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图书生命周期理论的图书广告策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需求属于精神文化需求范畴,它同一般的物质需求不同,需求弹性较大,读者的需求有较强的隐蔽性。近年来,我国每天上市的新书达到400-500种,再加上以往的图书,每年可供图书达30万种之多,消费者要想从数以万计的图书中挑选到满意的图书越来越难,在这种情况下,指导读者购买图书的信息就显得至关重要。指导读者购买图书所需要的信息来自许多方面,其中书业企业的广告是读者获得信息的一个主要方面,从某种意义而言,广告是图书销售的“推动力”。图书广告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只有依靠图书广告的精心策划,广告如何策划才能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佳的…  相似文献   

2.
轰动全国的第三届全国书市,以平均每天接待读者1.5万人次,日销售图书31万元而载入了史册。它的成功举办给图书出版发行界所留下的值得思索的问题是很多很多的……其中,书市采用的超级市场式全开架的售书方式所形成的舒适的购书环境,对促进读者的购书欲望,推动图书销售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图书在流通过程中之所以引起读者的兴趣或购买欲望,无外乎三方面的要素。一是读者的需求。读者对某方面图书的个别的或特殊的需要,是导致产生购买欲望的直接动机,这是图书销售活动中最基本的要素。但读者的需求有时并不反映在直接需要某一本具体的图书上,读者的这种需求有时是很抽象的,必须在经过一番比较、鉴别的寻觅过  相似文献   

3.
图书出版,是指为适应社会阅读需求以复制方式将一定规模的作品制作成图书的生产活动。研究图书编辑学,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图书是怎样一种产品这个问题。图书是人工制作而成的,但只能从总体上说是劳动产品。因为有些图书所载运的作品,是作者乃至编者为了达到自己卑劣的政治和其他目的,利用人们对图书传播知识的信任心理,故意违背事实真相与正确认识的形成规律,造假造出来的,它与人们在追求真理的征途中出现的谬误与幼稚,是两种不同质的“失真”,后者是难以避免的,是人们追求真理必须付出的代价,而蓄意造假的活动显然不是劳动,由此形成的作品自然不是劳动成果。载运这些造假作品的物质载体虽是劳动的结果,但受作品的牵累而成了徒耗人力物力的无效劳动了。在阐述中要分清哪些书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图书买方市场的形成,读者的购买主因开始向“品牌”转变,出版社间的竞争也因此转到“品牌竞争”时代,创品牌图书成为出版社发展的根本。1图书市场需求及读者分析出版社不管培植何种品牌的图书,其目的都是走向市场,因此,了解图书市场需求状况,对读者的购买心理与购买行为进行认真分析应是出版社选题策划的依据。购买者分个人购买和集团购买。个人购买者购书数量相对有限,随意性较大。集团购买主要指图书馆、教材科、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各类培训机构及其他团体等批量购买。集团购买图书的数量较大,内容涉及面宽,购买行为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5.
在报刊经营过程中,说到成本,我们通常指的是从办报办刊人角度出发考虑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而对读者方面的成本问题考虑得相对较少。而实际上,读者购买或阅读报刊的成本因素直接影响着报刊的发行量,左右着报刊的命脉。除了读者所付出的显而易见的成本——报刊的定价外,还有两个隐性成本——阅读成本和交易成本值得报刊经营者加以重视。一、读者的“隐性”阅读成本读者是上帝。报刊经营者一定要好好研究读者的需要和欲求。读者除了要求所购买的东西物美价廉外,还有一些相对容易被忽视的需求,阅读报刊时所花的“隐性”成本就是其中最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6.
创造农村读者的内涵是什么?如何促进读者购买心理转化?采用什么创意新招创造读者?这些是解决农村图书发行难必须要正视的问题。而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购销方式,在图书宣传和服务上做文章,用科技书致富,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的目的。一、什么是创造农村读者创造农村读者就是在农村培养引导和发现有阅读能力和购买能力的读者。在原来没有购书环境或购买力很低的情况下,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发现和创造“需要图书的人”。如何促使读者购买心理转化呢?读者的购书欲望受内在需求的支配和制约,这是产生购买动机的根本原因,但并…  相似文献   

7.
一、档案商品属性分析彭明发等在《关于档案产业意识的思考》中提出:“所谓档案产业,就是以满足社会档案或档案对社会的某种需求,通过对档案的物化劳动和活化劳动过程,向社会提供一种特殊的‘产品’和满足档案生存发展的物质需求,劳动与档案有关的系列生产要素的过程。”该文将档案产业的内容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指在档案收集、加工过程中将人们社会实践的智慧与思想信息进行集成,并进行有效的保存和传播行为过程;二是指围绕档案这一客观物质的保管、保护、信息开发等环节提供物质保障的系列服务业。档案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是否具…  相似文献   

8.
需要,《现代汉语词典》注解为:“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这里所说的“需要”,是指读者对优秀、健康图书的欲望或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版社的“市场观念”经历了“生产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三个阶段的变化。最初,出版社传统的经营思想是以生产为中心,市场观念的口号是“发行我出版的图书”。随着出版事业的迅速发展,图书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这时扩大销售、推销图书成了出版社的主要任务,市场观念的口号随之变为“让更多的读者购买我出版的图书”。之后,我国图书出版事业进一步发展,同类图书的竞争日益加剧,满足读者需要成了出版社的经营指导思想,市场营销观念随之产生,口号成了“出版读者需要的图书”。综观近几年来发行量较大的图书,不论是《哈佛女孩刘亦婷》,还是《谁动了我的奶酪》,就包括人们说是完全靠“炒作”而发行500万册的《学习的革命》也都建立在人们“需要”的基础上。再看几十年长销不败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更是因为人们的“需要”,才使它们“永葆青春”。可见,“读者的需要”是图书能否畅销、能否销出去而不积压的关键。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编出读者需要或者非常需要的书呢?一、编辑要“专”不要“杂”这...  相似文献   

9.
一、说不清的多元需求与复合价值 近几年,无论是书业界本身还是业界以外的人士,在谈到图书出版与市场时,都常把“热点难寻”挂在嘴边。其实,这里指的热点图书,应该主要是社科类。因为科技书的定向性强,且常销书多,无所谓市场热点。而社科类图书则门类多,适用面广,读者层面宽,从“小众”的学术专著至“大众”的流行时尚无不涉猎,加之媒体的参与和鼓动,极容易在社会及读者中产生热点。但近几年却很少有这种情况,即使由于有意“炒作”而出现的热点,也只是短时段中业内热于业外。这是因为读者的阅读取向已呈多元需求,不再从众与…  相似文献   

10.
图书的4C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营销学家劳特朋(Lauterborn)教授率先提出了与传统的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相对应的4C理论,立即在全球营销学界和工商企业界引起巨大反响,并被广泛应用于实践。 4C是指消费者(Consumer)的需求与欲望,消费者愿意付出的成本(Cost),购买商品的便利(Convenience),与消费者的相互沟通(Communication)。4C营销的中心是消费者,因为当今消费者在市场中越来越居于主动地位,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同类商品可选择性越来越多且质量不相上下。这种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角度改变了传统的营销理论和实践中以产品和企业为重心的模式,用美国著名营销学家D.E.舒尔茨的话说,过去营销的座右铭是“消费者请注意”,而现在则应是“请注意消费者”。 4C理论应用于出版社管理和图书营销同样必须坚持以读者为中心,即我们在决定选题时,要从读者的需求和愿望出发;图书定价要以读者愿意付出的成本为基础;在发行工作中要考虑读者如何最便利地得到图书和图书出版信  相似文献   

11.
徐栩 《今传媒》2011,(8):117-118
目前,在图书出版机构,由于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学术专著备受冷落。它并未实现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价值。编辑在策划这类选题时,应该找准学术著作的学术定位、读者定位和作者定位,并充分掌握市场规律,主动承担一部分营销人员的职责,从多方面培育学术专著适应市场这一土壤的特质。这样,学术专著亦可成为图书出版机构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张晶 《出版经济》2004,(6):42-44
对作品的科学判断 不论是畅销书还是常销书,要取得良好的市场效果,首先必须具备能够吸引读者的内容,这种吸引或者是源自对读者的学习、工作有帮助,或者源自能满足他们某一方面的文化乃至生活情趣与需要.因为人们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是多姿多彩的,而图书内容既是人类活动的归集、反映和探究,也是人们多姿多彩生活、学习、工作需求所难以或缺的.  相似文献   

13.
编辑心语关于出版说明的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针对图书的编辑,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叫“编辑含量”。以笔者的理解,其实质就是图书编辑在编辑图书的过程中,所投入的创造性的劳动。编辑含量高的图书,必须是倾注了较多的创造性的劳动,使其图书更容易被读者接受。这就是说,好的图书编辑不仅应该在审稿、校对等一般的编辑过程中主动积极地工作,更应在编辑出版说明、装帧设计、市场调研、宣传促销等比较复杂的编辑劳动中体现出更大的主动性、创造性。可以说,提高编辑含量,是图书出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图书编辑提出的更高的需求。在此,拟专门探讨编辑如何在编辑过程中编写出版说明。为…  相似文献   

14.
大众精品图书的营销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精品图书的特点,在于它不仅是大众化的读物,而且还是精品读物。“大众化”,一是指读者的大众化,它以一般民众为读者对象;二是指图书内容的大众化,其内容应为一般民众所关心的或乐于接受的;三是指表述的大众化,即语言通俗,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就能够读懂。但大众化不是庸俗化,庸俗化的图书就不是“精品”。精品图书应当品位高、质量优。大众精品图书的种类很多,如文学类、消闲类、时尚类、保健类、大众教育类读物和少儿读物,等等。大众精品图书的营销策划,始于选题策划,渗透于组稿和编辑制作过程,在宣传促销阶段达到高潮。…  相似文献   

15.
试论图书品牌及其形象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图书品牌的定义及对读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所谓品牌,就是生产经营者对自己生产的商品设定的名称或符号,其目的是使这种商品或服务与其他东西加以区别。就书业而言,图书品牌则是指书业企业为识别企业图书商品,以期将本企业图书商品与同行企业的图书商品区别开来所确定的图书名称或符号。例如,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布老虎”丛书,河北教育出版社的“红罂粟”丛书,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的“SST学霸”等都是典型的图书品牌。从广义上讲,出版社本身也就是图书的品牌,如我国的一些知名出版社“商务”、“中华”、“三联”等本身就是知名…  相似文献   

16.
出版市场营销观念下的编辑发行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时我们的出版营销理念是:“给读者,他们需要的图书”,即以市场或读者需求为服务方向。 所谓出版市场营销观念就是出版组织的所有努力旨在满足读者需求,并取得一定的目标效益。其中包括三个基本观点:(1)读渚满意;(2)出版组织的整体努力;(3)取得目标效益。具体地说:(1)我们的每本图书为“谁”而出版,他们在目标市场上如何分布,(2)如何构建分销渠道,在什么地点读者能很方便地获取他需要的图书;(3)如何进行宣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图书发行工作的知识含量已日益增加,那种靠“几杯酒量、一双腿”打天下的老发行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发行工作的需要。现代发行工作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劳动,需要的是大量智力投入与知识含量的增加,它处处闪烁的是智力的火花。 一、图书宣传与推销 图书是知识的载体,图书的宣传与推销当然离不开知识。这意味着,我们发行人员首先要能安下心来学习知识,最起码要读书,读自己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了解它们才能更好地宣传与推销;还要读别的出版社出版的相关图书,有比较才能发现所推销图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我国的出版事业蓬勃发展,书种和印数不断激增,许多图书不仅在国内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争相购买,而且受到了海外读者的欢迎,不少海外读者千方百计、辗转相托,希望能够买到。三联书店的香港分店,是中国图书在香港的总经销处,他们为了适应我国目前出版事业的发展形势,最近将原有的门市部扩充为“三联书店读者服务中心”,加强对海外读者和学术机构宣传我国各省市出版的图书刊物。为了解决海外读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时代,人们对高品质学术图书和文化产品有强烈需求,但学术图书出版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盆地、多平原、少高原、缺高峰”等问题.而打造学术出版精品,建设学术出版“高峰”,需要学术图书编辑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过硬的政治素质;完善的知识结构,深厚的学术素养;高超的信息技术,开阔的融合思维;超前的策划意识,出色的沟通能力;扎实的编校功底,独特的审美眼光;突出的管理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等六个维度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何谓小众读物?有人戏言。那些面向特定消费人群、曲高和寡、不畅销、经济效益不佳的图书和报刊,就是小众读物。在这里,本文所探讨的小众读物主要是指以学术理论专著为代表的专业针对性很强、读者面相对狭窄的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