你答”,而是民主平等中的情感相融、心灵相通,动态生成中的共建知识、共享智慧。“对话”,被视为理想的教育生存状态而倍受推崇,但是,被赋予全新内涵的教学对话在走向实践层面的过程中并不乐观。教学对话形式化,透视出理想与实践的落差。我们由此向教学对话…  相似文献   

5.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所做出的教学行为及产生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的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是理想的自我与实践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反思应时时进行。  相似文献   

6.
李平 《华章》2007,(10):141-141
对话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化学学科对话教学的课堂实践形式主要有:师生对话,昭示民主、平等、促进交流、沟通;生生对话,敞开、接纳、合作、探究;与文本对话,视界融合、超越、生成;自我对话,凝神关照、批判质疑、感悟思考、反思重建.  相似文献   

7.
根据文化的视角,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是教学理论如何指导和改进教学实践的问题,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理论工作者、教学实践工作者是构成这一关系的几个要素。这些要素都是文化性存在,具有特定的文化属性,共同组成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互作用的文化生态系统。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文化依存、文化冲突和文化适应。"文化对话"是破解教学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基本途径,而"文化对话"的具体方式为树立文化对话观念,建立文化对话共同体,建立文化对话制度。  相似文献   

8.
热衷于教学“对话“讨论,是教育的觉醒.过去,谈及教学“对话“的很少,常常把课堂视为教师“讲课“、“教书“或“教学“.而今,“对话“是在教育理论层面上对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走向的新思考,是在实践层面上教学改革的新尝试.这里的“对话“,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我说你听“、“我问你答“,而是民主平等中的情感相融、心灵相通,动态生成中的共建知识、共享智慧.“对话“,被视为理想的教育生存状态而倍受推崇,但是,被赋予全新内涵的教学对话在走向实践层面的过程中并不乐观.教学对话形式化,透视出理想与实践的落差.我们由此向教学对话发出“打假“的呼声.   ……  相似文献   

9.
教学形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纽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领域,对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旧得教学形式已经不再适用当今教学课堂,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对话教学应运而生,本文主要阐述了对话教学及其价值、对话教学的理论基础、对话教学的理念以及对话教学的实践条件。  相似文献   

10.
热衷于教学“对话”讨论,是教育的觉醒。过去,谈及教学“对话”的很少,常常把课堂视为教师“讲课”、“教书”或“教学”。而今,“对话”是在教育理论层面上对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走向的新思考,是在实践层面上教学改革的新尝试。这里的“对话”,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我说你听”、“我问你答”,而是民主平等中的情感相融、心灵相通,动态生成中的共建知识、共享智慧。  相似文献   

11.
高校德育课对话教学存在于允许差异性和多元价值存在、课堂学习共同体、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弹性化的教学时空所共同型构的理想型场域之中。但是,与对话教学内在精神冲突的教学习性、考试主义取向以及教学物质条件的有限性阻碍了对话教学理想型场域的生成。高校德育课教师成为积极能动的对话教学主体是对话教学理想型场域生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对话教学既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连接二者的纽带是教育理论的实践品性。当前,我们应秉承辩证的致思方式:使教学交往由"对象式"向"关系式"转变,教学方式要寻求"独白"与"对话"的共生,师生关系要由"上下级"向"合作者"调适;应探察对话教学难为的阻滞因素:"我—你"关系在课堂实践中遭遇阻抗,虚假对话导致师生主体性的迷失或滥用,对话的流动性导致了"生成"困难;应明晰对话理论观照实践的现代转向:探寻个体与群体对话的转换机理,建构教师的"对话性他者"身份,发掘预设与生成融合的"边缘地带"。  相似文献   

13.
《历史教学》2005年第1期刊登了王德民先生《对话教学:一种透视历史课堂的新视角》,对于对话教学理论在历史课堂上运用做了初步探讨,认为历史课堂教学主要由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和学生自我对话构成,并且提出贯彻这种教学理念须从善于追问、学会倾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三个方面注意。本人十分赞同王先生的这些认识,但有些具体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也正如王本人所言“对历史教学界而言,关于对话教学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对话教学如何与历史教学沟通,如何指导历史教学实践,还需要作深入的理论研讨”。  相似文献   

14.
论对话教学的课堂实践形式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话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主要有言语型对话、理解型对话、反思型对话3种课堂实践形式。言语型对话是指以言语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教学对话,可分为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理解型对话是指人与文本的相互理解与阐释,包括师本对话和生本对话;反思型对话指以自我反思为主要手段的师、生的自我对话。在课堂上,几种对话形式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错综复杂的对话教学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15.
现代对话教学是对传统对话教学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传统对话教学的超越,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体现出其独有的时代特征:互动交往,合作发展,创造生成,倾听关爱与追求自由、发展生命。  相似文献   

16.
“对话教学”是当代哲学“交往理论”被引入教育研究领域中产生的成果。对话教学中的“对话”,不限于纯粹的言语形式,而是师生双方精神敞开的互动交流。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是沟通的、互动的教学,是创造的、生成的教学。从本体论、知识论和价值论等视角看,它都给教学乃至整个教育理论和实践带来了建设性和创新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生命化数学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样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化数学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对话理论和拟经验主义数学观,其实践样式为:以关怀生命发展为教学目标,以回归生活世界为教学内容,以追寻预设与生成的和谐为教学活动,以强调对话式的教学为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话互动已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对话教学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更使教学伦理和教学思维等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对话教学是以人为目的的教学;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对话教学是沟通的、合作的教学;对话教学是互动的、交往的教学;对话教学是创造的、生成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课堂对话怎样求取离效?专门研究课程与教学论的刘教授。从中观层面,立足课堂,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在探究课堂对话要具有实效性方面.提出了提纲挈领、高屋建瓴的观点:围绕问题,借助合作,在探究中生成新的见解。为我们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卜权 《成才之路》2014,(24):46-47
正对话式教学,就是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向教师提问,二者之间以对话的形式所进行的交流和互动,从而打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等级,建立彼此平等和民主的关系。本文针对基础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师生关系、知识生成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以弥补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从而使我国的基础教育以及教学实践更加人性化、民主化。一、对话式教学的意义现阶段的基础教育是一种"应试教育",教师只是为了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