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题目一] 社会生活中矛盾很多,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难免存在着不和谐的音符.事实上,只要我们换个角度设身处地地去思考,一切误会都能消除,一切纷争都会避免,世界也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2.
数学知识之间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在应用题学习中,同学们可以利用迁移规律,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由此及彼,沟通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使问题得到较为简捷的解答。  相似文献   

3.
在解答行程问题时,常常需要根据题意用线段图“把题目画出来”。“把题目画出来”,往往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便于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从而获得更多、更好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朱松 《数学教学研究》2011,30(8):8-8,12
很多“数数”问题的解决,如果能跳出题设所限定的“圈子”,根据题目的特征换一种角度去构思分析,从而使问题的解决呈现出“柳暗花明”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勾股定理,相信同学们都很熟悉,不过换个角度思考,相信同学们会受益良多.a2+b2=c2,从代数的角度上看,它就是a,b,c这三个数的平方之间的关系,但,如果能联想到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则容易想到,a2,b2,c2不就可以分别表示三个正方形的面  相似文献   

6.
大邑县北街小学五·二班石莹银: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作文题目吸引人? 张奶奶: 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题目,会为一篇文章增色,你希望自己的作文能有让人耳目一新的题目,建议你自己命题时, 不要从"内容"的角度去想,而从"中心"的角度去思考,会含蓄一些,也更吸引人。有时,不妨在两个题目中进行比较后再确定。  相似文献   

7.
[作文指导] 题目精析:这次作文要求写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事,而且要把动物想像成人,也就是把动物拟人化,直接当作人来写,是一个童话故事。题中提供了两个中心:一个是歌颂人与动物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另一个是批评人对野生动物的伤害。题目自拟。重点指导:编这个童话故事之前,同学们有必要查阅收集一些有关野生动物的资料,对一些野生动物的习性、数量、生存环境等有所了解,然后选择一种动物编一个故事。一般来说,这种动物的生存环境好的,就选取“歌颂”的角度去构思;这种动物的生存环境很差的,比如濒临灭绝的动物,就应该选取“批评”的角度去构思。  相似文献   

8.
陈燕 《江苏教育》2008,(10):39-39
蔡小庭是我所教五(7)班的班长。同学们都喜欢与他交朋友,碰到不懂的题目,都会去向他请教。他总是像老师一样引导同学们反复思考,一般不直接说出答案。同学们都称他为“小蔡老师”。  相似文献   

9.
有些“求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的题目,如果从所求的部分出发去思考,会使思路受阻。但如果把几个部分合并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则能比较容易地解决问题。结合一道例题和同学们具体说说吧。  相似文献   

10.
李衡燕 《学苑教育》2012,(23):15-15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可以从时间方面换个角度去思考,从空间上换个角度去思考,从方法方面换个角度去思考。  相似文献   

11.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小学组初赛题目题目一:换个角度换个角度,坏坏的灰太狼也有让人敬佩的时候——灰太狼的执著和对红太狼的责任感;换个角度,失败也是成功——失败为成功提供了经验教训;换个角度,妈妈的唠叨也价值连城——那是妈妈爱我的最好证明;换个角度,汽车也可以上天入地——发明未来节能汽车;换个角度……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假如你是命题者,你会从哪些方面、用何种方式去考查高考单项填空?大家不妨换种角度去思考,试着摸清高考命题规律及材料来源,这样你就能在复习备考中做到有的放矢。本文以2007年考题为例归纳多项选择题的语料来源.希望能有效地帮助同学们进行复习备考。  相似文献   

13.
<正>介绍规则课前铺垫师:同学们好,大家不用这么拘谨,放松下来。按照王老师的上课习惯,我们班要分成两个战队,现场PK,我给每一个发言的同学打分,输的小组要做下蹲或者唱歌。(全班分成两个战队,战队以组长的名字命名。)师:这个单元都是非常经典的课文,如果换个角度去看它,会有太多成长的感悟和生命的思考。接下来抢答第一个问题:理解“阶层”这个词语吗?(屏显“阶层”。)  相似文献   

14.
[题目]同学们参加野营活动,一个同学到负责后勤的老师那里去领碗,老师问他领多少,他说领55个。又问:“多少人吃饭?”他说:“一人一个饭碗,两人一个菜碗,三人一个汤碗。”  相似文献   

15.
教师导语:“同学们,你们一定珍藏着许多你和你的小伙伴、你和你家人的合影,这些照片上记录着许许多多美好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来观看我们班的照片展览吧。”出示展板,学生各自展示自己从出生到12岁的照片,挑选一幅最令人感动的照片来表达。( 这样设计能让学生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作文离不开生活。只有把自己融入到生活中去,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教师谈话:“通过刚才创设的情境,请同学们思考,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出照片的内容,再给你要表达的内容取个题目。题目确定之后,你与小组同学交流。” 学生…  相似文献   

16.
求同求异法     
《新读写》2010,(7):35-38
事物的存在是普遍的,事物的对立统一也是无处不在的,对任何事物。既可以从正面去思考(求同),也可以从反面去思考(求异)。作文立意也是如此。从应试的角度讲,作文的题目或材料对每个学生都具有可写性,即每人都能动笔。都有话可说。这样,立意“碰车”的可能性很大,大家都想到一个点上,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千人一面”。文章再好。也会让人视觉疲劳。为避免雷同,又得求新求异。  相似文献   

17.
禾苗 《今日中学生》2005,(15):41-42
“你这个孩子也真是的,这么好的机会,你却放弃了!”“难道你们觉得要这么个机会,很光荣吗?”“那别人家的孩子还不是都去了。”“他们是去抄!”“抄,你也去抄呀!听说,上一次去的孩子都拿了国家级奖。以后中考,说不一定还有好处呢!”“中考,中考我要靠自己的能力,如果是抄来的荣誉,我宁可不要!”“没见过你这么死板的人!”……唉!怎么家长这么不理解我呢?同学们,要是换作你们,也许你们也会认真地思考一下:抄来的荣誉,要吗?我生活在一个小镇里,小学毕业那年,我考上了城里的中学。但由于各种原因,我未能如愿到城里的中学读书。上北大的梦想,算…  相似文献   

18.
一个好的题目,往往能对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小学生作文虽然大多数是命题作文,但很多所谓的“命题”,其实也只是给材料或限定取材的范围,如“记一个最难忘的人”、“令我后悔的一件事”等等,同学们都是可以自主拟题的。那么,怎样才能给自己的文章拟题呢? 1.要具体。文章的题目要有内容,让人一看题目就知道文章主要写  相似文献   

19.
策略,百度文库给出的语义解释是:计策;谋略.思维策略是指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一种总体的行动方针,而非具体方法(战术).拐弯的思维策略,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一个方面去思考问题,完成任务后,拐个弯,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在实践中,我们感觉到,教师有必要加强拐弯的思维策略的应用.因为在省、市级教师说题比赛中,有的教师面对自己不能得出正确答案的题目,站在讲台上,只会说三个字——“我不会”,这一点,对于一个数学教师来说,显然是需要加强的,特别需要加强的是拐弯的思维策略.试想,一个数学教师如果在实践中经常性地应用拐弯的思维策略,那么,即使面对不能得出正确答案的题目,拐个弯,自然会有新天地,因为换一种角度去思考,有利于创新.  相似文献   

20.
人类因为具有理性,对于死亡的恐惧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一切的哲学和宗教,均植根于这种死亡意识.可以说,好的哲学和宗教都是教人如何去死的.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很早就开始了对于死亡的文化意义的思考.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弗洛依德说“你想长生,就得准备去死”,这话如果换一种说法,也就是“未知死,焉知生”,问题都是一样的,但提出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同,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大相径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类型和结构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反映在西方诗人的诗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