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6年以来,"易中天现象"成为红极一时的文化热点.自2005年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以来,易中天妙语连珠、充满活力的讲史风格,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2006年初开始,《百家讲坛》继续播出的易中天《品三国》节目,他站在平民的立场,通过现代的视角,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其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讲解风格,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追捧,收视率一路攀升.易中天也因此迅速走红,有关他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在百度贴吧有个以其名字命名的阵地--"易中天吧",大批铁杆拥趸自称"易粉"、"乙醚",风头直逼超级女声.  相似文献   

2.
由于央视的《百家讲坛》与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等讲坛节目的强大传播效应,引发中国内地又一轮的电视克隆与效仿之风,诸多的电视频道已经或正在着手准备类似节目的开办,如央视二套的《经济大讲  相似文献   

3.
CCTV的《百家讲坛》是一个学术性栏目,可自易中天的《品三国》等节目播出后,其收视率竞居高不下,而喜欢易中天的观众还包括许多原本不喜欢历史的青少年,这就格外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上,易中天频频亮相,他用幽默机智、神情并貌、通俗浅显的说史方式,把古代三国人物品了个淋漓尽致。随着他一系列著作的畅销,他成了中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尽管各类媒体对易中天  相似文献   

5.
陶勇 《全国新书目》2008,(16):39-39
《千古中医故事》是《百家讲坛》于5月中旬推出的大型系列节目。该节目由百家讲坛5位当红主讲人孙立群、王立群、郝万山、纪连海、钱文忠首度联袂推出。节目播出后,观众反响热烈。据《百家讲坛》栏目组的一位编导说:"《千古中医故事》是《百家讲坛》开播以来观众拨打电话最多的节目。"  相似文献   

6.
余建清 《新闻知识》2007,(11):60-62
《百家讲坛》,这个与央视科教频道一同诞生的栏目,一度曾因收视率低,面临被末位淘汰的危险。然而,绝处逢生之后,却成为2006年度央视十大优秀栏目之一,仅次于《新闻联播》排名第二。近日,在一家权威机构推出的中国电视节目榜中,《百家讲坛》被评为年度电视节目和最佳人文科教节目。可以说,《百家讲坛》创造了中国电视界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7.
易中天在"敲门",敲电视台的门,可惜没有敲开.--不过,这说的是过去的事. 如今的易中天,已经是电视台的座上宾,不,是台上宾,台柱子.央视的《百家讲坛》,造就了他"学术超男"的地位.2006年的"上海书展",刮起了十二级的"易旋风",易教授尽显超人气的明星效应.《品三国》签售那天,里三层,外三层,"乙醚"从底楼排到二楼,一次签售竟签掉4000多本,写下了书市的"天方夜谭".本届书展十大畅销书,《品三国》高居榜首,共售出14000多本,比后面九本书的总和还要多出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前,教育节目在各地方电视台节目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但大多都停留在少儿文艺的层面上,而一些专业的授课类节目又由于缺乏收视率和广告支持导致节目萎缩。如何能像央视《百家讲坛》那样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这是很多地方台亟待寻求的突破之道。  相似文献   

9.
马靖培 《新闻知识》2006,(10):31-33
有一个话题最近在电视业界不断地被提及:“故事化”的成功运用是促成许多电视节目“火爆”的重要原因。尤其是近两年央视的《百家讲坛》、《走近科学》的收视率飞速增长,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评论出现了,有的评论甚至打出这样的口号:“随着这几档节目的火爆,拉动整个央视十套成为中国电视界最具竞争潜力的媒体,它将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远程教育平台!”(《新周刊》)目前,央视已经把《百家讲坛》、《走近科学》等几档节目列入重点打造的栏目。用传统眼光来看这些节目,《百家讲坛》、《走近科学》属于高端人群的节目,难以大众化,…  相似文献   

10.
《百家讲坛》的“雅俗”变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任中峰  彭薇 《传媒》2006,(3):60-62
2004年12月7日、8日两天,央视10套<百家讲坛>在<红楼六家谈>系列节目中推出了著名作家刘心武的"揭开秦可卿身世之谜(上、下)",随后2005年4月到7月,<百家讲坛>在3个月内用了13讲全面播出了刘心武的"秦学"讲座."秦学"引发了"红学"研究界一场声势浩大的学术争论,借助这一事件,<百家讲坛>这个带有学术意味的电视栏目一时成为传媒关注的热点.<百家讲坛>是一挡录播名师名家讲座的学术性电视节目,2001年7月9日<百家讲坛>在当天开播的央视"科技教育频道"第一次亮相,历经两次调整改版后,在2005年第一季度<百家讲坛>平均收视率达到0.17%,成为央视10套仅次于<周末讲述>的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11.
广播影视     
《传媒》2009,(8)
央视悄然改版首个改版节目《朝闻天下》亮相7月27日,央视新闻频道的首个改版节目《朝闻天下》悄然亮相,节目主持人与整体包装都有明显改变。央视三套正式进入"暑期档"节目安排,从经济频道"转会"而来的三大节目陆续排定了座次。  相似文献   

12.
无为之谜     
本书是央视10频道百家讲坛播出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节目原稿。书稿比讲坛节目内容更丰富,有许多电视节目里是没有的精彩论述。本文摘自该书,有删节。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成为了媒体和受众的热门话题后,易中天等从《百家讲坛》节目走出来的一批学者知名度和影响力迅速上升,促使我们研究《百家讲坛》节目从低谷走向成功的原因。《百家讲坛》节目如何从被淘汰的边缘坐上了品牌节目的宝座,本文从节目定位、受众定位和传播方式三个方面的前后期转变出发,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和背后隐藏的问题,试图为同类型的其他电视节目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创办于2001年7月的《百家讲坛》,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如今已成为央视的名牌节目。在打造了众多文化名人的同时,其收视率也屡创新高。作为一种现象,《百家讲坛》的热播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瑞芳在《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一书中曾经写道:“西方神话有张魔鬼的床,人被捉到床上,长的截短,短的拉长。《百家讲坛》对主讲人来说也是张‘魔鬼的床’,而床的尺寸就是传统文化、服务大众、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笔者认为,这段话对《百家讲坛》成功原因的概括可谓一语中的。其中“传统文化”是栏目的选题标准,“深入浅出”是栏目的播出方式,  相似文献   

15.
马燕 《传媒观察》2007,(6):44-45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一档时长43分钟、带有学术性质的节目。《百家讲坛》与科教频道同时诞生,创办于2001年7月9日,一开始以“开放式的讲堂”的形式面对观众,把各路专家、学者从教室里搬到电视上来。刚开播时收视率很低,最低时几乎为零。在实行“末位淘汰”的央视,《百家讲坛》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虽然坚持着学术品位,却一直在20位左右(CCTV-10的排名)徘徊,处于被淘汰的边缘。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电视益智能节目与受众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飞 《新闻知识》2002,(7):31-32
在2000年“中国电视榜”的评选活动中,央视的益智类游戏节目《幸运52》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年度电视节目”、“最佳游戏节目”和“最佳游戏节目主持人”三项大奖。这充分体现了电视益智节目在2000年的火爆之势。这股“益智”热潮在去年进一步升温,在央视的收视率调查中,《幸运52》和《开心词典》两档益智节目一直位列前茅,以至有人戏称2001年的中国电视是“答题年”。益智节目适应了受众的普遍心理需求,从而紧紧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媒与学术传播——从《百家讲坛》的热播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云涛 《新闻界》2006,(5):63-64
2004年5月,央视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播出阎崇年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2005年,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易中天品评汉代风云人物,栏目收视率一路上升。2006年,易中天的电视讲座《品三国》以及同名出版物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引发众多来自普通观众、专业学者和新闻媒体的评说和争论。  相似文献   

18.
5月16日下午,著名学者易中天在北大百年讲堂作有关文明的演讲这篇演讲实为36卷本《易中天中华史》的总序,他希望用《易中天中华史》最终来回答一个"三干七百年以来我们的命运和选择"的问题。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他长期从事文学、美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其主讲的"汉代人物风云""易中天品三国"系列首播即获热评。  相似文献   

19.
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开播的《法律与道德》是全国最早的法制专栏节目,至此法制节目迅速兴起,以央视《焦点访谈》、《今日说法》为代表的法制节目深受观众喜爱。一方面得益于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大环境,另一方面庞大的受众市场也是法制节目发展壮大的巨大动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近200个法制栏目,有11家法制专业频道,法制节目的兴盛在带来增"量"的同时,其竞  相似文献   

20.
《谢天谢地你来啦》(以下简称《谢天谢地》)是央视在限娱时代最新开辟的一档娱乐节目,节目由央视名嘴崔永元主持,节目每期邀请5位嘉宾参与演出,嘉宾将面临一个未知情景,在没有剧本、没有台词的情况下与场景中的人物进行即兴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只能说"是",不能拒绝回答配戏演员提出的问题.节目的宗旨是"乐而不俗,玩高雅的娱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