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四章“十七年”时期的小说大重点:林道静的形象;《红旗谱》的民族风格和朱老忠的形象。一、这时期短篇小说创作的简况1.题材特点:革命历史题材占有重要地位;农村题材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工业题材相对来说比较逊色。2.成绩和问题:与其它文学样式相比,短篇创作受到充分的注意,不仅数量多,而且也出现了一批好作品;一批新人崭露头角,不但带来  相似文献   

2.
美国作家赛珍珠的中国农村题材小说是中国文化的产物.这位美国作家不同于东西方作者的独特写作视角,赋予了她中国农村题材作品特殊的魅力.不仅如此,赛珍珠的中国农村题材作品中表现的一贯主题"恋土",在东西方文化中都能找到相应的神话原型,展示了她中国题材小说世界性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第四章 “十七年”时期的小说 大重点:林道静的形象;《红旗谱》的民族风格和朱老忠的形象。 一、这时期短篇小说创作的简况 1.题材特点:革命历史题材占有重要地位;农村题材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工业题材相对来说比较逊色。 2.成绩和问题:与其它文学样式相比,短篇创作受到充分的注意,不仅势最多,而且也出现了一批好作品;一批新人崭露头角,不但带来  相似文献   

4.
《汾水》第三期发表了张发、秦溱两位同志的短篇小说《有福老汉》。小说塑造了一个被“四人帮”欺骗和愚弄了的老年农民的形象,艺术地再现了文化革命期间的中国农村的现实生活,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反动实质。在揭批“四人帮”的浩繁的文学创作中,作者以农村生活为题材摆开了一个新的战场,从另一个侧面给了“四人帮”以沉重有力的打击。同我们在中国北方农村所能见到的许许多多的老年农民一样,小说的主人公有福老汉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经历了新旧两个不同时代的老贫衣。是党和毛主席把他  相似文献   

5.
乡村小说因特定的历史语境而产生,并伴随着新的历史语境而发展。“五四”乡土小说、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分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现象。较之“五四”乡土小说,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在创作主体、创作思想、文本色调等方面均发生了嬗变。这些嬗变反映了特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社会心理、审美感受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苏联五、六十年代的文学是人道主义精神高度回归的时期。农村题材小说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不仅在当时而且也影响了七、八十年代至苏联解体的农村题材文学创作。文本主要从三种不同的人物典型形象来分析苏联五、六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中人物性格塑造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7.
苏联五、六十年代的文学是人道主义精神高度回归的时期。农村题材小说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不仅在当时而且也影响了七、八十年代至苏联解体的农村题材文学创作。文本主要从三种不同的人物典型形象来分析苏联五、六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中人物性格塑造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钱理群、吴晓东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略》共六章。即第一章文学的转型;第二章下四新文化运动;第三章建立规范;第四章战争年代;第五章歌颂与放逐;第六章文学的归业。限于篇幅,本刊将选登第一、第二、第四章。一第一章文学的转型一、历史孕育着变革1862年,随着中国第一个现代兵工厂——安庆军械所的诞生,现代机器的隆隆声打破了中国古老的宁静;1894年5月,东方最大的钢铁厂汉阳铁厂高炉出铁,火光映红了中原大地与高空。谁也没有意识到,一个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新世纪”正在悄悄降临。谁也无法预计,…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产生了近代工业和产业工人。工业题材文学也随之萌生。“反美华工禁约文学”对中国华侨工人遭遇的描写成为了中国工业文学的先声;而反映中国沿海城市工人生活的一批短篇小说的出现,正式宣告了中国产业工人形象已经走进了文学之中。这些作品对西方小说技巧的借鉴,也兆示了中国小说艺术现代化的开端。  相似文献   

10.
2000年前后,文坛涌现了一批叙写“反右”、“文革”题材的小说,这批小说相对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伤痕”、“反思”小说而言,有着重大的突破。它们不再以再现历史为终极目标,而开始从历史反思走向人性探究,具有明确的现代性追求。文章试图从历史、人性和小说观念三个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当代现实题材长篇小说的乡村空间书写,不仅是小说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当代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革命政治文化的影响下,乡村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十七年”时期现实题材长篇小说的乡村空间书写,反映了这场变革对当代中国乡村的影响。文章以《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艳阳天》为考察中心,通过小说中民居空间、民俗空间、政治生活空间书写呈现的“政治化”嬗变,观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乡村政治与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选取了我国著名作家、学者吴组缃先生的一篇文艺论文《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纵横两方面论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使读者对中国古代小说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作者在总结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条规律时说:“其一是:中国的  相似文献   

13.
1 在二十世纪中国农村题材小说的诸多的主题中①,关于妇女历史命运的思考始终是一个饶有兴味的、引人注目的主题。“座中泣下谁最多,江洲司马青衫湿”。现代作家们对于女性投以巨大的关注和同情。这并非因为作家们偏爱女性,只是因为女性有着太多的苦难和忧伤,尤其是生活在远离现代文明的贫穷、闭塞的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反杜林箫”第一毓第三、四、五、六、七、 八章列宁:“唯物主义和翘.哄批判主义”第三、五章列宁:“卡尔·禹克思”F’’哲学唯物主义”部分)斯大林:“僻抓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第(二) 部分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耗济周翘,’第一部分毛泽东:‘性中国革命战沂的战路阴越,,第一章第一 右毛泽东:“‘农村调杳’的序言和跋”讲授“世界的物质性”参考书目!本刊资料室 ~~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以农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在文学史上不同历史时期的称谓不同的质疑,从乡土小说概念的界定入手,着重分析了乡土小说与农村题材小说的区别,并以二十世纪四个大的历史时期为例,进一步印证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另外,本文还兼及论述了优秀的乡土小说。  相似文献   

16.
《呼兰河传》没有完整的贯穿全书的故事情节,很多人认为是一部结构零散的小说,但当我们以“荒凉”一词的内涵为突破口观察全文的结构时,我们发现,小说以第四章为中心呈回旋状,第四章内部结构上也呈回旋状,作者在零散的表面下展现的却是结构的奇特和精巧。  相似文献   

17.
毛宇翔 《地理教育》2010,(11):31-32
一、教材分析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二章“世界的地形”、第三章“世界的居民”与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初步认识到世界的地形、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气候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后,再从发展水平的角度引入了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18.
A郁达夫小说的最明显特色在于主观性,因而他笔下的人物往往是代表了或一定程度地代表了 作者本人,这与前面论述的题材的“自传”性和主题的“自我表现意识”是一致的。 这些人物,一类是以“我”的第一人称出现的,《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过去》、《茑萝行》、《迟 桂花》等皆是如此。另一类是假以人物的签名,其实则也包含着作者的影子,如《沉沦》中的“他”,《茫茫夜》和《秋柳》中的于质夫,《采石矶》中的黄仲则,《东梓关》和《烟影》中的文朴。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人物就等于作者,他们是并且只能是作者笔下的艺术典型,但反过来说,内部又无不包含了作者自身。“郁达夫小说中的人物,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戴着各种假面具的他自己。”这名话也许多少道出了它的实质。郁达夫在《小说论》第6章“小说的人物”中明确提出:“小说家的人物的来源可分三种。第一,是由他自家亲眼观察得来的。第二,是听见人家说,或者在书报上看来的。第三,是由他的想象造成的。不过小说家在小说上写下来的人物,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二一年五月,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小说《故乡》。在这篇小说里,作者通过“我”对少年时代的回忆,以一定篇幅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的江南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表达了“我”对闰土的真挚友情和对家乡的美好怀念。这就是节选在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上的《少年闰土》。《少年闰土》是一篇讲读课文,是本组课文的重点教材。它的教学内容很丰富,字词、句章、语法、修辞及文采等诸方面都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以农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在文学史上不同历史时期的称谓不同的质疑,从乡土小说概念的界定入手,着重分析了乡土小说与农村题材小说的区别,并以二十世纪四个大的历史时期为例,进一步印证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另外,本文还兼及论述了优秀的乡土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