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分担机制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金融理论的分析以及国内外助学贷款风险分担措施的对比,指出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风险分担机制存在的必要性;并通过对1999-2004年助学贷款风险分担机制的回顾和分析,认为其存在两方面的制度缺陷。并进一步提出要使助学贷款政策得以长远和良性发展,政策制定者必须重视风险分担中各方的利益(国家、银行、高校、学生家庭),协调各方利益,并明确各自权责。  相似文献   

2.
国家助学贷款是践行教育公平理念的重要政策之一。国家助学贷款所涉及的利益主体被归纳为银行、贷款学生和第三方中介,以博弈论为工具分析三方主体的决策取向,解释了目前的助学贷款政策施行乏力的现象。银行的经济人属性是其缺乏放贷动力的主要原因;信用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和不合理的还款制度是学生高违约率的主要原因;而风险补偿金机制的引入使得贷款风险向政府和高校转移是第三方中介不积极支持助学贷款政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审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高等教育的资金需求越来越大,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应运而生.理论上,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高等教育的公平、为了社会的公正而做出的实践性决策,对个人和组织的行为产生影响;其本质是学生、高校、社会之间的利益协调和平衡.就实践而言,学生、学校、政府、银行四方都不同程度地成为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受益者.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健康发展,既需学生、学校、银行和政府的单方努力也需要多方配合.  相似文献   

4.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高等教育的救助手段之一。由于政策方案规划不科学、政策主体利益追求不同、政策主体沟通缺乏、个人信用制度缺失和权威资源缺乏等原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梗阻现象,导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效果不佳。为了消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的梗阻现象,政府应该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信用担保体系和个人信用制度体系,制定助学贷款法,大力进行政策宣传,加强目标群体对于政策的认知。  相似文献   

5.
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解决高校贫困学生就学难的一项制度安排,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但由于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市场化运作的商业银行发放给贫困学生的信用贷款,实行的是政策性业务的商业化运作,政策出台前缺乏充分的利益博弈。因此,在实际运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违约率高、运营成本高以及管理难度大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放贷的积极性。本文在通过深入调查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现状入手,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进一步提出完善的具体对策,以期厘清政府、银行和学校三者的利益关系。探寻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的良方。  相似文献   

6.
李萍 《教育探索》2007,(6):9-10
影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顺利实施的主要原因是成本与收益预期失衡,责任混淆,缺少独立有效的监督以及各方利益的冲突.推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对策是完善助学贷款政策的方案,健全责任追究和监督机制,整合和兼顾各方利益.  相似文献   

7.
张烨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11):17-22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正经历着政策路向的演进过程,表现为政策的价值定位、政策目标实现模式、政策执行手段、政策体系的修正幅度和调整范围等方面的变化。对演进路向的深层次原因探究,必然会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动力系统纳入研究视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动力系统由居于外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大环境,居于内部的政府、银行、学生和高校等利益相关主体所形成的核心推动力,以及连接内外动力系统的公共话语空间的舆论推动力共同构成。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动力系统是处于演进发展中的,同时它又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8.
蔡颖 《凯里学院学报》2009,27(5):128-130
国家助学贷款机制的选择是政府、高校、银行及学生四方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有限的政府、从属的学生,效率的高校和银行共同影响国家助学贷款运作成效。其中,银行与高校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信息优势、声誉基础等变量,分析高校与银行的角色效率,探讨国家助学贷款中银行与高校的角色定位及角色激励方式,以期提高国家助学贷款的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文本变迁的回顾,认为该政策在制定时存在先天缺陷,在执行和变迁过程中没有兼顾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对政府、银行、高校和学生四大利益主体来说是以一方利益受损另一方利益递增的社会总收益不变为结果的,很难让每个利益主体都持有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为国家助学贷款的出路在于平衡各主体的相关利益、调动各主体的积极性,在于公共治理.  相似文献   

10.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治本之策利民之举。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如何正确领会 ,科学运作 ,是关系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能否健康稳步、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就高校在国家助学体系中的职责及运作作了相关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继奖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助学政策之后推出的一项资助高校困难学生的政策,但从试点工作起到2000年的全面施行,仍然是举步维艰,其瓶颈是对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没有把握,使国家助学贷款出现运行障碍。  相似文献   

12.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自2004年6月调整1年来,实施效果如何?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国家助学贷款的运作中,还存在市场失灵、政府责任缺位和各方利益没有很好得到保障等问题。从发展前景来看,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还需要在政策性质、政府责任、相关各方的利益维护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国家是助学贷款政策的倡导者、制定者同时也是政策执行的监督者、保障者,处于核心地位。银行是贷款方,学生是借款方,高校是两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进一步理顺国家、高校、学生、银行之间的关系,健全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体制才能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日本是全球较早实施助学贷款的国家,也是国际上助学贷款运行最为有效的国家之一.本文针对日本高校助学贷款体系进行梳理,主要研究它的政策目标、贷款形式、申请认定、回收机制,从而更好地学习并借鉴日本高校的助学贷款模式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优化我国的助学贷款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细致剖析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及制度创新,本研究认为该模式有效地明确了政府、高校、银行及被资助学生分别承担的责任、利益与风险,充分调动了各方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此外,在深入探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困难和"河南模式"不足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已成为资助贫困生完成学业的主渠道。尽管现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并不断得到完善,但仍然存在政策本身系统性不足、政策执行手段不到位、政策执行中的不平衡等缺陷。加强政策实施基础和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加强政策执行手段的功能耦舍是实现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惠民政策。高校作为贷款银行和借款学生之间的桥梁之一,其工作效能直接影响到助学贷款能否顺利推行。本文从高校视角,研究提出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风险防控的对策,以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费拖欠问题在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前提下仍然存在,原因有多个方面。完善助学政策可以使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惠及高校每一个贫困生,又能使其自觉缴费还款。  相似文献   

19.
本月提示     
高校禁因助学贷款扣毕业证"一些高校为了方便追踪毕业生并督促其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扣留毕业证或学位证。这种做法不符合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教育部财务司巡视员、全国学生资助中心主任崔邦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国家助学贷款成为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政策。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存在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在国家助学贷款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就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方面提出个人观点,旨在进一步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