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有些老师抱怨:课堂上没气氛,学生不愿举手,年级越高,发言越不积极。我也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场面:提出一个问题,满怀希望地注视全班,学生懒得举手,懒得开口,成绩好的欲说还羞,成绩差的无动于衷。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无从知晓,口头表达能力无法锻炼。如何活跃课堂教与学的气氛,建立师生间问与答的默契配合,适应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一节语  相似文献   

2.
成长     
"上课一定大胆!要敢于举手回答问题!"爸爸送我上学时,又这样对我说。我也暗暗下定决心:举手就举手呗,不就是回答问题吗,有什么可怕的。"丁零零"上课铃响了,我的心不禁一颤!一颗心顿时紧张起来。肖老师  相似文献   

3.
今年寒假开学,我接任五年级最差的一个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上课时,我让同学们回答问题,他们一个个傻呆呆地坐着,嘴巴紧闭,就是不举手。课堂死气沉沉,成了我的独角戏。于是,我坐下来和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原因。原来大多数同学因为学习成绩差、自信心不强,再加上我是新任老师,恐怕答错了挨我批评。怎么办呢?课堂上,我郑重其事地表示:“同学们不要怕,答错问题,老师绝对不批评你们。你们尽管大胆发言好了。”但有的同学仍心存疑虑地胆怯嘀咕道:“口说无凭。”我笑着说:“那好,我给同学们写个保证书,怎么样?”只见同学们现出惊讶的神色,议论…  相似文献   

4.
绿云 《师道》2003,(5):48-48
在成长的道路上,一件看来似乎平常的事情,说不定会影响你的一生。那还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我的数学越来越跟不上,每次考试都掉在后面,我感到非常自卑。教我们数学课的是一位姓蔡的男老师,他中等个,四十多岁。有一次在课堂上,他提出一个问题,话音刚落,周围的同学就唰地一下举起了手。我当时并没有听懂老师的问题,但看到别人都举手了,我也不由自主地举起了手。蔡老师看到我举手很高兴,当场就用鼓励的口气说:“请绿云同学回答这个问题。”我站了起来,头脑里嗡的一片空白,什么也不知道,眼睛发呆,蔡老师赶紧说:“…  相似文献   

5.
<正>曾有幸在浙派名师课堂教学艺术展上听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的课。在课堂上,徐老师提出让学生"慢举30秒,你的回答更精彩",这种对课堂上学生发言习惯的培养让我感受颇深,我不由地想到了自己平时课堂上学生的种种发言现象。有时老师的问题刚刚出示,就有许多学生积极举手了,可是叫他站起来说却愣半天,根本没想好问题就举手了;有些学生脑子里知道原因,可是要他回答却怎么也表达不清楚,结果浪费了宝贵的时  相似文献   

6.
休闲广场     
本班笑料孙森/青岛一我班语文老师提问有个习惯,就是总爱叫那些不举手的同学。可这次,老师却偏偏叫了一个举手很高的同学:“请你来回答这个问题。”“老师,我不知道。”“不知道你举手于什么?”“我以为举了手您就不会叫我了。”二数学老师讲完课后对同学们说:“本课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大胆提问。”同学们没有反应。‘’这堂课内容既多又深,不好理解,希同学们大胆提出问题来。”这时,有个男生站起来,不好意思地对老师说:“老师,能不能把课重新再讲一遍。”三今日大扫除。卫生班长为使同学们尽快分配到任务,而不致于出现混乱…  相似文献   

7.
我出洋相了     
我,一个堂堂男子汉,却被同学们说成了女孩,你说,我冤不?第二节课是语文课,老师绘声绘色地讲着课文。文章太美了,同学们纷纷举手要求朗读。石老师扫视了一下,失望了:“女生怎么啦?为何不举手?”听了这话,举手的男生更是趾高气扬。“这样吧,各大组派一个女生代表进行比赛。”教室里一下炸开了锅,大家纷纷推选有实力的选手。  相似文献   

8.
六年级的数学老师请了一周的病假,学校安排我代课。长时间不教高年级数学,对教材生疏了,第一课就被一道题给卡住了。但我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失态,试探着: “谁来帮老师解答这个问题?”终于有同学举手了,我让举手的同学一个个地说过去,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在大家互相启发下,问  相似文献   

9.
石家庄文清先生来信:我的儿子正在上大班,老师说他上课时不爱举手发言。有时举手,老师请他站起来说,他也说得支支吾吾。还有几个月就要上小学了,他怎么能适应小学生活?我很担忧 ——文清朋友:我非常理解您的担忧,因为我的儿子在幼儿园阶段也曾有过同样的问题。分析孩子上课不爱举手发言的原因,归结起来,可能有这样几点:孩子性格本身较内向,不善表达;孩子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属于被忽视的个  相似文献   

10.
姐姐解心结     
大声说出来我胆子很小,有时老师在课堂上提的问题我明明会,可就是不敢举手回答。因为我怕说错话丢脸,也怕在众人面前大声说话。但我平时说话声音挺大的。这是怎么回事啊?  相似文献   

11.
大凡教低年级的老师都知道,课堂上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时,一部分儿童明明不会回答,但看到别的同学举了手,自己也忙举起小手。他们果真被提问到,那是可以想见的。碰到这种情况,怎样处理才好呢?我在实习期间,是这样做的: 一般地,我尽量避免让这些同学起来回答问题。由于心理因素,这些儿童举手有共同特点:手举得低低的,头不敢扬起来。因此,我很少提问他们。偶而提到他们,造成“卡壳”,我也从不发火,而是说:“××小朋友刚才想好了,一下忘记了,请先坐下,注意听别的小朋友回答……”这个孩子会立刻平静下来,并注意听别的孩子的回答。课后,我再通过单独谈话,要求他们以后做到: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想好时不举手;想好了再举  相似文献   

12.
<正>我是“举手困难户”。上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举手回答问题,我的手总是像被胶水粘在了桌子上,怎么也举不起来。其实,老师问的问题我并不总是不会。我不举手,是因为我怕回答错误,怕被同学笑话。一节语文课上,王老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我的脑子飞快地运转,不一会儿心里便有了答案。但是我并不确定,  相似文献   

13.
李珍 《考试周刊》2014,(77):185-185
<正>一、可爱的童真去小班听课,王老师引导孩子们观察菊花,PPT上出现各种各样美丽的菊花:有红的、有黄的、有粉的,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花瓣细细长长卷起来、有的花瓣密密麻麻紧挨着。王老师提问:看看这些菊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并习惯性地添上一句:谁来说说看?上幼儿园才一个多月孩子已经学会举手发言,只见妞妞边举手边奶声奶气地说:"我来说说看。"一旁听课的我被这可爱至极的声音陶醉,多么天真的孩子,多么动听  相似文献   

14.
<正>开学的时候,常听到其他老师问我:"这届一年级闹啊?"我挺得意地回答说:"不错,这届一年级还是挺安静的。"这就是这届一年级给我的第一感受。好景不长,当学完数字,开始需要学生大量说的时候问题出现了,课堂气氛不亚于六年级课堂的气氛,那种沉闷常常让我出现幻觉,难道他们真的是一年级吗?一、课堂上需要举手回答问题吗?"课堂上需要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吗?让他们回答问题的目的是什么?"课后我产生这样两个问题。我们教学生知识不是  相似文献   

15.
代课的收获     
六年级的数学老师请了两周的事假,学校安排我代课。长时间不教高年级数学,对教材生疏了,第一堂课就被一道题给卡住了。但我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失态,试探着问:“谁来帮老师解答这个问题?看谁最勇敢?”沉默了一段时间,终于有同学举手了,我让举手的同学一个个地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在大家互相启发下,问题终于明朗了,我也松了口气,并表扬了他们敢于发表意见的主动学习精神。课后,有同学说:“杨老师的教学真民主!”殊不知我为此捏了一把汗呢!因为对学生情况不熟,所以在我眼里分不清优生、后进生,课上一视同…  相似文献   

16.
案例:中队里有个成缋不太好的学生,上课特别爱举手回答问题。可当老师真的让他回答问题时,他却常常回答不上来。当中队辅导员跟他谈话时,他说:"因为有些同学总笑话我学习成绩不好,我不服气,所以才抢着举手,想让大家知道我不笨。"于是,中队辅导员便与他订了一个秘密协议:"以后老师课堂提问时,如果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就举左手;如果你不能回答,就举右手。"从此以后,在课堂上,这个同学再也没有出现过站起来却回答不出问题的情况,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也就有了进步。  相似文献   

17.
走上教师岗位以来,我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名学生欢迎的数学老师。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简单。因为,教育需要情感、需要科学、需要艺术,只有在这三方面都努力了才可能成为道德高尚、业务精湛、有感染力的从而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为了实现心中的愿望,我勤学、多思,务实地走过每一天。——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是长流水记得我做老师不久,就碰到一件很尴尬的事情。有一回,一位同学对我说:“老师,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我说:可以呀。”他说:为什么二月份才有28天?”我想了很久也答不出来。学生说了一句:做老师连这个也不懂”,然后…  相似文献   

18.
课堂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尴尬事件让老师们手足无措。如何冷静地面对此类事件,迅速地作出判断,恰到好处地妥善处理,将"尴尬"转化成"精彩"呢?巧妙反抛",尴尬"变资源这是一节自主开发的高年级作文公开课:"老师不说话"。上课伊始,我给学生们表演哑语,目的是为他们提供写作素材,创设一个有话可说的"场"。课堂进展顺利,师生配合默契,我开始引导学生写作文。突然,一个学生冷不丁地站起来,好  相似文献   

19.
在实施新课程教改的过程中,老师的鼓励多了,赞赏多了,批评越来越少了;学生也逐渐解放了思想,课堂上敢于说了。因此,课堂上出现了许多始料未及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师生的共同探讨中,生成了一个个鲜活的课例。我在讲《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当讲到“谈碰壁”这部分时,侯盈同学掀着词典举手要求发言,我当即许可。侯盈指着掀开的词典说:“老师,‘伯父’的意思有二:一是‘父亲的哥哥’,二是‘称呼跟父亲辈分相同而年纪较大的男子’。那么文中的鲁迅是不是作者父亲的哥哥呢?”我故作惊讶,问大家:“是呀,该选哪个义项呢?”班里顿时沸腾起来,有选第…  相似文献   

20.
懒得举手     
《小读者》2004,(10)
“现在有一件轻而易举的工作摆在你们眼前,请最懒的举手。”老师对站在他面前的20个学生说道。立即有19双手举了起来,而平时最懒的汤姆却没有举手。“你为什么不举手呢?”老师亲切地问道。“那是因为我懒得举手呀。”汤姆答道。懒得举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