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哲学史上一直都被认为是一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但从他的代表作<社会契约论>中却暴露出了他一个完全的极权主义者的潜在意识.对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评析,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卢梭内心所潜在的极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
卢梭的公意     
有时,人们把卢梭的政治思想视为契约论传统的一部分,甚至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竟,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以《社会契约论》命名的。我们有理由把卢梭归入契约论的传统中,因为像洛克和霍布斯式的契约论一样,他通过诉诸前社会状态,来解释后天义务(acquired obligation)产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卢梭的公意     
有时,人们把卢梭的政治思想视为契约论传统的一部分,甚至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竟,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以《社会契约论》命名的。我们有理由把卢梭归入契约论的传统中,因为像洛克和霍布斯式的契约论一样,他通过诉诸前社会状态,来解释后天义务(acquiredobligation)产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最重要的政治哲学著作之一,本文通过分析《社会契约论》中卢梭关于理想社会两个角度的描写:社会契约的签订和政府的成立,论述了卢梭笔下的理想社会实行的并不是直接民主制,而是民主贵族制。  相似文献   

5.
卢梭政治思想的矛盾性,使得有人将其视为民主主义的杰出代表,有人却将其视为极权主义的创始人。本文以《社会契约论》的文本为基础,探讨了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认为不能给卢梭贴标签,对卢梭思想的矛盾性我们要具体分析。卢梭关于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论述,集中体现了他政治思想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6.
社会契约思想在关于国家构建的政治哲学思想中有着重要地位,其中以霍布斯及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思想最为突出。霍布斯在其著作《利维坦》中系统地阐述了由人性到社会契约到国家诞生的推论过程,并自诩为政治科学;而卢梭在其代表作似会契约论》中则运用社会契约思想说明了构建主权国家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构建等诸多问题。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霍布斯与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的逻辑过程,推导其隐含的假设以及一些不足之处.最后得出也许更为合理的对国家构建诸多变量间关系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政治视野中的契约精神--社会契约论的挑战与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约精神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形成的一系列原则和规范所凝聚而成的精神。从政治视野看,它主要由自由精神、平等精神、权利至上精神等要素构成。近代霍布斯、洛克、卢梭等把经济领域的契约精神运用到社会领域并提出了社会契约论的思想;之后,社会契约论思想受到功利主义和黑格尔的有力的挑战;上世纪罗尔斯对功利主义进行了批判,提出了他的公平正义论。使得契约精神在当代复兴。  相似文献   

8.
卢梭作为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理论之父,他在《社会契约论》中所提出的关于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政治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要求。但卢梭并不是第一个提出社会契约学说的启蒙思想家,而是在这方面继承、发展并有所创见的集大成者。本文拟就选取在卢梭之前系统提出社会契约论的霍布斯、洛克二人与之作一粗浅的比较,以探求三人这一学说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影响了西方社会的现代政治体制的形成,建立契约的目的就是为了为社会找到公正的行为准则,无可否认这点上卢梭确实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然而由于天然地理论缺陷,卢梭的契约论不可避免地存在其内在的理论缺陷,但我们应该正确地、和客观地认识卢梭.  相似文献   

10.
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卢梭揭示了财产私有制的产生所造成的社会不平等的现状,并言辞激烈地抨击了所谓的"人类文明"不仅败坏了社会风俗,而且诱使人性堕落。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则试图通过契约的形式来建立一个以平等和自由为基础的共和政体。但是,黑格尔却十分反对这种社会契约论的天真想法,转而提出了绝对的国家理性和目的理念,并以此为出发点为普鲁士的君主专制进行辩护。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新梳理并厘清社会契约与国家理性之间的差异和联系,进而从分析中得到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历史》必修第7课讲到卢梭《社会契约论》时说:“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定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人教版《历史》选修的“学习延伸”引用了这样一段卢梭的话:“社会契约,它不是上级与下级之间的那种约定,它是共同体和其各个成员之间的一种约定。它以社会契约为基础,是合法的一种约定;它对一切人一视同仁.是公平的一种约定;它除了公共幸福之外,不能再有任何其他的目的,是有益的一种约定:它有公共力量和最高权力作保障,是稳定的一种约定。”  相似文献   

12.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影响了西方社会的现代政治体制的形成,建立契约的目的就是为了为社会找到公正的行为准则,元可否认这点上卢梭确实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然而由于天然地理论缺陷,卢梭的契约论不可避免地存在其内在的理论缺陷,但我们应该正确地、和客观地认识卢梭。  相似文献   

13.
评《社会契约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阐述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论及法律统治论,作者通过对其评析,试图说明卢梭思想中所包含的不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14.
<正>《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最为知名的作品,通常而言,人们认为它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具有一定关联。卢梭对他这部晚年作品的疏离是众所周知的,他以极高的热情写完了本书,却以极大的冷漠对待成书,他甚至直言:“那些自认为完全了解《社会契约论》的人都比我聪明。”是的,这本书的风格以及主旨与《爱弥儿》《新爱洛漪丝》这两部他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有极大差别。《社会契约论》是卢梭一生敏感思绪的总结,是天才的灵光一闪(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写作),内容上有其粗糙纰漏之处,也有逻辑不严谨之处。  相似文献   

15.
让·雅克·卢梭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他生前著作颇丰,研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哲学、文学等许多领域。本文只探讨他的政治理论,特别是他有关国家政治制度方面的理论。 卢梭的政治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两本著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社会契约论》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发表于1755年,是应第戎科学院的征文活动而作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契约论中"原初状态"的假设上,适今为止,出现过两种不同的社会契约理论:一个是以洛克、霍布斯为代表的古典社会契约论;另一个是以罗尔斯为代表的新社会契约论.古典契约论与罗氏契约论有一定的差距.从"原初状态"比较两者差异,能更好地认识国家权力和人民权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之间似乎存在某种矛盾和紧张关系。《社会契约论》以"社会"为取向,否定人的"自然状态";《爱弥儿》以"个人"为取向,强调"自然教育"。然而根据卢梭本人的教育意图,二者实际上是一以贯之的。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表面上是对"自然状态"的否定,其实是对"自然状态"的模仿:以"道法自然"的方式建立公民社会。并且,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着重阐述了对一般公民的教育(大众教育)。《爱弥儿》并非《社会契约论》的对立面,它阐述的是对公民社会的立法家的教育(精英教育)。正因为立法家对于社会的作用高于一般公民,所以《爱弥儿》的重要性高于《社会契约论》。  相似文献   

18.
卢梭在其政治哲学的写作生涯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局外人”叙事模式。在《论科学与艺术》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卢梭的视角是外在于真实时间和历史之外的“局外人”;在《社会契约论》中,视角转换为时间和空间之外的“局外人”;从《爱弥儿》到《一个孤独者的漫步遐想》,卢梭的叙事逐渐远离人类现实生活,成为纯粹理想建构。“局外人”视角并非卢梭有意为之,而是受其身处时代和共同体的影响,遵循了从最初的自然人走向最后的自然人,从不自觉的孤独自由走向自觉的孤独和自由的内在逻辑。这种视角澄清了卢梭在实质上是启蒙时代的引领者而非反对者,重新揭示了启蒙的意义在于理性和情感的双重内涵,还原了一个融贯一致的真实的卢梭形象,也启示了现时代的知识人。  相似文献   

19.
张琼 《华章》2013,(13)
《社会契约论》是由法国的伟大思想家卢梭所著的关于社会契约与人民主权问题的政治思想书籍.它为殖民地人民摆脱殖民统治以及君主国家废除绝对君主权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蕴含着大量的民主政治思想,在其提出并论证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和政治体制的过程中,还可以探究出卢梭关于选举制度的相关思想,本文结合卢梭在书中的论述试提炼其选举、多数原则、一选举原则的思想以及其认识在近现代政治社会中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