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诗歌的翻译对穆旦后期的创作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穆旦在解放后致力于诗歌的翻译,主要集中于西方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自身的诗歌创作相应受到翻译潜移默化的影响,面临更多的诗歌形式的诱惑与选择。这一过程与痕迹,比较穆旦前后期诗歌就可以看出:其后期诗歌诗歌创作更加注重形式的严谨,穆旦创作的诗歌中具有整齐的格律风格,后期更注重诗歌的节奏与音乐性。  相似文献   

2.
冯至与穆旦都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优秀的现代派诗人,他们有意识的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方法进行诗歌创作,但冯至并没有与中国古典诗歌彻底决裂,在抒情方式的表达,诗歌意象的选取方面都与古代诗歌保持了某种内在联系,其诗作中处处闪烁着中国古代文论智慧的光芒。而穆旦则选择完全背弃古代诗歌传统,他拒绝在诗中借用文言辞句,致力于从现代口语中提炼诗句,避免或融进西方语言的理性和逻辑成分。这也是穆旦的智性抒情诗要比冯至的晦涩难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在其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鸟意象揭示丰富的思想内涵,鸟成为他一生心灵轨迹生动的反映和写照.研究陶渊明诗歌中鸟的意象,对于把握陶渊明诗歌创作轨迹的变化,进一步认陶渊明伟大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司空图对中国后代的诗歌创作与批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诗歌意象的形象感成就了中国诗歌意象具体、表达无限的深层内涵;对于意象中的视觉感构成了诗歌与绘画艺术的桥梁;注重整体的表现而不局限于局部的再现,色彩的平淡也符合中国古代思想的追求.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并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5.
图画现代主义是广告设计语言在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艺术综合影响下的过渡状态,它极大地巩固绘画要素在平面设计领域的地位,在现代广告视觉语言现代性转捩的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以特殊的形式主义语言表达了时代特有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探讨了九叶诗派的诗歌表现策略,即"戏剧化主张"和"包含的诗",并在历史的背景中深刻分析了这种独特表现手法的形成原因及其丰富内涵,最后指出其在现代主义诗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迪伦·托马斯是英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独特的主题开掘和语言变异,是英国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的先驱.依据文体学理论,通过前景化视角分析和解读托马斯的抒情诗<不要温顺地走入那个良宵>,为读者分析和欣赏诗歌提供了新的视角,实现了诗歌分析和解读中意义、形式、体现的有机结合和主题、词汇、句法、韵律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闻一多的诗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他的诗歌创作,一方面继承了我国古典诗词的精华,另一方面又借鉴了西方诗歌的现代性,对新诗由浪漫主义到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闻一多是第一个倡导诗的形式美的诗人,他创建的新格律诗,在感性形式方面,探索节奏、韵脚、语调、重复、对偶等诗体建构;在理性形式方面,追求逻辑顺序、联想运用、意象和情感式样、用典等诗性构思。他的诗集《死水》充分体现了他在形式美探索方面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以诗话的形式探索诗歌创作,是宋代以来形成的长短均宜、轻松自然的评论方式。利庆伟的《绿水源诗话》作为现代诗话,涉及了诗歌创作的数十个问题,其中的部分篇章,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易经》哲理与诗歌创作表现手法的对应关系。本文拟从拓展了观察事物的角度、活跃了诗歌结构的思维、丰富了诗歌表现的手法、创新了诗歌评论的方式等四个方面,分析其中相关部分内容在诗歌评论角度拓展上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徐志摩诗歌创作的语言以“辞藻的繁富”著称,闻一多以“字句锻炼的精工”著称,而朱湘则以“善于融化旧诗词”和“音节的调谐”闻名。“新月”诗人通过语言的“辞趣”追求和“融化旧诗词”等方式,对新诗语言美进行了探索与实验。这种语言美追求是针对初期新诗的“大白话”的弊端的实验,昭示了汉语诗歌写作在语言上的一种变化,即以“大白话”为特征的俗的方向向“雅”方向发展的变化。与此相一致,在审美表现上,“新月”诗人则不惧戴“型类混杂”的帽子,善于吸收其他艺术的表现方法,丰富了新诗的审美艺术,又以含蓄美追求为诗歌创作的目标,使诗歌创作成了真正的“美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