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连贯”就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自然、顺畅 ,合乎人们的思维规律。下面我就以高考试卷上的语言连贯题为例 ,讲讲解题规律 ,供大家参考。一、考试题型语言连贯题主要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 ,能力层级为D级。题型为语句复位和排列句序两种。语句复位能较好地测试考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1987、1990、1991、1992、1995、1998、1999年均为此题型 ;1996年为排列句序题。解题时 ,要保持语言连贯 ,需要兼顾话题、句序及语言的衔接和呼应三个方面。二、解题思路 :1 陈述对象要一致。例 1…  相似文献   

2.
连贯是指句与句之间,语气、语义要贯通顺畅。连贯题的精髓在语句前后的一致性。要想做好连贯题,最快捷的办法,记住五个一致性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3.
肖青松 《学语文》2008,(2):34-35
语言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旬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主体一致,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因此解题时从这基本要求入手,我们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具体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排序题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中的连贯能力,所谓连贯就是句与句之间的话题要统一,句序要合理,衔接要自然,前后要呼应。  相似文献   

5.
许多学生对解答分数应用题感到茫然,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审题程序混乱,操作意识不强,观察、概括能力较弱。因此,作为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应重视训练学生的解题习惯、技能,重视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一、重视“关键句”训练,领悟解题规律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与其他应用题不一样。在分数应用题中,抽象的“关键句”分析是理清数量关系的关键。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句”,从关键句中找单位“1”,也就是确定标准量,然后再分析相比较的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最后根据单位“1”已知、未知的情况确定解…  相似文献   

6.
语言连贯,是我们说好话、写好文章的重要一环。为了训练提高这一方面的能力,无论是平时练习还是中考,语言连贯的习题均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仅2006年就有北京、天津等10多个省市中考考了连贯衔接题。可在阅卷中,我们发现同学们在做此类蹶时,跟着感觉走,失分人数较多。究其原因,是这些同学对语言连贯规律及其解题方法尚未掌握。现就近几年中考连贯衔接题,谈谈语言连贯的规律及其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7.
陈现云  王士吉 《山东教育》2002,(8):50-51,56
语言连贯题可以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语言的技巧性,是高考测试的一项重要内容。除写作要求语言通顺连贯外,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中也是必考内容,能力层级为D级,每年分值3~5分。测试的重点是话题统一、句序合理、情境协调和衔接呼应恰当。要想正确快速地解答语言连贯题,必须牢牢把握高考测试重点,认真研究答题规律,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一、检查话题是否统一一个句群总是扣住某一话题来展开句子的。保持同一的话题和角度,各句都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展开,语言之间才可能连贯。如果东拉西扯,话题突然转移,就会造成…  相似文献   

8.
能否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成功与否。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题思维,同时还要教会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天均 《孩子天地》2017,(6):155-156
本文主要介绍了要加强解题策略教学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训练学生在解题中采用多种解题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化归法解应用题,要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常用的推理方法等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提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语句衔接题是中考常见的题型,主要考查学生连贯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解题的过程中,如能掌握以下几个原则,将有助于正确解题。一、保持主语一致例题:填在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得最好的一句是( )  相似文献   

11.
高中数学教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解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因为要解题而忘记了解题的目的,即不仅要加深知识的理解,还要在解题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可是如何培养高中学生数学的解题能力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过研究和总结,以为从审题、思路等几方面入手,加强对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2.
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除了要审清题意、制定解题计划、完善解题目标外,解题后的反思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所谓解题反思,是指解决了数学问题后,通过对解题计划、解题过程、解题实质的反思,进一步暴露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供了一个平台,从而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3.
朱丹 《教育教学论坛》2012,(33):145-146
无论从外在的考试需求分析,还是数学内部的知识结构分析,数学教学都离不开解题教学。然而解题教学与题海战术的本质区别,不在于解题数量的多少,而在于是否真正启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要正确对待解题教学,既要训练学生的简单操作性技能,又要重视解题后的反思,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言表达连贯是语高考的常设考点之一,考生在这个考点上的得分率往往不高.其实,只要掌握了恰当的解题方法,要答对此题并不难.下面就主要从基本题型、解题策略两方面对这一考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志平  张超月 《中国考试》2007,(12):17-19
新课教学要按教学规律办事,而高考复习要按考试规律办事.由于目前高考是以解题作为唯一测试手段的能力考试,这就决定了高考复习的成果最终必须表现为解题能力的提高,因此高考复习必须以解题训练为中心.可以说“解题”是数学学习,特别是高考复习的主要活动.波利亚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在这里,“解题”近于“掌握数学”的同义语了.  相似文献   

16.
<正> 我们解数学问题时,要学会不断总结解题方法,培养自主寻求解题思路的能力,从而在解题中受到启发,在启发中发现规律.这将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张超 《数学教学通讯》2011,(33):17-18,25
数学家乔治·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要善于解题.他认为,解题过程就是一个运用探索法诱发学生灵感的过程.师生在实际解题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陷入解题"困境".那么,如何排除解题中遇到的思维障碍,走出解题探究困境,成功解题呢?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感觉到,利用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走出解题探究的困境,提高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8.
要想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必须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常用的教学方法、学会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善于总结解题规律等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形成解题思路,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同时要关注解题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学生了解了解题套路和方法,就会做到心中有数,进而面对任何问题都可以灵活应用。本文主要探究了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思路,掌握数学解题方法,进而实现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王丽 《考试周刊》2023,(38):70-74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将教学方向从理论教学逐渐向核心素养转移,因此,教师要在开展解题教学的同时,渗透解题反思理论,通过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解题时是否具备较强反思能力,决定了学生能否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以及能否理解对应的知识点。文章以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围绕培养学生解题反思能力的路径展开探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